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6-19 01:38:32

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 要: 取保候审制度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基本理念的缺失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取保候审无论在制度设计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完善。笔者分析了我国取保候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就理性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取保候审制度提出思考。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取保候审; 法律适用

中图分类号: DF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052-02

一、取保候审的内涵及其优越性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作为一种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在实施过程中保障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节省了司法资源,减轻了国家的负担,钝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蕴涵了重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保障的思想,是刑事诉讼追求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双重价值目标的有机结合,具有不可忽视的司法和社会意义。

二、目前我国法律适用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取保率低,存在当用不用现象

目前我国取保候审的适用率,整体上较低且多发生在侦查阶段,其它阶段适用较少。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当用取保候审而不用的现象较多,侵害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取保候审的认识不到位

执法人员在“重强制手段,轻权利保障”的观念影响下,执法实践中偏好使用羁押手段,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数远远低于被逮捕的人数。另一方面,不少犯罪嫌疑人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误认为被取保候审便是诉讼程序结束。在取保候审期间,不能很好地遵守法律规定的义务,妨害诉讼的正常进行。同样由于误解,被害人一方认为检察机关不予批准逮捕便是将犯罪嫌疑人无罪释放,上访不断,为减少案外负担,执法人员往往尽量减少适用取保候审。

2.立法不完善,不易操作

(1)取保候审的方式单一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公检法机关决定适用取保候审时,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从而限定了我国取保候审的两种方式:保证人保证与保证金保证。取保候审在方式上过于单一,缺乏可操作性,不能保证取保候审的有效适用。

(2)取保候审申请权缺乏法律保障

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但这种申请权却始终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申请人递交了取保候审的申请后,一切均由司法机关掌握,缺乏法律救济程序。司法机关对嫌疑人及其亲属的取保候审申请处理随意,没有制度规范,更勿论主动提出取保候审,从而使得很多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人被羁押。

(3)法条规定抽象,缺少相应解释

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采取取保候审应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但法律对“社会危险性”并没有明确的量化规定,实践中往往是依靠办案人员的分析与判断来把握,缺乏客观的标准,给办案人员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对于“重大疾病”等取保候审的条件也没有认定途径和标准的相关规定。

(4)未对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做出特殊规定

在实践中,虽然大部分办案人员都认为应当在取保问题上给予未成年人更为宽松的待遇,但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未将未成年人案件同成年人案件取保候审问题区分开来,有关强制措施的具体规定仍处于空白状态。在具体案件的办理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这一因素对是否取保候审的决定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比率较低。

(二)取保候审适用程序不规范,存在滥用现象

1.保证金的收取、管理、没收、退还等环节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特别是没收保证金程序不规范,甚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据调查公安机关以传迅未及时到案为由没收保证金的比例最高,保证金在某种程度上被转化为一种处罚手段。没收保证金以后,没有重新担保或变更为其他强制措施,更多的是没收以后不了了之。

2.取保候审功能异化,对不应取保的人滥用取保手段。如:将取保候审作为处罚手段、代替结案、代替释放,借取保候审“下台阶”,甚至逃避承担赔偿责任;一些办案机关为了“创收”,受利益驱动或办“关系案”、“人情案”,只要犯罪嫌疑人提供高数额保证金就予以取保候审,甚至将一些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暴力犯罪的嫌疑人也取保候审。

(三)对被取保人监管不力,存在脱管现象

执行机关对被取保人、保证人缺乏有效的监管方式,监管工作难以落实,对违规行为没有明确的刑事上的不利后果,被取保人逃跑、毁灭证据、妨碍司法程序和证人作证,甚至重新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1.刑事诉讼法对具体的监管机关规定不明。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后,是由哪个机构监管?实践中缺少对这类人的统一管理,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特别是异地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与执行机关脱节,监督不到位,往往出现脱管现象。

2.缺少限制性较大、操作性较强的惩处措施。根据我国有关司法解释,对于弃保行为,最多是没收保证金或者采取强制措施,并没有实体上的法律责任,使得相当一部分被取保人置保证人、保证金于不顾,弃保逃跑。

