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训练在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治疗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19 10:03:26

归因训练在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治疗中的运用

一、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概述

社交恐怖症和社交焦虑障碍可视为同义词,社交恐怖症就是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注视的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并且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社交焦虑症是慢性疾病,很少能自行缓解,其中有13%的患者终身患病。在我国精神科临床中,社交恐怖症是所有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大多处在青春期或年轻时的成年人,大多数病人进入中年后自然缓解,但他们在职业和社交方面仍存在困难。世界许多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恒定而一致,终生患病率在1.5―3.5%之间,为期一年的患病率大约为1%。

大学生社交恐怖症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甚至认为是害羞或是性格问题,对其引起的功能残疾认识不足,患者得不到适当的诊断和治疗。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服务领域的拓宽,对大学生社交恐怖症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对大学生社交恐怖症的治疗方法应以心理咨询为主,并辅以心理治疗,如认知领悟疗法、转移疗法、满灌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等,其中,归因训练是一种比较好的咨询与治疗方法。

二、归因训练基本理论

通俗地讲,归因就是寻找导致结果的原因。心理学将归因理解为一种过程,因此,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和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归因作为前一行为的结果和后一行为的原因之间的结合点,成为两个行为周期之间的桥梁。如果归因是良性的,即有利于维持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那么这一循环就趋于良性循环;如果归因是不良的,不利于自尊和自信,产生消极情感,即形成恶性循环。归因的正确与否,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人们掌握某种归因技能,改变原来的归因风格和归因偏差,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归因训练的基本思想是:人们在对自己行为的因果知觉中,存在各种归因差误,通过归因训练,使人们获得各种形式的归因反馈信息,从而消除归因差误。隋光远(1991)的研究证明,归因方式通过训练是可以改善的。

三、大学生社交恐怖症的形成原因

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是以明显的主观焦虑体验与客观回避行为为临床表现,以惧怕否定性评价的负性思维为其认知特征的一种心理障碍。患者的负性思维主要是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以及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等。对于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患者,认知偏差直接导致并维持焦虑,引发相应的行为反应,症状很难自行缓解。大学生社交恐怖症这种心理障碍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个体的自我评价过低,对自我缺乏自信,而个体自信心不足主要是不良的家庭和失败的交往经历所导致的。早年的经历使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患者形成了一系列不恰当的假设,例如:我应该看起来很聪明,如果我看起来很紧张,别人会认为我很笨、很怯弱无能;我让人讨厌等等。在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患者的认知加工模式里,他们主要的归因偏差有:患者的注意力偏离社交情境,高度的自我关注并运用内部信息作出自我表现不良的推断,运用认知与行为策略防止灾难性后果的发生,安全行为结果导致负性信念的强化,同时,一些不安全行为的不经心状态,使对方认为患者不喜欢他们,激发起相应的不友好反应,还有对外在社交线索的加工弱化,偏向注意与提取能进行负性阐释的社交线索等等。患者在社交前后都运用偏差的认知加工方式,更注意社交表现的负面信息,并运用其对当前与未来的社交表现进行评估和预测。

认知疗法认为,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认知和行为的这种相互关系在求助者身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恶性循环,即错误的认知观念导致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而这些情绪和行为也反过来影响认知过程,给原有的认知观念提供证据,使之更为巩固和隐蔽,使求助者的问题一步步严重起来。因此咨询首先就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这就需要采用归因训练来矫正求助者的错误认知模式。由于大学生社交恐怖症的核心问题在于错误归因方式与消极行为模式之间的恶性循环,因此,在大学生社交恐怖症的治疗中,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使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患者建立科学合理的归因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其治疗,而且对人格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四、归因训练在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治疗中的运用

社交能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大学生社交恐怖症也是后天出现的。一方面固然需要通过人际交往掌握社交技巧,以扩大社交面,另一方面也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发展,才可能进行人际交往。因此,社交恐怖实际上是人格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青少年阶段难以避免的。不过,还是个人人格发展的不健全才导致了习惯性的社交恐怖,从而形成大学生社交恐怖症,影响着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患者多具有性格内向、追求完美、敏感、多疑等人格特质。

