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钻进了自己编织的“电网”

时间:2022-06-20 08:20:43

他钻进了自己编织的“电网”

2004年的冬日显得格外的冷,而这几天孙毅的心情更是降到了冰点。该来的还是来了,12月1日当海安县纪委办案人员出现在孙毅面前时,他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一直悬着的那颗心都快要蹦出来了,往事不堪回首……

孙毅,1951年2月出生于海安县孙庄镇夏岔村―个农民的家庭。1969年,初中毕业的他,为了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来到曲塘农机厂学车工。1971年,他得知南通市在外地办煤矿正在招工的消息后,报名并被录用,成了一名煤矿工人。由于勤奋上进、工作积极,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到安徽省淮南煤炭学院学习,毕业后担任煤矿技术员。1983年调到海安水泥厂工作。在组织的培养下,他从一名技术员,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先后担任了水泥厂副厂长、厂长;1990年5月起又先后担任县建材工业公司经理、党委书记,县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县发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孙毅通过不懈的努力,从一名井下挖煤工,成长为一名正科级党员干部,这其中付出了几多努力,也包含了几多辛苦和汗水。然而,就在将要退居二线时,却忘记了入党时的誓言,经不住金钱的诱惑,收受巨额贿赂,钻进了自己编织的“电网”,落得个身陷囹圄的可悲下场,个中教训,发人深省。

电费折让一次受贿“出手不凡”

孙毅到县发改委任副主任后,分管工业经济运行和电力管理工作。2002年5月,南通市经贸委发文要求海安县对用电大户情况进行调查,并将对用电大户实行电费折让。这时,本案的另―个重要人物粉墨登场,张某,海安汇源水泥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已另案处理)。该公司的前身是海安县水泥厂,孙毅曾在该企业担任过数年的厂长,当时张某就在孙毅手下工作。1999年水泥厂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在孙毅的“关心”下,张某与另一大股东S出资将其买下。可以说,孙毅与该公司有很深的渊源。

张某听说有电费折让一事,便找到孙毅,孙毅随即答应帮忙。这一年,南通市下达海安申报两个企业的指标。孙毅安排电力科人员对全县用电大户进行了调查,汇源水泥公司并不在用电量前三名之列。孙毅经过精心“策划”,将该公司列入海安上报的用电大户,并将其排名顺序列为上报企业的第―位。2002年7月,汇源水泥公司如愿以偿,获得一次性电费折让款70万元。为报答孙毅,张某与S商量,提出要向孙毅表示表示,二人商定送20万元(因为要扣除1万元的税金,实际送给孙毅的是19万元)。2002年8月的一天中午,张某开车来到孙毅家对孙说:“带点钱给你。”孙毅道:“不用客气。”张随即将用报纸包好的19万元人民币放在床上。张走后,孙毅打开纸包,看到一沓沓人民币,既兴奋又紧张,并有一丝不安。第二天一早,打了个电话给张:“你怎么弄这么多钱给我,太多了,太多了。”张说:“这是我私人的钱,没得事的。”孙毅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机会再来照单抓药“好事成双”

2003年4月的一天,孙毅打电话告诉张某,说今年的电费折让工作又开始了。张某对孙毅说:“再拜托你,帮我厂多争取点。”孙毅答道:“我有数。”二人心照不宣。轻车熟路,孙毅再次将不在用电量前三名的汇源水泥公司列在前三甲。在孙毅的尽力“关照”下,2003年5月,该公司再次获得40万元的电费折让。为感谢孙毅从中帮忙,张某再次拿出10万元“进贡”。6月的一天中午,张某来到孙毅家中,说道:“今年的电费折让,让你费了不少心,这回我带给你9万元,还有你家属借我公司的1万元也不要还了,借条我也带来了。”孙毅笑答:“不要这么客气。”再次帮忙,孙毅袋中又有了10万元的进账。

股权转让借款担保“两肋插刀”

