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长寿,打门球

时间:2022-06-20 12:31:01

门球是一项没有身体接触和对抗,注重个人技术发挥,融艺术、趣味、观赏性为一体的休闲运动项目。门球运动中只有进攻,没有防守,动静结合,可起到防病、保健、康复作用,是适合老年人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打门球的基本活动是瞄准、击球、拾球和到位。在活动中伴随着快步走或慢跑,可以使全身,特别是手、臂、腰、腿、脚以及视力、听力、内脏和神经系统都得到锻炼。另外,门球对体质强弱没有要求,挥杆击球强度小,节奏从容,不会过度疲劳,既安全又适度。

门球属于户外运动项目,在自然环境中,对于老年人增强心肌供氧能力,调节血液循环,改善心脑功能有着重要的帮助。我国传统中医认为,人体各个器官在脚上都有相对应的反射区,而门球恰恰对下肢的运动相当充分。如果每日打上两个小时的门球,相当于漫步行走2至3公里的路程,一周下来就是20多公里,这样常年坚持下来就是上百上千公里。不但可健身健腿,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祛病延年,还能增强和保持脑细胞的活力,预防老年痴呆。

老年人在参加门球运动前应该把腿、臂、腰以及相应的关节充分活动开。门球运动的体力消耗虽然不大,但容易兴奋,应注意控制情绪。迈步时不应超过自己适当的步伐或跨度过大,以免扭伤筋骨。

在长 15×20 米的平整沙土地或草坪上就可进行活动。打门球用的球是用硬木或合成树脂制成的,直径 7.5 厘米,重 250 克。比赛时,两队各有 5 名队员上场。队员用“T”形击球棒把与自己同号码的球先后击进三个高 19 厘米、宽 22 厘米的球门,击中终点柱者得分。

比赛中,可用“闪击”的打法作战术对抗,即用自己的球去碰别人的球,以破坏对方队的进攻,或把本方球碰向有利的位置,为本队同伴创造进攻的条件。全场比赛为 30 分钟,最后以各方得分总和的多少决定胜负。

初学打门球者可在住宅附近选择一块平整的土地或草坪,用直径 1 厘米的金属制成球门(门框宽 22 厘米,高 19 厘米),插入地下,即可进行“进门”、“击球”等基本技术的练习。

打门球除了解上述常识外,还需掌握以下几项基本技术:

打门球的体形和姿势要正确。一般说持槌姿势有半弓步持槌式,半马步持槌式,横蹲式持槌式等。

练习者一般以感觉习惯、舒适、自然为宜。练习时心情要坦然,避免紧张、急躁情绪,如能运用得当,即可收到最佳效果。

要掌握正确的击球方法。击球时,把球槌放在球后 2~4厘米处,(球槌和球必须接触地面)槌柄立直,以目标前半米和槌尾后半米为限,来回视瞄两次,使槌头、球、球门三点成为一线。然后,拉开槌头(槌头离球 20~30 厘米)左右手腕发力击球。挥槌时,注意槌头不可左右或前后晃动。槌头摆动得越直,球就击得越准。

锻炼者要练好进门球,撞击球和闪击球的基本打法。

进门球的练习:自球距离球门 2 米左右,先练正面直线进门,然后练从不同角度进门;撞击球的练习:自球距离他球 1~2 米,反复进行撞击,撞击力求正、实;内击球的练习:先拾起他球,然后用单脚踩住自球,脚内侧露出三分之一,再将他球紧贴自球踩在脚外侧,用手指示方向后,利用球槌打击自球的冲击力,将他球击出。

此外,还要练好偏击球和位球的基本功。唯有练好上述基本技巧,打球时才能得心应手。

上一篇:梨园泰斗妙护嗓 人至耄耋声亦亮 下一篇:国医大师路志正的养生秘方:醋泡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