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腔镜与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06-18 06:46:50

经腹腔镜与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与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即分为研究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术后病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排气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显著短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腹腔镜;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b)-0089-02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疾病,属于良性肿瘤,随着子宫肌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选择理想的治疗方法,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目的。随着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中得到很好应用。为探讨经腹腔镜与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该研究2010年12月―2013年11月就分析经腹腔镜与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2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诊断,与子宫肌瘤诊断标准相符。随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10例患者,年龄28~48岁,病程6~12年;其中68例肌壁间肌瘤,29例浆膜下肌瘤,7例宫颈肌瘤,6例阔韧带肌瘤;对照组110例患者,年龄26~45岁,病程5~10年;其中65例肌壁间肌瘤,25例浆膜下肌瘤,12例宫颈肌瘤,8例阔韧带肌瘤。

1.2 方法

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治疗。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给予气管插管全麻,放置举宫器,留置导尿,脐轮上缘作1.2 cm横切口,穿刺气腹针,注入CO2气体,维持腹压14 mmHg。穿刺10 mm Trocar入腹腔,置镜探查,于右下腹麦氏点置5 mm Trocar,分别于左下腹反麦氏位点位置及耻骨联合上方偏左3 cm置入10、5 mm Trocar,作为操作通道。按照患者肌瘤部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有蒂的浆膜下肌瘤,采取电凝将蒂部切断,多无需缝合止血;无蒂的浆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需使用6 U垂体后叶素加0.9%生理盐水10 mL缓慢注入子宫肌瘤假包膜下[1],单极电钩切开肌瘤表面的浆肌层,将瘤体挖出,创面双极电凝止血,1号可吸收线间断、连续缝合子宫浆肌层,关闭瘤腔;处理阔韧带肌瘤,需辨清输尿管走向,明确输尿管和子宫肌瘤的关系,将阔韧带打开,切除肌瘤,创面使用电凝止血;对于宫颈肌瘤,需要将肌瘤和膀胱、直肠、盆壁等关系进行有效明确,分离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下推膀胱,可完全暴露肌瘤。侧壁肌瘤需切开阔韧带前叶和后叶,将患侧膀胱和直肠推移,暴露肌瘤,并切开肌瘤包膜,分离瘤体和假包膜,采用电凝止血。子宫肌瘤剥出后,使用组织粉碎器将肌瘤粉碎从套管取出,冲洗腹腔,留置盆腔引流管,缝合穿刺孔[2]。

对照组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按照患者肌瘤部位作相应阴道穹窿切口。子宫前壁肌瘤切开阴道前穹窿,子宫后壁肌瘤切开阴道后穹窿。宫体注入6U垂体后叶素加入0.9%生理盐水10 mL,用手指探查子宫肌瘤位置,大小,数目。靠近切口处的肌瘤可直视下用布巾钳钳夹瘤体处肌层,切开该处子宫浆肌层,将肌瘤剥除;靠近宫底部的肌瘤因其离切口较远,操作时有一定困难,需将肌瘤牵拉至切口处,然后将肌瘤切除;对于大的肌瘤,则需分次楔形切开取出[3]。子宫切口用1号可吸收线浆肌层全层缝合,避免留死腔,留置盆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肌瘤消失,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肌瘤消失体积超过50%,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肌瘤消失体积超过1/3,临床症状改善;无效:肌瘤未缩小,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处理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110例患者,痊愈48例,显效25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110例患者,痊愈49例,显效28例,有效3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手术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术后病率对比

研究组手术排气时间(34.0±7.5)h,体温恢复时间(29.5±7.5)h,对照组手术排气时间(28.7±5.8)h,体温恢复时间(24.5±6.8)h,对照组患者手术排气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研究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子宫肌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子宫肌瘤治疗方法也得到显著改善、大多数患者在子宫肌瘤治疗时,都是希望可保留生育功能,无明显疤痕,因此,微创手术得到大范围应用。微创手术具备着创伤小等优势,不会影响美观,对患者来说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上一篇: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尿毒症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探究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