3.执行机关无暇顾及。执行机关一般是基层派出所,由于“人少案多”的工作压力,不能切实履行监督、考察职责。一些被取保候审人员往往以外出打工为生,经常会出现“不经批准随意离开”的现象。对可能出现的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等情况,更是无法预防与控制。

三、中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理性构建

(一)转变司法理念

1.树立人权保障基本理念,尊重公民权益

维护和尊重人的尊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境界,也是刑事司法改革的基本价值目标。基于人权保障理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等待审判时原则上应当是自由的。因此,我们应确立并贯彻“羁押为例外,不羁押为常态”刑事司法理念,在刑事程序领域里,切实执行无罪推定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明确,取保候审申请权是公民的一种权利,非因法定条件不得剥夺。任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任何诉讼阶段都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羁押只能是非常规措施,只能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予以实施。

2.正确评价取保候审法律价值,完善办案机制

取保候审应当犯罪嫌疑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而不是“人情”、“关系”,更不是创收手段,办案机关只需保证取保候审的审批条件、程序合法即可,不应有法律以外的考虑。实践中,应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合理的评估机制,鼓励和倡导依法适用取保候审。对于办案中适用取保候审比例大且成功率高的,应给予更高的评价,甚至给予表彰和奖励,以促进司法机关更多地适用取保候审。

(二)完善法律制度

1.明确取保候审的对象和条件

立法应当明确取保候审的范围和条件,区分“应当取保”、“可以取保”、“不得取保”的标准。在英美法系,不准保释有明确的法定条件,且必须经过证明才能拒绝保释。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保释制度的做法,以列举方式明确不予适用取保候审的对象和条件。除法定不予适用的情形外,均得准予取保候审。

2.赋予当事人一定的救济权

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为自己符合取保候审条件而不被取保候审的,或取保候审不应撤销而被撤销的,有权在收到相关文书后向决定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还可向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请求复核。

3.建立多元化、体系化的保证方式体系

一是增加具结保证,对于某些具有劳动能力、有固定收入或者其他固定财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其犯罪较轻、违反取保候审义务的可能性比较小,只需根据自我具结的保证书便可获释。二是针对特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单独使用人保或财保,也可以人保和财保并用,甚至保证人在必要时也可承担部分保证金的支付。

4.加强对被取保候审人的监管

首先,增加监管方式,完善监管制度。一是执行机关应有明确的告知义务,告知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含义及有关规定。二是建立主动汇报制度。可以让被取保人定期自动到监督机关报告,并回答监管人员的提问,制作笔录存档。三是监督机关应当定期对被取保候审人检查或调查,确立取保候审期间的共同监管机制,建立跟踪、监督、考核制度,监督其是否遵守有关规定。其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我国对取保候审期间脱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酌情从重处罚,对保证人违反保证义务应加大处罚力度,而对遵守取保候审义务的犯罪嫌疑人在程序和实体处理上体现从宽精神。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做法,立法可考虑规定:撤销具结保释、逮捕归案、没收担保物、构成脱逃罪与前罪实行数罪并罚和追究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的责任等措施。

5.调整取保候审的适用期限

立法上应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除对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适用十二个月的期限外,对其他取保候审对象应缩短相应的期限。对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6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司法效率,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可减轻执行机关的工作压力。

6.规范没收保证金程序,加大监督力度

应进一步细化没收保证金的条件,明确“传讯未及时到案”的具体情况及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县、市的具体范围,因嫌疑人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而没收保证金的,应有相应的证据材料加以证明。对没收保证金的程序应进一步规范,没收高数额保证金应增设听证程序,并赋予犯罪嫌疑人申请复议的权利。监督机关应加大监督力度,一旦发现存在没收保证金不规范或把没收保证金当作处罚手段的情况,应及时予以纠正并对办案机关及相关人员作出相应处理。

取保候审制度在不妨碍诉讼程序的情况下,更多地维护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由和尊严,集中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权保障思想,体现了刑事诉讼民主、科学的发展趋势,顺应了尊重人权和保护人权的国际化潮流。我们可以预见,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和进步性,取保候审将越来越被社会和司法实践重视和广泛采用。

上一篇:一起35kV电缆户外终端密封缺陷分析 下一篇:刑法十七条第二款的进一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