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威家庄

时间:2022-06-19 11:58:13

有人说:“胡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具有历史痕迹的一种文化,它所展示的大概是属于通俗文化的一种时代主流的东西。”没有了胡同的城市就像人失去了记忆一样,济南的胡同给人的感觉也是如此。

我喜欢揣着一份怀旧的心情独自游走于这些旧日的街巷之中,细细品味着那种敦厚悠长的老济南味。远处传来的一声声“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使我童年的记忆蠢蠢而蠕。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仿佛悠远的历史足音待我追寻。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老街最后的影像。

清朝道光年间,有魏姓人家为避黄河水患,从长清迁至此地定居,故村落被命名为魏家庄。1904年济南开辟商埠,因魏家庄正处于济南老城与商埠中间,便随之热闹起来。上世纪30年代,这里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区,当年的新市场一度成为那个年代的娱乐中心。如今,这条褪去颜色的老街上,那些若隐若现的昔日官商豪宅、商号铺面似在诉说着她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魏家庄45号的门楼最吸引人。这是一个约六七米高的高大气派的金柱门楼,门屋较深,门枕石上雕刻着精致的祥瑞图案。进入大门后,分左右两扇门,右边的门通向一个四合院,门楣上刻有华丽的牡丹浮雕。在门口乘凉的大爷说,这不是一般人家的院落,它是原山东省督军张树元的公馆。

从张家公馆往西走不远,有一条不起眼的南北走向的小巷,便是树德里。走在这条曲折而狭长的胡同里,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它的不同寻常――小巷中竟隐藏着数座欧式风格的百年“地楼”。据说这是张树元在民国初年官位显赫之时建造的,其中一部分赠予了其姐夫王其凤的后代。因王对张有举荐之恩,张为感恩报德,街名遂被命为树德里。闲暇时我喜欢到这里溜达,看着那些坐在老式洋楼前晒着太阳、拉着家常的街坊邻居,以及嬉闹着捉迷藏的孩子们。恍若又回到了逝去岁月中的某一瞬间。

从奎胜街的西头走过,有一条连接人民商场和纬一路相对宽广的街道――麟祥街。旧时的麟祥街靠近商埠,许多商家纷纷在此开设店铺,使得麟祥街的商业气息十分浓厚。麟祥街以南,有一条长约百米的小胡同,这就是被称为济南最豪华里弄之一的同生里。

小巷虽短,却有着七幢风格迥异的二层楼房。这些楼房或古色古香,或洋味十足,颇为讲究。我这个“不速之客”惊扰了街上的一位老大娘。她从东边6号院子里探出身来,听说我是来拍摄老房子照片的,便热情地向我介绍起来6号院的正屋是幢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楼上楼下均设有回廊,两层之间的木板栏上刻有精致的云纹图案,二楼廊柱顶部的透雕雀替刻工精细,是一幢保存较为完好的济南传统民居。这几个院落的老屋墙体都很厚,虽说已经历了百十年风雨洗礼,但仍很结实。往日辉煌热闹的老街承载着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如今已变得安详沉寂。

魏家庄附近大多为里字儿的胡同――民康里、宝善里、静安里、德安里、长春里,这位热心的大娘领着我在这看似寻常的街巷之中看到不掩非凡气势的清末建筑一民康里的一座两层的四合楼。中间的天井四四方方,视野开阔,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精美。

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滞。我突然感到,将这些行将消失的老街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己成为一种责任。这些昨天的影像,已成为今天的回忆,让我们在闲暇时得以追寻、回味。

上一篇:大禹治水与夏族东迁 下一篇:佛光下的祥和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