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男篮进攻中的失误看到的问题

时间:2022-06-19 09:27:12

从中国男篮进攻中的失误看到的问题

摘要: 本文采用比赛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第二十六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前四强队伍的三场比赛及排位赛的六场比赛(共九场比赛)的失误情况进行研究,试图从中归纳出当前亚洲篮球失误的情况,并对照中国队的失误情况,找出中国男篮与亚洲其他男篮失误的不同之处,找到中国队存在的差距,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中国男篮 进攻失误 影响因素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篮球向着“更高”、“更快”、“更准”、“更全”的方向高速发展,使得现代篮球的进攻体系愈发成熟,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对现代篮球的防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防守技术向着更加主动、积极、凶猛的方向发展,半场紧逼、全场紧逼、夹击等攻击性防守的大量运用,使得进攻失误增多,对比赛的胜负影响极大。这届中国男篮夺回了冠军,但是在9场比赛中总失误了119次,在和约旦的决赛中最后1分钟的失误差点输了整场比赛。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决赛中国队同约旦比赛录像;季军比赛菲律宾和韩国;半决赛中国对韩国,约旦对菲律宾;半决赛约旦对伊朗,中国对黎巴嫩的比赛录像,各队名次:中国第1名,约旦第2名,韩国第3名,菲律宾第4名。

2.2研究方法

2.2.1录像分析法

对第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队同约旦比赛录像;季军比赛菲律宾和韩国;半决赛中国对韩国,约旦对菲律宾;半决赛约旦对伊朗,中国对黎巴嫩的比赛录像,中国男篮小组排位赛(共9场比赛)的进攻失误、失误因素进行了观察,对有关的录像画面采用反复的慢放、快进、重放等手段来完成对比赛数据的收集。

2.2.2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资料,通过计算机检索查阅了大量有关篮球进攻失误、失误因素方面的文章10多余篇。

2.2.3比较分析法

对亚洲男篮锦标赛比赛中,中国队和约旦队、韩国队、黎巴嫩队、伊朗队在比赛中进攻失误方面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中国队自身不足之处。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进攻失误的定义

目前,关于篮球比赛中的进攻失误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NBA和国际篮联的技术统计里,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词来描述进攻失误,即Turnover,它表示在篮球比赛中一次球权的失去和攻守的转换。在国际篮联常规技术统计指标中把传接球失误、运球失误、违例及进攻犯规归入进攻失误的范畴。《国际男篮运动规则与冠军教练训练技巧详解手册》指出:“失误是指队员将球误传给了对方球员,或因技术动作不慎被判违例,失球变成由对方球队控球。”将篮球比赛中进攻失误进行如下分类如下:(1)传、接球失误;(2)运球失误;(3)持球失误;(4)进攻犯规失误;(5)其他违例失误。

3.2中国男篮比赛中进攻失误分析

3.2.1中国男篮队员上场时间与失误次数的统计

易建联、王治郅、刘炜、孙悦、朱芳雨、易立、丁锦辉等这几名绝对主力绝大分时间都在场上,而他们的失误总数73次,他们的失误占了全队的61%,比25届亚洲锦赛提高了10%,可见中国男篮失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依然很严重。

3.2.2中国男篮助攻与失误的对比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本届亚洲锦标赛,中国队的助攻比以前有了提高,但还是与约旦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的失误数比对手失误数还多,这说明中国男篮还不是很成熟。

通过失误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队总失误次数是119次,对手的失误次数是112次,尽管在本次亚洲锦标赛开始之前中国队刻意地减少失误的次数,但还是比对手多失误了7次。

3.2.3中国男篮在比赛中不同位置失误分析

如表2所示,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中,后卫队员的失误总次数最高,有53次,占了全队失误总数的一半。中锋失误次数38次,因为在中国男篮队中有王治郅和易建联都是二中锋,这既减少了前锋的人数,又减少了前锋队员的失误次数。前锋失误次数较少28次,除朱芳雨老队员外,前锋队员如易立、丁锦辉虽然上场时间都不多,但失误很多,说明年轻队员的心理和技术不够成熟。

后卫失误次数综述53次,占总比例的44.5%,孙悦在比赛中经常采用突破分球,和队友的配合不默契,所以后卫的失误比较多。二中锋方面,失误次数总计38次,占总比例的31%。中国男篮的大部分战术都是围绕易建联进行的,其他球队便把防守重心偏向他,在比赛中多采用包夹、轮换防守消耗体力、切断内外线连接的方法干扰,因而出现较多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3.2.4中国队传接球失误原因分析

