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学生“绿领巾事件”

时间:2022-06-18 05:43:39

西安小学生“绿领巾事件”

话题展示

据报道,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督促其进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并要求学生上学期间天天佩戴。这引起了家长和部分孩子的不满,认为这是一种歧视。但学校解释说,这一做法是为了激励上进,并非歧视,他们也是借鉴外地学校的做法。据了解,上海、北京等地确曾出现过绿领巾,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但红领巾有其特定含义,与绿领巾不是同一事物,这些做法已经被叫停。

2011年10月19日。中央台“新闻1+1”栏目关注了该事件,主持人白岩松戴着绿色领带走进了演播室。白岩松说:“我是故意戴上绿色领带的。戴上这条领带其实是特别想跟西安一所小学刚开学,就是刚上小学一年级就戴了绿领巾的孩子们说上两句话,白叔叔和你们一样都戴过绿色的领巾,但这并不意味着咱们不好,咱们相当棒,而且非常棒,跟戴红领巾的孩子一样棒,当然,你们比白叔叔还棒。”白岩松此举无疑给了那所让“差生”戴绿领巾的学校一个深深的讽刺、一记重重的拳头。

多维解读

时下,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许多误区:过重的课业压力让孩子不堪重负;瞄准应试的教育内容过于膨胀,挤占了几乎所有的时间,而关注孩子心灵等方面的教育严重缺席:美的教育、爱的教育、意志的教育、健康的教育不同程度“缺课”……这影响着孩子的茁壮成长,也影响着我们明天的发展。

一、制止教育冷暴力刻不容缓。“十个指头有长短”,正是因为有调皮学生,才体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才出现考验教育智慧和水准的契机。给部分学生戴绿领巾,不论解释多么冠冕堂皇,都难掩对“差生”的歧视心理,这无疑可以看做是教育冷暴力。校园冷暴力事件背后,有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如教师的生活压力以及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教师专业培养体系中德育内容的相对缺失、公民意识在教育领域的淡薄等,这些都值得反思与警醒。给予更多的爱,让教育的天空阳光灿烂。系统治理校园冷暴力,应该是当前教育的一件大事。

二、教育中。爱比惩戒更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们,他们的性格、个性差异较大,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此时如果把淘气看成另类,经常惹其他同学嘲笑,不仅会人为制造同学关系紧张。还会因此影响他们的心智成长。所以,在教育中,学校和老师要有爱心,要尊重学生个体和个体差异,不能简单地将学生划分为“优、中、差”,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质与特长。人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关键是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要以尊重的心态去教育与关爱每一个孩子。

三、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心灵。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同伴的接纳、认可和肯定。同伴的认可对他们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被同伴接纳,甚至被同伴嘲笑,这会造成心理上深层次的伤害,因为这种伤害到了最根本的部分——自我的部分。这将会对孩子将来的成长、融入社会造成深远伤害。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心灵,是美好的心灵行为!

上一篇:天佑其才莫纵其缰 下一篇:教授跪求关闭污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