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24例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20 06:28:26

针刺加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24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加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推拿组24例;单纯针刺组20例,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针刺加推拿组痊愈16例,好转7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84%;单纯针刺组20例,痊愈11例,好转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0%,两组之间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关键词 臀上皮神经损伤 推拿疗法 针灸疗法

臀上皮神经损伤是因腰臀部软组织发生急慢性病变时,臀上皮神经同时受累,临床表现为腰臀部疼痛,尤其以髂骨嵴中部附近较明显,有时可向大腿后外侧扩散,但疼痛范围一般不超过膝部,是临床常见病。自2005年3月至2006年8月,笔者共治疗本病44例,均为门诊病人,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来我院门诊针灸推拿专科求治的44例臀上皮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成针刺加推拿组24例和单纯针刺组20例:其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7岁,病程最长者3个月,最短为2天。

2 诊断标准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臀上皮神经损伤”的诊断标准。(1)有腰臀部闪挫扭伤史或慢性劳损史。(2)多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3)一侧腰臀部刺痛或酸痛,急性扭伤疼痛较剧,可有下肢牵扯样痛,但多不过膝,弯腰明显受限,在髂嵴最高点内侧2-3cm处(即臀部外象中点)压痛明显,局部可触及到条索样硬结。

2.1 纳入标准无合并其它系统严重疾病者,符合以上3条患者纳入观察范围。1.4排除标准排除腰推管狭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

3 治疗方法

3.1 单纯针刺组取穴:取患侧肾俞、气海俞、环跳、秩边、委中、阿是穴。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后,毫针刺人上穴。肾俞、气海俞用2.5寸毫针,针刺刺向椎体横突,进针1.5-2寸,得气后以捻转补法:环跳,秩边穴分别选用3-5寸长毫针深刺,提插泻法,令针感向下肢传导;委中穴选用2.5寸毫针直刺,进针1.5寸捻转泻法;阿是穴取穴在髂嵴最高点内侧2-3cm处压痛最明显处取之,选用3寸毫针直刺1.5-2寸,得气后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3.2 针刺加推拿组在单纯针刺组的基础上配合推拿手法治疗。

3.2.1 理筋手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在腰臀部及患侧大腿部作大面积施按、揉、滚、推压等手法5-7分钟,以松弛局部,使腰臀腿部肌肉放松。

3.2.2 点按经穴法:用拇指指腹点按患侧肾俞、气海俞、环跳、秩边、委中穴、每穴点按1分钟。

3.2.3 弹拨法:继而在髂嵴最高点内侧2-3cm处触寻条索状物体后,术者用双拇指重叠弹拨臀上皮神经痛点处及周围痉挛的肌肉2分钟,力量由轻渐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3.2.4 舒筋法:可沿神经,血管束走行方向施用擦、抹法2-3分钟,使局部温热。

3.2.5 牵拉法:患者取仰卧位,以下肢自然伸直。术者于床旁,一手压住病人健侧膝部,另一手托起患侧小腿向上推,使其尽量屈髋,让臀部肌肉筋膜受到牵拉,持续1分钟。稍放松一下再拉,可反复拉2-3次。针刺加推拿手法治疗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4 疗效观察

4.1 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订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愈:腰臀痛消失,功能恢复,无反复发作。好转:腰臀痛减轻,劳累或弯腰臀部仍牵拉痛。未愈:腰臀部疼痛无明显缓解。

4.2 治疗结果 针刺加推拿组与单纯针刺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显示针刺加推拿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

5 典型病例

陈某:男。42岁,农民,2006年3月26日就诊,诉左侧腰臀疼痛涉左大腿痛5天。病史:5天前弯腰用力后出现左侧腰臀部疼痛,呈酸胀痛感并往胭窝处放射,起坐变换姿势时疼痛加剧。查体:左侧腰臀部肌紧张,腰1-4椎体旁横突旁压痛,在髂嵴最高处3cm处触及自上而下行走的痛性条索状物,稍硬触压痛,可移动,按压时胀麻剧痛并向胭窝处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阴性,屈颈试验阴性。梨状肌投影区无明显压痛。X片检查示正常。诊断:左臀上皮神经损伤。经上述针刺加推拿手法治疗3次后腰臀部疼痛明显减轻,左下肢放射痛消失。5次治疗后仅有轻微腰臀部疼痛,继巩固治疗1疗程后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6 讨论

臀上皮神经损伤又称臀上皮神经痛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理主要认为腰臀部软组织发生急慢性损伤时,造成臀上皮神经穿出处的筋膜肿胀,纤维增生、挛缩,使臀上皮神经在穿出处受到卡压而继发无菌性炎症,出现疼痛,慢性者可导致神经轴突和髓鞘的变性反应,出现神经相应分布区皮肤的刺痛和串痛。因此治疗上应以解除神经卡压。消除无菌性炎症反应为主。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闪挫、劳损,而引起气滞血瘀,痹阻经络,经络不通,不通则痛;长期劳损者导致气血不足,筋失所养而致串麻疼痛。针刺肾俞、气海俞、秩边、环跳、委中、阿是穴、可使针感直达病所,疏通经络气血,使瘀血消散,经通脉和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推拿疗法理筋法能充分松弛腰臀部肌筋膜痉挛,改善局部循环,解除瘀结疼痛,点按经穴法能疏通经络气血,解痉止痛。弹拨法能使瘀结的条索状物消散、柔顺,并具有消除粘连肿胀之功。舒筋法、牵拉法能使腰臀部肌肉筋膜松驰,痉挛得以改善,诸手法共用可使神经卡压得以逐步解除。观察证明,针刺加推拿手法配合治疗本病,比单用针刺方法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二法配合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上一篇:针刺治疗头痛15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乌头摩风酊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