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2-06-19 09:38:53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一种综合性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将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课题及学生关心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起来,通过学生主体创造性来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那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该怎样做呢。本文简要介绍一下。

一、适时、适度、适当、适合,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找准定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标准化、统一化的学习,它能够较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过程是围绕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而展开的。综合性学习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知识教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到学习成果的展示,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而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是综合性学习最后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虽然我们在综合性学习中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说不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也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全盘负责。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从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中适时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与引领,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二、有意义、有实效、可操作、近生活。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具实用性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实用性很强,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立足于语文学科,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实用性的实践过程。在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体现学习语文、使用语文的目的,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传播功能。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更多的侧重实用性,有实效性,便于学生操作,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来进行语文学习,侧重于把语文与社会等多方面结合起来运用并实践。有效挖掘、利用本土资源,把生活和语文紧密结合。

三、整体性、系列性、递进性。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具合理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愈发凸显。成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具有系列性,即在同一个主题之下可以有不同的活动,每个活动都在前一个活动的成果中产生,这样的设计和组织主题活动使得各个活动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也就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结合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可以进行综合性学习的题材。例如,在一至六年级的教材中都有关于春天内容的课文,围绕春天这个大的主题,我们可以开发出很多的小课题,但是我们很多教师在开发关于春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往往只是关注到本年级,没有注意主题活动的系列性和递进性,对活动主题缺少整体的设计与规划。每个年级,每个学段的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方式是不相同的,那么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设计的目标也必须体现出递进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中心小学)

上一篇:构建“教”“学”两平台 下一篇:推行数学“讲学稿”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