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报告:公正理念与人文关怀

时间:2022-06-19 12:20:51

两院报告:公正理念与人文关怀

在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两份报告所提出的种种改革措施,都将“司法公正”作为了两院工作的主题,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被纳入到和谐社会的构架之中。

最高人民法院: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维护公民权利

报告提出,“各级法院加强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对不构成犯罪的2467名刑事自诉案件被告人、2368名公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解读:广西代表郭永运认为,这些数字说明中国司法机关依法执法意识和保障公民基本人权观念的增强,司法机关正在用实际行动确保司法公正。有罪追究,无罪保护是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此外,与此相对应,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文明执法守则有着一项规定:在押解刑事被告人时,法警应扶持被告人的肘部,禁止压头、束颈。这些细微之处,体现了威严的司法活动中所具有的人文关怀精神。

二审案件全部开庭、适时收回死刑核准权

报告提出,“继续推进诉讼程序制度改革,完善死刑案件二审程序和核准程序。今年上半年对因案件重要事实和证据提出上诉的以及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死刑二审案件,一律开庭审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所有死刑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

解读:最高人民法院要求今年内高级法院审理的第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辩护权和各项诉讼权利,防止冤错案件发生,特别是死刑案件。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对于严格控制死刑适用、统一死刑适用标准、落实宪法保障人权的规定、加强对刑事被告人人权的司法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对公民生命权的尊重。

解决申诉难、申请再审难、执行难问题

报告提出,要“改革民事、行政案件审判监督制度,解决申诉难、申请再审难问题,及时纠正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李道民表示,由于现行审判监督制度存在提起再审程序的理由过于宽泛、再审程序的时限不明确、再审案件的启动主体过多等方面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无限申诉、无限抗诉、无限再审的局面,既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依法实现申诉权利的要求,又严重影响国家的司法权威。据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发言人称,目前全国各地法院都在完善自己的处理机制,积极受理人民群众的申诉。去年全国各级法院共办理群众来访400多万人次,进入再审的案件有20万件,进入再审程序有5万件,申诉量已经有所回降了。最高人民法院将做出一个关于审理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司法解释,来完善申请再审案件的制度,以解决“申诉难”的问题。

人民法庭可以直接受案

解读:2005年9月27日,最高法院公布的《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经基层人民法院同意,人民法庭可以直接受理案件。不仅仅是方便了,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也将更加方便。根据《决定》,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法庭诉讼费用的预收、结算和退费要方便人民群众。基层人民法院在人民法庭所在地的乡镇农业银行没有设立诉讼费用专用账户的,可由人民法庭代收案件诉讼费用。当事人到基层人民法院办理诉讼费用的结算和退费确有困难的,人民法庭可以代为办理。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拉依萨・阿列克桑德洛娜说,人民法庭处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处于化解和调处矛盾纠纷的前沿,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重大。这一改革措施将使人民法院的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最高人民检察院: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一条贯穿始终的工作主题。严格文明执法与促进司法公正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

宽严相济、保护人权

报告指出,“各级检察机关坚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既注意收集和审查有罪、罪重的证据,防止打击不力,又注意收集和审查无罪、罪轻的证据,防止冤及无辜。对不符合法定逮捕、条件的,决定不批准逮捕58872人、不27957人。”“对严重刑事犯罪坚决打击,依法快捕快诉,做到该严则严;对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人、初犯、偶犯和过失犯,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慎重逮捕和,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做到当宽则宽。”

解读:报告表明,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执法理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过去侧重打击的刑事处罚转变为宽严相济,既体现出了执法观念的进步,公平与公正的理念正在深入到执法的政策与执行的过程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发言人童建明说,在履行批捕、职能的过程中,坚持区别对待,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严重刑事犯罪绝不手软,依法快捕快诉,该从重处罚的建议法院依法重判,做到该严则严;同时对主观恶性较小的初犯、偶犯和过失犯,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慎重逮捕和,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做到当宽则宽。这样做,有利于集中力量打击少数,教育挽救大多数,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规范执法、加强审判监督

报告指出,“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开展必要的专项监督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坚决纠正和查处侵害公民人身权利和民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护人权。严肃查处司法人员贪赃枉法、犯罪,清除司法队伍中的腐败分子,维护司法公正,彰显社会正义。”

“加强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在立案监督中,一方面依法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问题,通过监督促使侦查机关立案17940件;另一方面依法纠正滥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违法立案等问题,监督侦查机关撤销案件3737件。在侦查活动监督中,重点强化对严重违反法定程序、侵犯人权问题的监督,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和证据不足的,决定不批准逮捕19957人、不7366人;对侦查活动中滥用强制措施等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7845件次。”

“加强审判监督。在刑事审判监督中,严格依法掌握抗诉标准,加大抗诉力度,提高抗诉水平,对有罪判无罪、量刑畸轻畸重等刑事判决、裁定提出抗诉2978件;对刑事审判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1865件次。在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监督中,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依法提出抗诉12757件;对一些案件建议法院自行启动再审程序,共提出再审检察建议5192件。对人民法院正确的裁判,注意做好申诉人的服判息诉工作,共息诉50951件,占检察机关受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总数的73.9%。”

