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音乐创作观念的嬗变

时间:2022-06-20 03:01:10

刘天华音乐创作观念的嬗变

【摘 要】 刘天华是中国二十世纪第新音乐家中的杰出代表。他一生创作、整理、改编了数十首音乐作品。他在中国民族音乐走向高度艺术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在中国民族音乐融合西方专业音乐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其音乐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创作观念的嬗变过程,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刘天华;音乐创作;观念;嬗变;启示

二十世纪初期,学堂乐歌的出现使经历了漫长发展历程的中国音乐文化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音乐时期。作为新音乐时期重要音乐家之一的刘天华在中国民族音乐走向高度艺术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在中国民族音乐融合西方专业音乐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令无数后学所景仰。但其音乐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创作观念的嬗变过程,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一、坎坷的人生经历

刘天华,1895年2月4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原名刘寿椿。在清末秀才、热心发展新式教育并创办新学堂“翰墨林小学”的父亲刘宝珊的教育和影响下,半农、天华、北茂弟兄三人均成长为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和杰出人物。

刘天华自幼在其父创办的“翰墨林小学”受到新式教育的熏陶。1909年至1911年,在常州中学求学期间,参加了学校的军乐队,学习吹奏军号和军笛。辛亥革命爆发后,学校曾一度停学,他回到家乡参加当地的革命团体“反满青年团”,担任鼓号手,自此开始了音乐工作。1912年,由于家道衰落,他随兄长半农到上海谋生,考入“开明乐社”任乐队铜管乐手。此时,他开始自学钢琴、小提琴和音乐理论等。1914年,剧社因故解散,他回到江阴任华墅、华澄小学教师。1915年春,20岁的天华遭受了丧父、贫病、失业之苦。是年秋天,他任教于常州母校,为该校建立了军乐队和丝竹合奏团。1916年,21岁的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由于他对中国民间音乐的浓厚兴趣,1917年,他向江南著名民间艺人周少梅先生学胡和琵琶。1918年,他到南京向崇明派琵琶大师沈肇州先生学习琵琶名曲《瀛州古调》。在这几年里,他还广泛地接触了其它民族乐器、昆曲、京剧、民间合奏乐和一些宗教音乐,并着手创作民族器乐作品。1922年,他应聘到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任国乐导师,之后又经萧友梅先生推荐,兼任几所高等学府的教授。在此期间,他仍不忘虚心、勤奋地学习,曾经向俄籍教授学习小提琴,向美籍教授学习作曲理论,并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向民间艺人学习。1927年,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了“国乐改进社”进行国乐改革,并编印出版了10期《音乐杂志》。在萧友梅先生南下上海创办了国立音乐院之后的1928年,他牵头呼吁政府筹建“国立北平音乐院”,但此计划最终没有实现。

1932年6月1日,他到北京天桥收集锣鼓谱,身染猩红热病,一星期之后的6月8日凌晨5点20分,仅仅37岁的刘天华不幸去世。

二、丰富的音乐创作

刘天华一生共创作有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十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三首;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另外还编有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十五首琵琶练习曲,整理崇明派传统琵琶曲十二首,其中他改编的《飞花点翠》于1928年由高亭唱片公司录制唱片,成为琵琶经典乐曲。

刘天华广泛学习小提琴和西洋作曲理论,并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西洋音乐和演奏技巧,进行民族器乐创作和演奏。在二胡曲的创作和演奏上,他借鉴了小提琴的技法和西洋器乐创作手法,融合了琵琶的轮指按音、古琴的泛音演奏等技巧,并确立和运用了多把位演奏法,增强了二胡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将它从一件民间曲艺、戏曲音乐的伴奏乐器提升为中国民族乐器的主要代表性乐器,并引入高等音乐殿堂和专业音乐舞台。刘天华也因此被视为中国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的奠基人。

三、嬗变的创作观念

刘天华一生的文字著述不多,其中反映了他的一些艺术观念。但从他创作的丰富的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中,也较为清晰地体现出其艺术观念转变的基本轨迹。

1、进步、积极的音乐创作

二胡曲《病中吟》(1915)、《月夜》(1918)和《空山鸟语》(1918)创作的时期正值中国急剧动荡的时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使人民不堪重负,有志之士纷纷寻求强国之路。此时,刘天华的创作反映了在当时社会现实下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病中吟》表现了“五四”前夕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在黑暗苦闷环境中寻求光明的形象;《月夜》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空山鸟语》则采用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几首作品的创作,充分体现出刘天华音乐创作中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成为揭露旧社会人民苦难生活和憧憬新社会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当时,具有进步、积极的现实意义。

2、保守、消极的音乐创作

二胡曲《苦闷之讴》(1926)、《悲歌》(1927),琵琶曲《歌舞引》(1927)、《改进操》(1927)创作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国内的革命运动已经由自发阶段趋向自觉阶段。由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斗争,由于国共合作而进行的北伐,唤醒了黑暗中的中国人民,使他们看到了一线光明。但刘天华由于当时在工作上有志于改进民族音乐而遇到障碍,内心十分苦闷,在作品中反映了苦闷压抑的思想情感,对当时的革命主流采取了保守的态度,反映出消极的一面,使之不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合拍。

3、自我、封闭的音乐创作

二胡曲《良宵》(1928)、《闲居吟》(1928)、《光明行》(1931)、《独弦操》(1932)、《烛影摇红》(1932),琵琶曲《虚籁》(1929)创作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期间。这一时期,刘天华的“国乐改进”事业有了一定的进展,他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恒心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此时的他,严重的脱离了社会现实,将自己囿于小的专业领域中。虽然,《光明行》的激昂、《良宵》的憧憬、《烛影摇红》的鞭挞反映出革命气息对他的感染和影响,但是在当时“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民主运动高潮迭起之时,在民族音乐事业上具有反帝和爱国思想的刘天华却没有发出强劲有力的呼声,没有创作出振奋人心、激发斗志的音乐作品。这又反映出他忧心于个人事业得失的狭隘与软弱。

结语

刘天华是中国第一代新音乐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做出的突出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轻易抹煞的。但从他的创作观念嬗变的轨迹可以看出,从最初的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到最终的自我和封闭,反映出在特殊历史时代中,在长期现实生活的磨砺中,社会环境、生存环境对于一个知识分子、一个音乐家的深刻影响。刘天华作为中国二十世纪初期知识分子艺术人生的一个缩影,已然消逝于历史长河之中,或许他的音乐可以超越时代,超越政治,带给我们更加丰富的审美愉悦和人生启示。

参考文献

[1]陈聆群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在20世纪――陈聆群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汪毓和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3]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刘天华创作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9月版。

[4]陈振铎编著《刘天华作品初探(重写稿)》,陕西艺术学院1979年3月刊印。

[5]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版。

[6]靳学东著《中国音乐导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4月版。

[7]周畅著《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9月版。

作者简介:

李浩,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美学、传统音乐

上一篇:主观色彩的艺术魅力 下一篇:语言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