在第26届亚洲锦标赛上我国男子篮球运动员传接球失误占总失误的45.3%,比较严重。现代篮球向着快速、灵活、准确的方向发展,持球队员往往会被严密盯防,这就要求不持球的队员积极、主动地抢占有利位置。传球与接应是在攻守双方激烈争夺的情况下进行的,传球队员不仅要使球越过自己的防守者和避免被同伴的防守者抢断,而且要使接球同伴易于接球和便于完成下一个动作,这就要求队员做到传球准确、及时、隐蔽、多变。其他强队在防守中敢于紧逼贴身加力,主动攻击,先发制人,时刻施加压力,迫使攻方失误增加,从而由被动防守变为主动进攻,而中国男篮在高强度对抗中不能灵活多变地运用传接球技术。

通过录像可观察到,我国运动员在传球过程中,传球的意识很明显,没有和假动作紧密地有机结合,看谁传谁,当遇到传球假动作时,接球的队友经常不知道队友要传球给他。在外线队员传内线队员时,传球技术单一,较多采用头上、单手肩上、击地传球等传球方式,欠缺多样化或者传球方式选择不正确。

3.2.5中国队失误形式及后果分析

进攻犯规是中国男篮现在存在的问题,所造成的失误占总失误的11%,主要表现为带球撞人、掩护犯规、非法用手等。现代篮球都采用攻击性防守,持球队员往往被严密盯防。通过录像我们发现,持球队员进攻时为了突破对手,运用手部动作拨推对手,技术运用不当,引起进攻犯规,造成球权转移;掩护时,掩护的队员经常没有提前站好位置,掩护质量相当差,经常移动掩护。

持球、运球进攻也是我国队员技术不精之处,所造成的失误占35.2%。通过录像观察,造成运球失误是多方面的,而运球过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运球过程中,不能用身体及躯干保护好球,球体暴露过多,轻易被对手破坏掉;在对手没有进行夹击时,运球停球过早,持球寻找接球人被夹击。

我国队员由于违例所造成的失误占7%。在本届世锦赛上表现出来的违例现象有持球走步、3s、8s、24s等违例。走步违例多因为内线队员篮下攻击时脚步混乱和队员持球突破时突遇协防应变不及造成放球太晚。

现代篮球运动的对抗越来越激烈,比赛失误在所难免,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本队的进攻次数,但并不意味着每次失误对手都能得分。通过录像,在本届亚洲锦标赛上中国队失误119次,对手利用中国男篮失误没有成功得分次数为39次,可见成功率为67.22%,可见成功率相当高。失误直接送对手快攻次数为21次,且对手全部得分(轻松得到44分,投中2个3分),这说明中国男篮失误后防守快攻的意识不强,后卫失误次数较多,中国男篮快下回防都是处于追防状态。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中国男篮的失误形式以传接球失误为最,持运球失误次之。

4.1.2失误是中国队致命的弱点,是长期困扰中国队的重要因素之一。

4.1.3中国队员运用技术和抗干扰能力较差,对战术的理解不透彻,自信心不足。

4.1.4中国男篮阅读比赛的能力较差。

4.2建议

4.2.1重视后卫的选材工作。深入研究科学选材,落实到行动上,多培养批年轻、身体条件好、素质好的后卫队员。

4.2.2建议加强队员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狠抓技术细节,在高强度对抗训练中培养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培养队员良好的场上观察应变能力及时间观念。

4.2.3加强队员的心理素质培养,使队员在面对高强度、高对抗的比赛时,能冷静正确地面对,减少失误,不至于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波动,影响自己水平的发挥。

4.2.4在训练和比赛中,应加强对抗的强度,队员进行人盯人紧逼防守,采用趋于犯规边缘的紧逼防守动作,限制联防的运用时间。

参阅文献:

[1]何惠民.中国男子篮球队进攻失误问题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2008.1.

[2]唐军,段文玉.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犯规分析[J].广西河池学院,2010.12.

[3]胡一忠.对现代篮球比赛中的失误现象及其对策的分析与研究[J].山东范大学,2005.7.

上一篇:黑暗中那只温暖的手(2) 下一篇:小企业找钱迎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