解读:检察院的工作人员违法由谁来监督一直是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最高人民检察院把职务犯罪侦查、公诉、侦查监督、民事行政检察和控告申诉检察等执法环节作为整改重点,对近几年发现的典型错案深入剖析,针对检察环节存在的证据审查不细、把关不严、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了检查,并从中选择5起错案作为警示教材印发全国检察机关;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各级检察机关从本地区、本单位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涉检案件入手,逐一制定措施,限期整改,在此基础上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制定和完善了一批规范执法程序和加强监督制约的规章制度;在22万名检察干警中,业务部门的85000多名检察官参加了以岗位技能、规章制度、执法程序、职业纪律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培训。2003年以来,在执法中犯有严重过错的275名检察人员离岗培训。 2005年有292名违法违纪人员受查处。

逐步推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

报告指出,“要求侦查人员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必须对整个讯问活动进行全程、不间断的录音或者录像。这样有利于及时、全面地固定证据,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有利于促进依法文明办案,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解读:2006年,为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推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这项工作将分“三步走”:第一步,从2006年3月1日起先普遍实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最高人民检察院、省级人民检察院、省会(首府)市人民检察院和东部地区部分州市人民检察院办理贿赂案件和职务犯罪要案实行全程同步录像。第二步,把办理贿赂案件和职务犯罪要案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范围扩大到中西部部分州市人民检察院和东部地区县区级人民检察院。第三步,从2007年10月1日起,全面实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这项措施对于加强检察机关自身执法办案的监督,规范侦查讯问活动,保障严格执法、文明办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有利于防止犯罪嫌疑人原供,也有利于防止一些干警素质不高,搞刑讯逼供,导致冤假错案时有发生。是检察机关落实宪法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活动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

检察机关鉴定机构不再面向社会从事鉴定业务

报告明确指出,要“规范检察机关司法鉴定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体制。”

解读:我国的司法鉴定多年存在管理体制不清,管理职能定位模糊,管理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严重,公检法部门都设有司法鉴定机构,自侦自鉴、自诉自鉴、自审自鉴,多头鉴定、重复鉴定。司法鉴定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鉴定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从完善我国司法鉴定体制,保障司法鉴定客观公正出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去年下发通知,规定自2005年10月1日起,检察机关的鉴定机构不再面向社会从事鉴定业务,鉴定人员不再参与面向社会的鉴定机构组织的司法鉴定活动。有关法律专家认为,作为管理机构,司法行政部门正在逐渐退出司法鉴定竞技场。“自己不能成为自己的法官”这一法治理念在司法鉴定领域中被赋予了真正的意义。鉴定结论必须具有科学性、独立性、中立性才能够显现出来,才能够达到客观公正的效果。

解决“赔偿难”、完善刑事赔偿确认程序

报告指出,为进一步解决“赔偿难”的问题,保障公民依法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申请赔偿的违法侵权事项拟不予确认的,要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下级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赔偿案件不依法受理或者应当赔偿而不赔偿的,要责令下级人民检察院予以纠正。

解读: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下发关于刑事赔偿义务机关确定问题的通知,明确了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并提起公诉,一审人民法院判决有罪,二审人民法院改判无罪,或者发回重审后一审人民法院改判无罪,或者人民检察院撤回作出不决定或者撤销案件决定,依法应当赔偿的案件,一审人民法院和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批准逮捕与提起公诉的如不是同一人民检察院,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为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阳光执法抑制司法腐败

报告中指出,经过两年多的试点,“截至去年底,全国有80%的检察院实行了人民监督员制度,人民监督员共对9652件拟作撤案、不处理和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监督,其中不同意办案部门原拟定意见的4844件。”

解读: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为了加强对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外部监督,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也是当前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张耕表示,实践证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利于更好地贯彻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保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促进办案质量的提高,抑制司法腐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樊崇义认为,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群众有效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方式,也是检察机关接受群众监督的一种途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利明表示,随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行,增强了检察机关执法的透明度,使社会各界都能够对检察工作进行了解,从而有效实现了全社会对执法部门的监督。 是“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具体体现。人民监督员制度对于避免和纠正执法、司法偏差,防止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等腐败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监督术语详尽解释

在多达17页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最后附有7页的《有关用语说明》,对“法律监督”、“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再审检察建议”,以及检察机关简称的“六个严禁”、人民监督员监督的“五种情形”做了详细的解释。

解读:解释监督术语的附件使审议者对报告中涉及到的概念含义一目了然,以便审议者更加明晰检察机关承担的义务和职责,弄懂报告中提及的相应内容。虽然只是用语说明,但是,在这里却显示出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欢迎全社会监督检察工作的诚意。

应该说,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一是维护保证各种权力主体的合法权力和利益,另外一个就是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公义。无论是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公正司法、一心为民”,还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都体现了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司法和执法理念,使我们感受到了现代司法文明的新风。

上一篇:家有“问题少年” 下一篇:“证券暗道”里的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