由于大学生社交恐怖症不是因脑内损伤或体内的病理变化引起的,而是一种后天习得的社会适应不良行为,属于神经症的一种。因此,对大学生社交恐怖症的治疗应以心理咨询为主,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纠正其错误认知,进行合理归因训练,并辅以心理治疗,如转移法、满灌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森田疗法等,还需注意集体治疗和家庭治疗等多种形式的辅助,其原理就是要打断病人症状体验和反应即错误归因方式与消极行为模式之间的恶性循环。

从认知理论假设上来看,存在恐怖症状的人往往存在一些特殊的认知图式或偏见,即将事件看成是危险的或超出了个人的应对能力,其核心是失去控制感。因为将某些场合或特殊物体“先入为主”地看成是一种威胁,从而在“身临其境”或将要面对此境或此物时诱感、生理和行为等一系列“恶性循环”。在治疗过程中,要让求助者认识到歪曲的认知是心理问题的根源并使之接受,对心理问题正确归因,然后指导其纠正错误认知,在面对以往失败的交往经验时,采取正确的归因方式,正确认识这些失败经历,淡化负性心理印痕,这是治疗的第一步。

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让求助者认识到其大学生社交恐怖症的原因来自自身归因错误或者归因偏差,可以帮助求助者作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①你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在因素。②你成长过程中失败的交往经历所产生的委屈、羞辱反应在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种印痕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促使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又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对他人压抑的敌意和回避反应,这种心理产生泛化,导致对周围所

有人都产生了戒备心和回避反应;另一方面,自责、自怨加重了性格中的羞耻心和胆怯。③当出现对人恐怖反应后,你便批评、督促自己该怎样,控制自己不要怎样,这就产生了一种暗示、强化“症状”的作用。再加之你愈感到“不自然”“紧张”“难堪”,头脑中就愈多地出现“想象观念”。这进一步导致了你的自我感觉恶化。如此恶性循环,“症状”便日益严重了。你在这种想改变又未能改变,想摆脱又无力摆脱的困境中,早年的负性心理印痕被激活了,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了综合作用。

在求助者充分了解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正确归因之后,就要训练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患者的归因倾向。治疗师可让求助者回忆以往失败的交往经历并加以归因,采用强化矫正法在归因训练时对求助者进行的正确的积极的归因进行鼓励并及时进行强化,逐步纠正其以往的消极归因倾向。绍兴网互动社区在利用归因训练纠正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之后,利用心理的治疗方法矫正求助者的回避行为。矫治原则是接触、暴露与不回避,因此,在整个认知行为的治疗过程中,必须督促和鼓励当事人在不回避的基础上,学会放松和自控,最大限度地接触令自己望而生畏场合或物体,培养他们体验积极的情感,让其获得成功归因的体验。最后在结束巩固阶段帮助求助者巩固咨询所获成果,并把在咨询过程中学到的有关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及时强化,及时巩固。

在运用归因训练治疗大学生社交恐怖症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首先要让求助者回顾过往生活经历,了解大学生社交恐怖症在其身上的演变过程,并帮助挖掘其形成的根本原因乃是错误归因方式与失败的交往经历之间的恶性循环。在求助者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需纠正求助者的错误认知,改变其错误的归因方式,使之学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性归因模式。最后,还需要求助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巩固这一归因模式,不让负性生活事件中的错误认知与消极行为模式又形成恶性循环。归因训练在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治疗中只是一个短期的过程,但是求助者在治疗结束后自觉地培养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性归因模式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说在治疗结束后,求助者就不需要对自己进行归因训练,如果不打破以往的归因方式而建立一个全新的积极归因方式,在经历一些负性生活事件之后,求助者以往的消极行为模式和反应之间的恶性循环又会被激活,进而形成新的心理问题。

归因训练在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不仅能够运用归因机制来治疗求助者的大学生社交恐怖症,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求助者增强处理负性生活事件的能力,有利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上一篇:分层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意义 下一篇:谈高职数学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