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白云公司:发展生物农药的“弄潮儿”

时间:2022-06-19 01:43:35

济源白云公司:发展生物农药的“弄潮儿”

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抓住发展生物农药商机,经过多年奋斗与拼搏,在国内生物农药市场迅速成长起来。

在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源白云公司)的一间厂房里,几名女工拿着镊子,小心翼翼地把棉铃虫蛹从一个个小“单间”里拣出来。

这些让农民痛恨、政府头疼的害虫,竟成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秦启联的“宝贝”。原来,秦启联是想借招拆招,利用棉铃虫来饲养它的死敌――核型多角体病毒。

生物农药的发展商机

“昆虫病毒是非常独特的一类病原微生物,它源于自然界,对其他生物体安全。”秦启联说,“昆虫病毒生物农药对环境友好,对害虫选择性强,没有残留,是符合农业虫害综合防治科学规律的农药品种”。

循着这个思路,秦启联等通过工厂化生产活体昆虫,把病毒毒株接种到昆虫体内,利用虫体作为生物反应器增殖生产病毒,待昆虫死亡后,将病毒分离提纯并加工成可喷雾使用的生物农药。

近年来,秦启联和他的研究团队与济源白云公司一道共开发了8种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产品,用于无害化防治蔬菜、棉花、烟草上的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等害虫,全部获得农业部农药登记和工信部生产核准,其中“5000亿PIB/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母药”更是成为我国首个登记的全球含量最高的昆虫病毒原药。

如果说秦启联是“制毒”高手,那么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研究员许艳丽就是治蛆(韭蛆)能手。许艳丽说:“韭菜上的韭蛆特别厉害,农民不得不拿毒性很高的化学农药直接灌注在韭菜根部来防治,导致韭菜的农药残留非常严重。”

想让百姓吃上安全韭菜,就必须转变思路。昆虫病原线虫是多种地下害虫的寄生性天敌,可替代化学农药用于韭蛆、地老虎、蛴螬等的防治。2011年,该所与济源白云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出了优质的昆虫病原线虫,目前已经在宁夏、河北、山东、北京等地进行大面积示范应用。

“发达国家的生物农药占全部农药的20%以上,我国生产的生物农药只占5%,但大部分产品都出口了,所以国内使用生物农药的比例可想而知。”济源白云公司总经理程清泉说,“国内虽有三四百家生物农药企业,但绝大多数规模很小,产品单一”。

市场的空白让程清泉嗅到了巨大商机。看准了就动手,济源白云公司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在国内生物农药市场迅速成长起来。

高速发展的济源白云公司

经过多年发展,济源白云公司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了4条昆虫饲养及病毒扩增生产线,2条原药生产线,4条产品加工生产线、3种天敌昆虫规模化生产线和生物农药技术研发中心。

公司还非常注重新型生物农药的科研开发。经过不懈努力,济源白云公司研制开发了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天敌昆虫等数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农药产品和相关的生物防治技术,形成了对多种农作物病虫害实施全程生物防控的技术体系。

目前,济源白云公司已在生物农药行业发展成为涉及领域广泛、产品种类齐全、科研技术领先、创新体系健全的生物农药产业化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昆虫病毒杀虫剂研发与生产基地。

谈起公司的主导产品,济源白云公司副总经理成旭光说:“目前公司主要开发的生物农药产品有“科云”系列昆虫病毒微生物杀虫剂、新奥苷肽生物杀菌剂、天敌昆虫、生物调节剂和生物微肥共五大类20多个产品。”

济源白云公司生产的生物农药种类不同,用途也各异。系列昆虫病毒微生物杀虫剂主要用于各类蔬菜、棉花、烟草、花卉等经济作物上小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的生物防治;新奥苷肽生物杀菌剂主要用于黄瓜、番茄等蔬菜、烟草以及水稻等作物上植物病毒病和细菌病的防治;天敌昆虫主要开发有昆虫病原线虫、瓢虫、赤眼蜂等,用于有机韭菜上韭蛆、园林草坪上地老虎、花生和马铃薯上蛴螬等地下害虫以及各类作物上蚜虫的生物防治。

凭借着与科研院所合作的科技优势,济源白云公司先后承担国家和河南省的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项、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1项、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项、省市级科技攻关等相关科研计划10多项,还获得了8项国家专利、4项河南省科技成果,为公司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用药”观念亟须转变

生物农药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很低,对环境和人类又很安全,照理说应该“以摧枯拉朽之势”取代化学农药。

然而,自从上世纪70年代生物农药研制在我国起步,发展至今它的应用普及率仅有3%~5%。我国生产的生物农药,一半以上出口去了欧美等地。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为何我们自己不多用些生物农药?原因是多方面的。

成旭光说:“生物农药推广速度过慢,主要是使用者认为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杀虫见效时间相对较长且杀虫谱窄。”

当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时,使用某种化学农药可以消灭多种虫害,但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消灭了这些害虫的“天敌”。时间久了,害虫还容易产生抗药性。

如何发挥生物农药的优势呢?程清泉认为,应该转变用药观念,将“治疗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生物农药就有优势。“欧洲人十分推崇生物农药,我们产品的一半出口去了那儿。”

同时,程清泉认为,政府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这为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为了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白云公司在济源市区世纪广场建立了一个生物防治的样本示范区。世纪广场所有树木都用瓢虫来防治蚜虫,还在草地、树木根部喷洒了线虫,防治会蛀空树木的天牛和啃食草根的蛴螬――这里是市民的休闲场所,不能喷洒有损环境的化学农药。

许艳丽告诉记者,以前用化学杀虫剂,杀死蚜虫的同时也杀死了瓢虫等天敌,但任何药物都不可能把害虫一个不漏彻底杀灭,而蚜虫的繁殖能力强于天敌,结果药力过后,蚜虫灾害反而更重。生物防治则能在瓢虫和蚜虫之间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长期控制蚜虫发生数量。

尽管每株树木需要放到上千只瓢虫,成本十几元,但因为社会效益好,这里成了一个生物防治示范的成功“样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的“样本”将推动生物农药缓慢而坚定地前行。

上一篇:丰之源公司:用“心”做好饮品大文章 下一篇:谁的青春里没有几件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