2003年10月,某水泥公司两大股东之间实施股权转让,大股东S将其股权出让给张某,转让价为300万元,张某一时资金紧张,找到孙毅要求给予帮忙,孙毅为帮“朋友”毫不含糊。孙毅提出:“你上次送我的钱,我给你先用,”张说:“不行,那个钱是送给你的,你有钱的话,借点钱给我。”张某又对孙毅说:“这样就算借你20万,我打借条给你,按年息10%付息。”10月8日张某从孙毅处拿了20万元,并打了张借条给孙毅。为解张某资金困难的燃眉之急,应张某之约,10月9日,孙毅又到县海鹏信用社,以自己的名义借款20万元,直接交给了张某,连借条、收条都没有打。后来办案人员问他,孙毅答到:“没有打收条,因为我们关系比较好,是讲的信用,我不愁他不还。”事实也是如此,这笔钱张某于2004年7月还清。到2004年9月底,张某又在海鹏信用社以其亲属的名义借款20万元,这次又请孙毅在担保栏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股东纷争销毁借条“以防不测”

2004年春节过后,张某与大股东S之间闹起纠纷。孙毅听到了“孙毅是张某的后台老板”的风声,这让孙毅非常紧张,因为S也知道送钱给他的事。孙毅思前想后,意欲摆平此事。一天上午,孙毅给张某打电话,约张来到了他老建材公司的办公室,孙毅说:“你送给我的钱,我不要了,借条我带来了,你拿走。”随手将借条给了张某。张说道:“我们俩谁跟谁啊,没得事。”孙毅又说:“这样我才得过身,不跟着你们后边缠事。”在这种情况下,张某没再坚持,接过借条并将其撕掉。借条虽然是毁掉了,但是孙毅利用职权、收受贿赂的事实是没法销毁的。

东窗事发丢官入牢“晚节不保”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2004年12月1日,海安县纪委对孙毅实施“两规”审查。12月14日孙毅被移送海安县人民检察院并依法实施刑事拘留,12月28日转逮捕。在纪委及其司法机关审查期间,孙毅交待了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非法收受19万元贿赂的犯罪事实,并如实供述了组织尚未掌握的受贿10万元的犯罪事实。对自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孙毅也作了深刻的反思。孙毅在忏悔中讲到:“我认真彻底地反思了我在担任领导职务以来思想和行为的演变过程,充分地认识到今天的结果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结果,我为什么要了不该要的,收了不该收的,得了不该得的,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不认真学习。多年来,我对党纪党规学习不重视,任正职时,由副职去组织学习,自己常不参加或开个头就走掉了;任副职时,有时学习人在心不在,尤其是反腐教育之类的活动,不是不参加就是不当教育片看,而是当娱乐片看。由于不认真学习,不吸收新鲜空气,思想上反腐防腐就失去了抵御力和免疫力。二是贪欲膨胀心态不正。多年来,我错误地认为收礼只要不伸手就不算问题,当负责人过年没有人送点礼,平时没有人请,说明工作没干好,基层不满意,关系不正常。我帮你办事,必然要疏通,给活动业务费是工作需要。因此,收钱还心安理得。忘记了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国家工作人员,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心存侥幸。错误行为发生后,也曾感到不安,感到害怕,也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认为出了事犯不着,不值得,也找过当事人要求退款,但由于私心占了上风,最终使自己走上了违纪的道路,酿成了人生悲剧。现在也感到很后悔,后悔莫及。”孙毅的忏悔可以讲是出自内心的,可惜为时已晚。

2005年9月30日,海安县人民法院庄严宣判:孙毅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总计人民币29万元,以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没收财产8万元;追缴违法所得6万元,海安县人民检察院扣押赃款13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孙毅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2005年11月22日,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05年12月9日,根据《党纪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中共海安县纪委研究并报经县委批准,决定开除孙毅党籍。等待孙毅的将是漫长的牢狱生涯。

上一篇:掀开“清廉局长”的面纱 下一篇:无锡房屋拆迁怪现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