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6-19 09:42:42

高梁高产栽培技术

适时播种,防止粉种,力争一次全苗,是高梁栽培的第一关。防止粉种,一要晒种或炕种,播前晒或炕3~5天,二是催芽种,不但防止粉种,还能早出苗,做到秋霜春防。要抓住寒尾暖头的连晴天抢播种,播后要及时镇压、踩实压实,防止透风落干。亩保苗8000株左右。要三铲三趟,施足底肥和口肥,达到苗期养分足,后期不脱肥。

一、选地

高梁最大的特点是抗旱又抗涝,只要能出齐苗就不会绝收。高梁对水肥要求也不高,肥力不足也能高产,由于高梁的适应性和耐抗性能均较强,所以,对种植地快和前茬的要求不严,一般地块和茬口,只要精耕细作,加强管理,均可获得较好的产量,虽然高梁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强,但应注意的是要避免重茬和迎茬,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土壤耕层深厚,结构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质地和酸碱度适宜等是高产首选。

二、整地作垄

高梁根系发达,种植高梁的地块需深耕整地。我县常发生春旱,必须做到春墒秋保,因此,秋翻整地是重要的技术环节。根据高梁对土壤的要求,应在秋季前作物收获后结合施有机肥,立即进行耕翻、耙压连续作业,以利蓄水保墒,延长土壤熟化时间,达到“春墒秋保,春苗秋抓”的目的,耕深以20-25厘米为宜,并力争秋季作垄,垄距以60-65厘米为宜,有利于根深叶茂,植株健壮,获得高产。未及时起垄的,早春化冻后应抓紧进行顶浆作垄,及时进行耙、压、耢相结合的保墒措施,以保蓄冬季积蓄于土壤表层的大量水分,供种子发芽。

三、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选择米质好、籽粒整齐,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叶锈病、抗倒伏和产量高的品种。

四、种子处理

1.发芽试验。播前进行发芽试验是确定播种量的依据,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时才可做种。

2.选种、晒种。根据种植地的特点选用种子,一定要选用国家推广的种子。种子应外表光滑亮泽,无小粒碎粒,并有产地检疫和质量、产量的说明书。播种前选晴朗、温暖的天气进行晒种3-5天,有利于种子表面灭菌,提高发芽率和提早出苗。播前应将种子进行风选或筛选,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做种,并进行晒种,播后出苗率高、发芽快、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

3.种子催芽。催芽播种,可先用20-30℃的温水浸泡种3-4小时后滤出原水,用温水清洗1次,再用透气性好的编织袋装好,放到热炕上,炕温保持在20-25℃为宜,上边盖上衣物之类保温,每3小时用温水清洗1次,大约24小时出齐根芽,36小时出齐苗芽。在苗芽刚破种皮,有5%的苗芽露出(露白)时即可播种。

4.包衣及拌种。将催芽露白的种子放到光照、通风较好的地方摊成薄层,勤翻动,待根芽刚干枯时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剂,为防丝黑穗病,可用2%戊唑醇(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或用11%唑酮・福美双种衣剂进行包衣,这样既断了第一根芽又拌上种子包衣剂,促进苗芽肥壮早日出土。断了根芽的种子要6小时之内播完。必须坐水种。

五、播种

1.播期。要依据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及品种特性确定播期。一般土壤5厘米土层地温稳定在12~13℃,土壤湿度在16~20%为宜,此土壤达到手攥成团,落地散开的含水量时可播种。我县播种时间约在5月15日左右为适宜播期。适期播种是保证一次播种保全苗、争取高产丰收的重要环节。

2.播量。按大穗宜稀小穗宜密的原则,一般亩保苗数7000-10000株。高梁种子千粒重23克左右,1公斤种子4500粒左右,按成苗率65%计算,加上播种、机械、农田作业等对苗的损害,最佳播量为0.7公斤。

3.播种。播深3~4cm为宜,播种时要深浅一致,踩好底格子,覆土薄厚一致,镇压保墒。

六、配方施肥

高梁一生需营养较多,每生产100千克籽实,需氮2.0千克、磷1.3千克、钾3.0千克。其比例为1:0.6:1.5,也就是需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具体做法为:

1.底肥。每公顷施优质农肥30立方米做基肥,每公顷用氮:磷:钾为15:15:15的复合肥150公斤,加上高含量进口钾肥50公斤;也可每公顷一次施入磷酸二铵150公斤,加上钾肥75公斤。

2.追肥。播种后30-40天,高梁进入6-8叶的拔节期,是高梁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应每公顷追尿素110-150公斤,具体时间约7月1-5日,追肥是确保高产的重要因素,应努力做好。

七、田间管理

1.问苗、定苗。早问苗避免幼苗互相争养分和水分,减少地力消耗,出苗后3~4片叶时进行间苗,5~6叶时定苗。有利于培育壮苗;间苗过晚,苗大根多,容易伤根或拔断苗。

2.化学除草。播后的3天进行,每公顷地用3-3.5公斤莠去津兑水400-500公斤喷施,如干旱天气要在喷药两天内喷1次清水,喷湿地面一扁指深来提高灭草功能;当苗高3厘米时每公顷喷0.75公斤2.4D-丁酯,喷72%2.40-丁酯除草要先做小面积实验,然后再大面积使用。但只能用在阔叶杂草较重的地块,对于针叶草必须进行人工铲除。

3.中耕除草。中耕要结合除草进行,最好在幼苗期、拔节期、孕穗期进行三铲三趟;杂草少的情况下可二铲二趟,第一次结合定苗进行,然后间隔10~15天后进行第二次。

八、病虫害防治

高梁的主要病虫害有高梁丝黑穗病、蚜虫和地下害虫。

1.防治地下害虫。可在播种时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3%毒死蜱颗粒剂4kg/亩沟施防治。

2.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亩或3%啶虫脒乳油40ml/亩进行叶面喷施。

九、适时收获

适宜收获期为蜡熟末期,此时籽粒饱满,淀粉含量高,一般在10月1日左右进行。

上一篇:Impact of Micro Credit on Rural Farming Act... 下一篇:番茄苗期猝倒病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