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暑祛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4例临床研究

时间:2022-06-19 12:41:20

自拟清暑祛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4例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16-01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清暑祛湿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清暑祛湿方煎剂与空白模拟剂以1:1比例进行对照,观察七天。结果: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积分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88.4%优于对照组77.4%(P<0.05)。结论:自拟清暑祛湿方能降低高血尿酸血症,对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有较好作用。

【关键词】自拟清暑祛湿方;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辨证论治对本病颇有疗效,古文献记载相关病名有痹症、历节、鹤膝风、痛风等, 据笔者临床观察,临床上本病有寒热之分,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居多,本试验观察门诊收录84例受试者,以清热祛湿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症属湿热瘀阻证者。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门诊收录8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1.11±10.23)岁,病程最短1.5个月,最长19年,初次发作3例,反复发作39例,对照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40.84±11.57岁),基线时两组证候合计、主症合计、各主症和次症单项除去“舌苔”一项外,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的《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

1.3 治疗用药:试验药:自拟清暑祛湿方水煎剂:青风藤30g,苍术9g,黄柏9g,枳实9g,虎杖9g,萆15g,皂角刺3g。

对照药:同颜色红糖水煎剂。

自拟清暑祛湿方模拟药的外包装、颜色等,应与自拟清暑祛湿方相同。

试验药、对照药均口服,1袋(150ml)/次,3次/日,疗程为7天。

基础用药:碳酸氢钠片,规格:片剂,0.5g/片。批号:0701006。

对症处理药物:扶他林(肠溶片),规格:25mg/片。批号:X0134。

1.4 主要症状疗效:

1.4.1疼痛评分:采用11点数字患者自我评分法(NRS-11)。0级表示无疼痛;1~3级表示轻度疼痛,但仍可从事正常活动;4~6级表示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但能生活自理;7~9级表示比较严重的疼痛,生活不能自理;10级表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

1.4.2 关节活动受限:关节活动受限,仍可正常活动,1分;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不能从事一般活动但生活可以自理2分;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疼痛难忍,卧床,生活不能自理3分。

1.5 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将采用SAS6.12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疗后两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均有好转(P<0.05) 见表1: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祖国医学早有描述:“历节”、“脚气”、“痛风”、“痰火毒”属于中医痹证痹病的范畴。医家多认为本病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辛辣,导致湿痰内生化热,阻滞经络,以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自拟清暑祛湿方是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临床经验方,方中青风藤具有祛湿、清热、止痛作用为君药,苍术、黄柏可断中焦之湿源,利下焦之湿,清蕴久之湿热,以助青风藤之力,共为臣药,枳实、虎杖、萆合用,可活血利水,散瘀止痛,清热消肿,为佐药。皂角刺既能行气化痰,又能活血消瘀,擅攻热毒而直达病所故为使药。以上诸药共奏清热祛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主治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属湿热瘀阻型,试验证明其结果有效。

参考文献

[1] Wallacc S L,Robinson H,Massj A T,et al.Preliminary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cut arthritis of primarygout[J].Arthritis Rheum,1977,20(3):89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31.

作者单位: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平等对待农民工子女不仅是“钱”的问题 下一篇:中医肿瘤科学抗癌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