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工作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6-20 12:26:50

检验工作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发现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检验工作者对一些检验的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存在错误的工作思路,现总结以下几点:

1 准确性与精确性的问题

1.1所谓准确性就是指结果要准确,与实际值相差不大, 所谓的精确性就是指结果重复性要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混淆二者,式图以精确性替代准确性的概念,比如,遇见一个异常结果,很多同行喜欢重新检测一次,观测其重复性,是否良好,实际上,重复性好,只能说明精确性好,而不能说明准确性好,如果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存在系统误差,所有的结果比实际值都高,重复一次仍然会得到较高的结果。

1.2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应该重视全面质量控制,分析前标本采集的时机,方式,保存,运送的过程,仪器的保养,检测干扰因素的控制,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等。仪器的精确性本身就是仪器的性能,与检测的标本无关,更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无关。

2 敏感性与特异性的问题

2.1任何一个诊断指标,都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敏感性和特异性,所谓敏感性就是指其在诊断疾病的时候漏诊的机会有多大单独一个指标,如果提高其诊断的敏感性,必然降低其诊断的特异性,比如,我们以AFP诊断肝癌,如果我们规定,AFP大于10,就可以诊断肝癌,那么漏诊的机率就很小,很明显,很多肝癌患者AFP都大于10,漏诊的机率虽然小了,误诊的机率却大了,显然,AFP大于10的病人里面,很多人都不是肝癌,如果我们规定AFP大于2000就可以诊断肝癌,那么自然是不会或者很少误诊,因为没有其他疾病的AFP会那么高,但是我们会漏诊,因为很多肝癌患者AFP都小于2000。

2.2平衡好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理想的指标应该具有100%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但是这样的指标是不存在的,单独使用某指标去诊断疾病,必然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也就是,必然出现漏诊和误诊。

3异常结果与正常结果的问题

很多同行在日常工作中,十分重视异常的结果,对于异常的结果,都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给予证实,当然,这是必要的,因为假阴性的结果会导致误诊,给患者带来痛苦。但是我们忽视了阴性的结果,对阴性结果不重视,其实从另一个方面去想:假阴性的结果将导致漏诊,而漏诊和误诊,给患者造成的伤害都是一样的,因此,我认为,对于阴性标本,特别是与病人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不符合的结果,或者用病人的病理生理过程不能解释的结果,以及影响病人诊断和治疗的阴性结果,我们都应该引起重视。

4 参考范围与诊断价值的问题

任何一个实验室指标,都有其参考范围,参考范围的制定,往往是通过大规模的调查得出来的。比如。AST,CK等。这实际上意味着两层意思,第一:有5%的人。某一指标属于这5%的人群,但是他仍然属于正常人群,第二:某人某指标高出参考范围,只能说明他的指标与正常人不同,但是不能因此确定其患某病。如果用单一的指标去诊断这个疾病,该指标仅仅高出参考范围是不够的,还需要达到一定的诊断值,比如诊断急性胰腺炎,淀粉酶仅仅高出正常范围一点,是不能诊断的,如果单独用淀粉酶诊断急性胰腺炎,淀粉酶必须高出正常范围3倍,目前检验人员普遍忽视参考范围与诊断值的关系,忽视敏感性与特异性的问题,认为只要结果高出异常,就可以诊断某种疾病。

5理性看待质控

5.1 对于质控,我们应该理性认识,首先质控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的一种辅助手段,并不是决定性手段,其次,质控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具备代表性,标本千变万化,各种干扰因素都存在,质控做的顺利,不一定代标本顺利,质控准确;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所谓的质控,实际上就是分析中的质量控,说的俗一点就是仪器要做得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由多方面去保证,分析前质控控制,在一个恰当的时机,选择一个恰当的家册项目,以恰当的方式 ,采集数量和质量都恰当的标本,以恰当的方式保存和运送到实验室,检验人员以恰当的操作步骤进行检测。加上仪器检测性能良好,干扰因素较小,这样才能得出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

5.2 切不可认为质控是检验的唯一,质控合格,并不是检验人员解释结果准确,回击临床怀疑的借口。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质控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但是不是唯一手段,更不是保证其准确性的决定性手段。

6 检验的灵魂是与临床结合

6.1 我认为检验的灵魂是结合临床,从私心上来讲,要提高检验的地位,待遇,需要我们结合临床,多与病人,医生接触,增加相互了解,检验逐渐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可以减少和消除检验与临床的误会,增强检验的影响力。

6.2 我们的名字叫检验医学,或者说实验室医学,国内有医院将检验科命名为实验诊断科,就是为了说明检验是一门医学,既然是一门医学,就应该涉入临床,不接触病人,不参与疾病的诊疗过程的科学是不能叫医学的,不解决临床问题的人是不能叫医生的,检验现在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里,就标本说标本,就检验说检验,与临床脱节十分严重。

7 全面理解实验室指标的作用

7.1 对疾病进行预防,预测某种疾病发生的概率;如CRP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预测。

7.2预测某种疾病的预后,如肌钙蛋白不仅可以用于诊断AMI,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预后。

7.3作为一种治疗观察,比如:CKMB可以作为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评价其是否有效。

7.4排除某种疾病,如肌红蛋白在胸痛6小时内不升高,可基本排除AMI。这方面有很多例子。

8要抓住重点

8.1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做检验的不可能是万事通,我们一定要抓住检验的重点,把握检验的趋势,在这些方面下功夫,现在检验的趋势是什么;实验室全面科学管理,指标的综合评价,新指标的发现,新方法的发明,分子诊断等。我们应该我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8.2世界总是发展变化的,任何检验方法,检验指标者可能被淘汰,被更新,被改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上一篇:浅谈手术室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送管方法 下一篇:胃肠减压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