《电功率》探究性教学浅析

时间:2022-06-20 12:45:07

《电功率》探究性教学浅析

【摘要】电功率是继电流、电压、电阻、电能之后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教学内容必须四个关键点。

【关键词】电功率;探究;教学;初中物理

电功率是继电流、电压、电阻、电能之后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的一个重要指标。本节课是《电功率》的第二课时,本课时是学生学习了电功率的定义和定义式及单位后,针对用电器是否正常工作提出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介绍电功率的测量,以及利用公式P=UI进行计算。本教学内容必须突破以下四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实验铺垫引入

将调光台灯接入电能表,调节旋纽,改变灯泡亮度。让学生观察,铝盘转动快慢发生了变化,即灯泡的电功率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同一盏灯泡的电功率是可以发生改变的。既然如此,就不能泛泛地说一个用电器的功率是多大。

展示调光台灯正常发光状态,并投影该灯泡铭牌“PZ 220V 25W”,让学生说出“220V”和“25W”大致是什么含义,使他们知道220V是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即额定电压;“25W”是灯泡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即额定功率。调节台灯亮度,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实际功率不同。投影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和空调的铭牌,让学生分别说出铭牌上功率的含义。

关键点二:探究同一盏灯泡亮度不同的原因

让学生猜想灯泡亮度发生改变,即功率发生改变的原因。然后让学生分析猜想的依据。告诉学生虽然在理论上支持了猜想,但往往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接着进行如下实验:分别用一节、两节、三节干电池为小灯泡提供电源,使“2.5V”小灯泡发光,根据灯泡的明暗程度,揭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高,实际功率就越大。

经讨论得到:当U实>U额时,P实>P额;当U实=U额时,P实=P额;当U实<U额时,P实<P额。

关键点三:探究不同白炽灯泡亮度不同的原因

1.探究实际功率与实际电流的关系。将“220V 100W”和“220V 150W”的灯泡并联在照明电路中,并出示电路图。让学生观察这两盏灯泡亮度,额定功率为“150W”的灯泡亮。我们已经知道,灯泡的亮度是由实际功率决定的,并且实际功率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但此时两灯实际电压都等于220V,都正常发光,为什么实际功率却不相同?让学生进行猜想,说出猜想的依据。经归纳得出,电功率的大小和电流有关,电压相同时,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

2.探究实际功率与实际电压的关系。提出问题:将“220V 100W”和“220V 150W”的灯泡串联在照明电路中,电流相同,那么亮度相同吗?请学生做出猜想,让学生讨论,说出支持或者否定猜想的依据。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猜想。经归纳得出,电功率的大小和电压有关,电流相同时,电压越高,电功率越大。

3.定性分析得出P=UI。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总结出灯泡的实际功率和电压、电流都有关,并且电压越高、电流越大,实际电功率就越大。这样让学生定性分析得出P=UI。

关键点四:综合实践

布置课外探究任务,让学生利用双休假期,选择自己认为较好的方案,测量家里某一用电器(如冰箱、微波炉、电水壶)的实际功率。

总之,“额定功率”既是初中电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只要在本节课中以人为本,将实验与实践、应用与创新的探究性教学方式,灵活应用到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能轻松的跨越思维障碍,突破重点和难点。

参 考 文 献

[1]江立海.新课程下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2007(18).

[2]黄文琦.浅谈初中物理电学概念规律的[J].新课程导学.2011(10).

上一篇:美国孩子从小的家务清单参考 下一篇:《打折问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