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85批复试热原(兔法)结果的探讨

时间:2022-06-19 08:58:14

【摘要】 目的 探讨热原检查法的影响因素,提高实验的准确率。方法 对近2年的988批次检品的热原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考察,其中85批需要复试。结果 85批复试热原结果全部合格。结论 环境温度的控制和善待动物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热原检查;探讨

热原检查法系指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1]。由于家兔存在个体差异,整个实验需要9 h完成,时间较长,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等因素较多,但热原检查法(兔法)是直接反映了热原质引起哺乳动物复杂升温反应的过程,因此如何提高实验准确率和降低其他干扰因素至关重要。我们在近2年内完成的988批检品的热原检查的基础上,对其中的85批次初试结果不合格,复试结果全部合格的实验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

1 仪器

ZRY-2型智能热原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2 实验动物

家兔(品种:新西兰)质量合格。

3 方法与结果

供试品按各自执行标准稀释配制,操作均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热原检查法”操作[1]。85批检品的初试、复试结果见表1。

4 讨论

4.1 降温问题 3只家兔中有2只降温0.45℃~0.55℃的5批次,占6.0%;3只家兔中有1只降温≥0.6℃的19批次,占22.0%。另取3只家兔复试,结果全部合格。我们认为造成家兔体温下降的因素主要有: ①实验环境温度的降低。尤其是夏季使用空调制冷后,实验环境温度的迅速降低会直接影响实验兔的体温,导致家兔的体温降低;②家兔置于固定盒内时间的长短。经体温测定发现,兔子在置于固定盒内时,由于挣扎、固定盒限制其自由等因素,使兔子情绪处于异常状态,体温迅速升高,超过其平常测定的体温,最高能达到约1℃,待其固定2 h后体温才能逐渐稳定在正常的测定体温值。

4.2 升温问题 3只家兔中有1只持续升温≥0.6℃的9批次,占10.6%;3只家兔中有1只在第3 h升温≥0.6℃的52批次,占61.2%;另取5只家兔复试,结果全部合格。我们认为造成家兔体温上升的因素主要有:①实验环境温度的升高,这尤其表现在冬季使用空调制热后,会直接导致部分家兔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②在这升温的61批次里,发现有30批次实验用兔是新选用的家兔第1次用于热原实验,由于兔子受到抓取、固定、注射等的外界刺激,而使体温处于异常状态。

4.3 为了更好的控制实验室和饲养室的温度,建议使用封闭式的饲养和实验环境,同一空调系统控制温度,降低实验室和饲养室的温度差,降低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温度的变化。

在使用动物的过程中,要充分爱护、保护、善待动物,减少对动物的刺激。从而大大降低初试的不合格率,也会直接减少动物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5.

上一篇:新生儿窒息抢救63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75例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