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哥为石头而醉

时间:2022-06-19 11:57:41

一座城,中国人见证并记录了其昔日繁华;法国人探险使其在湮没于林莽500年后重生,就成一个奇迹。它就是吴哥,位于今天柬埔寨暹粒丛林里的吴哥。

从没有想过,石头能够让人如此醉心。在吴哥,满眼所见的就是石头,你随时准备着被那些斑驳的、带着精美花纹的石头和完全由石头堆砌的建筑所震撼;在吴哥,最累的不是你的腿,而是你的眼睛,你随时会审美疲劳,你也随时会被撼动魂魄。那些青色的、灰色的、红色的、黄色的石头,那些长满了青苔、刻满了故事的石头,默默地对你讲述着历史,你在这石头堆砌的磁场里感受着高棉的鼎盛、高棉的力量、高棉的绝美、高棉的沧桑。

吴哥窟Angkor Wat之花样年华

如果你看过《花样年华》,或许你会记得片尾梁朝伟对着墙上的洞许下心愿,导演王家卫用将近五分钟的胶片为吴哥做了一个绝美的广告,吴哥窟的宏大与壮阔、凄美与忧伤就在那一刻感动了很多人。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或小吴哥,它的图案清晰地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可见它在柬埔寨人民心中的地位。它是吴哥古迹中现存最大、保存得最好、知名度最高的建筑,是12世纪上半叶柬王苏利耶拔摩二世时期的建筑。无数人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瞻仰和亲自攀登一下没有灰浆及其他黏合剂、仅靠石块的重量和形状的吻合叠构而成的吴哥窟。

吴哥寺的主体建筑在石砌台基上,台基分为三层,每一层的四周都有石砌回廊围绕。回廊上饰以浮雕,题材大多取自印度史诗《罗摩衍婆罗多》和《摩河婆罗多》中的神话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现实生活及高棉人民同入侵者战斗情景的画面。台基上筑有五座尖塔。这些宝塔象征着神话中印度教和佛教神话中的宇宙中心与诸神之家。这些宝塔在国王死后便成为其陵墓,吴哥寺便是苏利耶拔摩二世的陵墓。

“吴哥王城”Angkor Thom之高棉的微笑

吴哥通王城是吴哥王朝的首都,始建于9世纪,多次毁于战火,后几经重建。现今留存的是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柬王摄耶拔摩七世所建。吴哥通王城呈正方形,全城共有5道城门,4道通向城中心的巴戎寺。

巴戎庙Bayon Temple位于吴哥城的中央,由54座佛塔组成,每一个座佛塔的顶端四面都有一个人面石雕,有人说他们都是摄耶拔摩七世的面容,有人说这四个面分别代表了佛教里的慈、悲、喜、舍四无量。这200余尊巨大的石雕人面到底代表了什么,我们无从猜想,也无需猜想,只要你置身于这些微笑的人面石像间,端详着一张张带着安详微笑的脸,你的内心就会被平静而有力地震撼。微微上翘的嘴角有几分宽容,又似乎有几分嘲讽,仿佛心中藏着什么世人永远无法了解的秘密,穿行在众多佛塔间,无论身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发现有带笑的眼睛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神圣、庄严而又慈悲,穿越时空与你对话。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塔布笼寺Ta Prohm之古墓丽影

由安吉丽娜•茱莉主演的《古墓丽影》就是在吴哥选址的,古墓入口,千年老树缠绕着千年奇石,仿佛爱恨纠缠般的浪漫,那里就是塔布笼寺。

在丛林深处,走到几乎想要放弃,便会有拔地而起参天的奇树坚定你前行的信心。这些树形状诡异,树桩如大大的蝙蝠翅膀铺展开来,支撑着直冲如云的笔直树干,时而会将根蔓深植入断壁残垣。于是一路常可见布满苔藓的断墙艰难地把扶着怪树的身躯,纠结着演绎一段缠绵历史――近千年前,我还是你身旁的一株小苗,在你的庇护下躲避风雨,岁月变迁,我日渐茁壮,于是以坚硬支撑着千古不倾。

女皇宫Banteay Srei

柬埔寨的吴哥地区,有着上千座的古文明遗迹,其中有一座看似火红的神庙,称为“女人的城堡”。位于暹丽省西边“女人的城堡”,原名为“班德斯蕾”,照柬埔寨文来翻译,是“谋求幸福”的意思,当地人则习惯称这儿为“女皇宫”,那是因为在神庙的中央刻有许多“阿帕莎拉”女神像而得名。其实,称它“班德斯蕾”也好、“女皇宫”也罢,因为不论如何称呼,这座神庙所散发的光彩,都是难以形容的。建于公元967年的女皇宫由于地处偏远,曾被埋藏在丛林中达数百年之久,直到1914年,一位名叫马瑞克的法国军人才又发现了它的踪迹。

女皇宫,是一间印度神庙,有别于一些国王建立的神庙大多是以突显权势和功绩为目的,这儿则是以独创的优雅风貌,展现印度教的传奇神话之美。女皇宫的石头呈红色,仿佛曾浴火而重生,而女皇宫雕刻里展示的故事也与“破坏与重生”相关;一座红色的石头建筑,随处是精美而细腻的花纹,散发着珠圆玉润又细致优雅的女性魅力。

(牧寒 中国移动周刊)

上一篇:化妆品有害成分自检法 让肌肤更健康 下一篇:倩碧首席皮肤科学家解析皮层清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