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民间传统文体活动】

时间:2022-06-20 10:07:40

【武当山民间传统文体活动】

绷 对

绷对亦称碰对,为二人或多人对弈的游戏。所用的棋子,一人有一大把就足够了。

棋子的制作:

取瓷器破片,打制成如同钮扣般大小(也可如小指肚大小)的圆饼(其直径大约在8~10毫米),磨去锋利的周边,以免划伤皮肉。也可用厚度在2毫米左右的硬板纸裁剪而成;还可利用等大的废旧钮扣型电池充作棋子。制作或收集棋子,可与伙伴们共同协作,绷对时一人一把,不用时可由一人集中保管。

绷对的方法与规则:

二人或多人相约绷对,选一块平展的地方用以撒布棋子。

若二人绷对,一人取棋子若干粒,双手反背身后,出示一手,让另一人猜粒数,猜中者先绷对。若是多人绷对,可用与人数相等的小纸片分别写上12345,折叠起来,每人各拈一个,拈中“1”的先绷对,余者依数码后续。

先行绷对的人,以一只手抓握棋子,肘部下侧贴地,手掌小指侧离地约寸许,用腕力向前抛撒棋子,然后任意运用除拇指以外的其中一指,以其指端曲抵拇指肚前端 ,绷击其中一粒子,去碰撞选定的目标子。二子若成功相撞,即可捡起二子归己。如果一发击空,或没有击中,或同时碰撞二子及多子,视为绷对无效,改由后续者绷对,方法与规则一概相同。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一把棋子各归其主,再用另一把棋子,并以上一次各人所得棋子数量多少依次排序重新绷对。

绷对技巧:

运用腕力抛撒棋子一定要把握好力度,不要把棋子撒的太散太远;也不要使棋子成堆,相互叠压,不仅会增加绷对的难度,甚至丢下难解的疙瘩。此类情况一旦发生,可将余下的棋子收起来,再添够一把重新抛撒绷对。

曲抵拇指的手指要视目标子的远近决定绷劲的大小,先绷击相近的,和难度较小的,争取最大成功率。

下绷子

下绷子也称占绷绷,无论男女老幼都可玩。下绷子可用石子、土蛋、树枝、草杆等随手可随之物充当棋子,只要以其颜色、长短、粗细,自成一体,与对方棋子能明显区别即可。线与三条直线的连点上,呈一字型排开。然后以猜枚的方式或相互谦让决定谁先走子。

甲乙二人对弈,在地面上用硬物刻划棋盘(见图示),双方各取二颗小石子,但颜色或者体积不可相同,分别摆于棋盘向着己方一侧的边线与三条直线的连点上,呈一字型排开。然后以猜枚的方式或相互谦让决定谁先走子。

从一般意义上讲,先行走子的一方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优势,但仍有被对方绷住的危险性。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多动脑筋,谨慎举棋。

下绷子的步法与成败:

棋盘上所有的横直线和斜线的接触点与交汇点共有九个,均为棋子的落位之处;走子的通道则为六条直线和两条斜线,但每步只可从棋子的落位点走向下一个点,不得越位走步。在有两颗子都能挪位的情况下,不得连续重复专走同一颗子。如若甲方的三个棋子被绷在任一条斜线的一侧,或者被绷在中心横线的任何一侧,且恰恰又轮到甲方走子,此时,甲方只好以败服输。再重新各自排阵下绷。重新下绷时应该让负方先行走步。

上一篇:简易健身养生妙法 下一篇:医药验方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