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进行读写结合 有效提高习作能力

时间:2022-06-20 12:31:36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提高。读写结合能使学生阅读、写作两种能力相互迁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多形式的读写结合策略有效地搭起了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内涵,习得语言技巧,提升语言质量,提高习作能力。

一、从典型的段落入手进行仿写,有效引导学生言之有序、言之具体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不少段落结构典型、描写具体生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习作范例。如果我们能善于捕捉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读写结合,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仿写结构典型的段落,有效引导学生言之有序

条理混乱,言之无序是学生习作的一大通病。因此,我们要善于借鉴并利用条理清晰的课文或典型段落,有的放矢地设计读写结合,就能有效帮助学生言之有序。

《索溪峪的“野”》采用的是总分式的段落结构特点,开篇点题,总地点明了索溪峪“野”的特点,接着从“山是野的”“水是野的”“野物是野的”“游人也是野的”这四个方面分段进行具体描写,脉络清晰,令人一目了然;更有意思的是每个自然段的叙述也是先总述后分述。作者的谋篇布局,条理清楚,过渡自然,特点突出。这是一个很好的读写结合训练点,我鼓励学生从家乡、大海、校园、沙雕或是身边熟悉的景物中,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地方来写,先抓特点,再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练笔。能力强的学生模仿课文的构思写成篇,表达能力相对弱的则只需仿写一段即可。由于有本可依,描写对象又是身边熟悉的事物,因此,孩子们写出的片段或篇章特点突出,条理清晰,解决了言之无序的问题。

也正因为有了这次的读写结合训练,不少孩子触类旁通,在第五单元写人习作中,也能先抓特点,再具体用事例描写,思路清晰,不再杂乱无章了。

2.仿写具体生动的段落,有效引导学生言之具体

具体生动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可我们的孩子往往不得要领,总是数着字数写作文。其实具体生动离不开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如果我们善于借助这些描写具体生动的段落,让学生有本可依,进行仿写,就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描写的是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对人物动作刻画准确生动、细致入微,人物形象活泼生动,栩栩如生。我便以此为读写结合的范例,设计了斗腰力比赛,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选手比赛的动作,描写时尽量学以致用,活用文中的动词。由于有范例引路,眼见为实,以及相关动词的参考借鉴,学生们没有了习作的畏难情绪,纷纷动起笔来:“只见小辉和小强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辉使巧招,故意双手往前一推,又急忙缩回,这一假动作使小强上了当,他也用力往前一推,结果重心不稳,身体差点往前倒,还好他反应机灵,连忙双手往后摆,双脚紧紧地扎稳马步,这才勉强地站稳了……”就连平时下笔艰难的习作后进生也这样写道:“只见小辉和小强面对面地站好来,他们俩都鼓着眼珠子瞅着对方,双脚张开,与肩同宽,双手也在胸前张开,准备随时出击。小辉双手一晃,吓得小强连忙把双手往前一推,结果差点摔倒……”

看着孩子们显著的进步,我切实感受到借文仿写的有效性。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充分借助具体生动的段落进行仿写,就能扎实有效地将描写具体生动指导到位。

二、从文章空白处入手,进行补白,有效引导学生丰富文本、展开想象

1.抓住省略号想象补白,有效引导孩子丰富文本

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或是语意未尽,给文章留下了空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果我们引导孩子创造性地去填补这些空白,不仅丰富了文本,还训练了孩子合理想象的能力及写作能力。

《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老人生前对海鸥无私关爱,去世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依依不舍的感人故事。文中出现了六处省略号,其中第18自然段的省略号独立成段,这里省略掉的是什么呢?或许是海鸥争相目睹老人最后一眼的悲壮画面,或许是人们深受感动的场面,也或许是作者当时感慨万千的心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孩子的个人见解也会不尽相同,为此,我让孩子自由想象补白。有的孩子想象的是海鸥对老人依依不舍的场面: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抬走的时候,海鸥们不约而同地大声悲鸣,翅膀扇动得更加急速有力,争先恐后地扑了上来。“行了,你们不用再送啦,老人在天之灵,已经很欣慰了……”一个人对海鸥挥着手,大声说道。可是海鸥们无动于衷,紧追不舍……有的孩子想象的是在场的人们感动的场面:看到海鸥依依送别的情形,在场的人们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深情地注视着鸥群,向鸥群挥手致意……

有了合理而深情的想象补白,孩子们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加强烈地流露于字里行间,使文本更加丰富感人。

2.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补白,有效训练孩子展开想象

有些课文语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词句进行想象补白,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训练想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处对鲁迅先生的神态和表情的描写:“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如果从字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难懂的字眼,但是这句话却饱含着鲁迅先生丰富的内心情感。为了读懂鲁迅先生的心,我让学生对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进行想象补白与讨论交流。一个学生也学着鲁迅先生叹了一口气,一脸严肃地说:“唉,这么冷的天,这位车夫还得冒着严寒出来拉车,家庭生活是多么艰苦啊!想想全中国像他这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穷苦人,又何止千千万万呢!这都是可恶的黑暗社会造成的!”另一个孩子想得更加细致入微:“穷苦的劳动人民生活是如此艰辛,社会又是如此黑暗,但光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又能改变什么呢……”

三、从故事的结局入手,进行续写,有效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我看来,孩子天生就是想象的高手!教学中,我们可以找出合适的课文,利用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的续写,从而点燃学生想象的激情,放飞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想象中巩固知识,在想象中真实展示自我。

《穷人》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情节感人,扣人心弦。那么穷人一家今后的命运如何?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对于这个故事的结局,孩子们充满了兴趣和想象的热情。因此,我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对故事进行续写,并在续写中也尝试进行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天真的孩子充满了美好的想象:桑娜和渔夫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视为己出,百般疼爱。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勤俭持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孩子们相亲相爱,老实勤快,长大后都有了自己稳定的工作,孝顺老人,一家苦尽甘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了解当时黑暗社会背景的孩子则更具有现实主义:自从桑娜和渔夫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家里多了两张口,日子就更加艰难了,常常是三餐不济。一次猛烈的暴风雨使渔夫不幸葬身于大海,一家的生计全压在桑娜的身上。生活的重担压得桑娜喘不过气来,她不仅白天要操持家务,晚上还要凑在油灯前做一些手工活,孩子们有的提前继承父业,有的出去干苦力活贴补家用,小的则要帮助家里干活……

不管故事的结局是好是坏,我们所关注的是学生们在续写时大胆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在想象中有效训练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想只要我们始终紧扣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在保证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的基础上,抓住课文极具内涵的读写结合点,精心设计,不拘一格,让学生自由地想象、表达,就一定能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使阅读教学成为作文教学的“训练场”,让作文教学成为阅读教学的“阅兵台”,两者相得益彰,有效提高。

上一篇:强化通识教育 提升情商素质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