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陕北地区东部油田地层划分标志层的认识

时间:2022-06-18 06:35:25

对陕北地区东部油田地层划分标志层的认识

在陕北地区延长组的地层划分中,采用一些标志层,这些标志层已得到大部分学者及石油地质工作者的认可,促进了陕北地区地层的地质认识及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但不同单位对于这些广泛存在的标志层命名不一致,甚至对于同一标志层在地层中的分布位置也存在分歧;且已有的成果往往讨论局部地区标志层的发育情况,陕北地区大范围的地层对比研究成果较少,对其形成机制的探讨几乎未进行过。本文拟对陕北地区东部油田地层标志层的岩性、电性特征、层序地层学意义等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准确划分地层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区域地质及地层概况

研究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图1),该斜坡为微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盆地内构造相对简单,以鼻状构造为主,地层平缓,倾角一般不足1°,千米坡降为7—10米。

东部油田地区常出现的地层有:第四系、延安组、富县组、延长组。延长组按照标志层和其岩性特征通常自下而上分为5个岩性段,即T3y1、T3y2、T3y3、T3y4和T3y5。按岩性、电性和含油特征再将其自上而下细分为10个油层组。延长组是陕北油田油气主要富集区域,我们将着重讨论延长组的分层标志情况。

二、地层划分标志层的特征

1.延安组(J1y)

延安组厚度一般为250~300米;最厚达450米。上部为灰绿色、灰白色细砂岩、粉砂岩与灰黑色、兰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互层,夹多层煤层;下部为灰白色砾岩,含砾粗砂岩及中、细砂岩,一般情况下以大段砂岩的底界为延安组的结束。

延安组煤层发育,碳化程度高,密度较小,部分煤屑可燃,电性特征表现为高电阻率、高自然伽吗、高时差、大井径、低伽玛、低电位。根据主要煤层可以划分为十个砂层带。

2.富县组(J1f)

其岩性特点是:泥岩颜色以红色为主,总体颜色较杂。富县组也可作为下伏地层对比的标志之一。

3.延长组(T3y)

陕北地区延长组普遍夹有薄层的凝灰岩或凝灰质泥岩,它们分布广泛,岩性及电性特征明显,是区域地层对比和确定成因地层单元的可靠标志。传统的延长组地层划分就是在这些标志层的基础上进行的。延长组在一般厚1200~1700m,按照标志层和其岩性特征通常自下而上分为5个岩性段,即T3y1长石砂岩段、T3y2油页岩段、T3y3含油砂岩段、T3y4块状砂岩段和T3y5瓦窑堡煤系。

延长组与下伏的中三叠统纸坊组呈整合过渡,与上覆的下侏罗统富县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随着勘探工作不断扩展和钻井资料的增多,除了将地表研究中五分法引入地下外,还按岩性、电性和含油特征再将其自上而下细分为10个油层组。其沉积体系包括湖泊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

延长组各段岩性及沉积相

长1段(T3y1):岩性为浅灰色细砂岩与灰黑色、深灰色泥岩互层,夹炭质泥岩及砂质泥岩,在后期地壳抬升遭受剥蚀,多数地区缺失,残存厚度不一,分层以K9炭质泥岩为界。

长2段(T3y2):岩性为浅灰色中细砂岩夹灰黑色泥岩。河道砂岩体发育,最厚达200多米,砂泥岩比悬殊,底界以砂岩底为界,顶以泥岩顶为界。

长3段(T3y3):本期地层厚度变化较大。70~130米。岩性为浅灰绿色、浅灰色中细砂岩与灰黑色、深灰色泥岩。该段底以砂岩为界,顶以泥岩顶为界。

长4+5段(T3y4+5):岩性为浅灰色中、细砂岩夹灰黑色泥岩及炭质泥岩。总体厚度80~110米,划分以泥岩顶为界。该期油气的聚集条件略逊于长6段。

长6段(T3y6):厚度变化较大。0~40米之间。各砂岩体虽连续性差,但彼此相互重叠、切割,形成以层数多,累积厚度大,复合连片,分布面积广的储集体。由于直接覆盖在长7主力生油岩之上,油源近,油气经垂向及侧向运移,首先进入砂岩透镜体中储集起来,是最为有利的储集相带。长6段今后仍将是中生界石油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三角洲的展布情况仍然是今后研究的主题。该段地层底界为K2标志层为限。顶为河口坝或河道砂岩顶为界。

长7段(T3y7):沉积物最厚陕102井达310米。向北变薄,以深灰色,灰黑色泥岩为主,夹薄层深湖相钙质胶结粉砂岩。该期地层是中生界主力生油岩系,录井分别为油迹,油斑。长7底部有一层厚约2米的绿黑色页岩,称为张家滩页岩,可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

长8段(T3y8):厚度约120~140米。岩性为浅灰绿色中、细砂岩与深灰、灰黑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层。划分顶底均以砂岩为界。

长9段(T3y9):在110米~150米之间。岩性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夹浅灰绿色细~中、粉砂岩,划分以砂岩为底,泥岩为顶。

长10段(T3y10):底部为大段浅肉红色中~细砂岩~含砾砂岩,向上变为泥岩沉积物以分流河道砂为主体。厚度较薄。

三、地层划分对比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标志层受同期异相规律的支配,不同地区同一标志层的岩电特性、地层厚度等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地层划分与对比过程中应采用

以下的原则:

1.标志层控制K0)K9标志层可以作为延长组内部地层划分的基本标志层

辅助标志层有长10的斑状砂岩、长6的进积型反旋回特征、长4+5的细脖子段及长2块状砂岩段等。对于区域性的标志层,可以进行大范围追踪。而S1、S2、S3、S4等地区性标志层的分布范围有限,往往在小范围的小层划分对比中应用价值高。

2.邻井对比依据沉积相带的变化规律,不同沉积相带分布有一定的范围,并且沉积相带在平面上的变化是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的

一般来讲,同一地区同一层系相邻的井,其沉积特征的相似性较大;距离相对较远的井,则差别较大。因此,在地层对比中,对比标志层确定后,采用邻井对比追踪,可以保证地层对比划分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地层厚度大体相等,鄂尔多斯盆地内构造不发育,地层倾角小,变化相对较稳定

在相同地质时期沉积的地层,其厚度基本相等。尤其是在湖盆区外这些标志层特征不明显的河流相发育区,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宏波,郑希民,冯明.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特征.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0.

[2]李文厚,柳益群,冯乔.川口油田长6段油层组储集层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J].岩石学报,1998,14(1).

[3]郭顺,闫继福,刘振旺.陕北斜坡东部延长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甘肃地质,2006.15.

[4]喻建,杜金良,杨新生,刘联群.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储层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西北大学学报2003.12.6.

[5]庞军刚,李文厚,陈全红.陕北地区延长组标志层特征及形成机制.地层学杂志,2010.4.

上一篇:论移动互联网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快速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