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构造应力环境岩层的应力场支护技术实践

时间:2022-06-18 04:01:40

强构造应力环境岩层的应力场支护技术实践

【摘要】淮北矿业股份公司袁店二矿81采区三条石门在开掘之后,矿山压力显现剧烈,特别在断层、破碎带等强构造应力集中显现,巷道底鼓、两帮位移较大,影响巷道的正常使用。通过强构造应力环境岩层的强构造应力场支护技术实践,对81采区7213配电硐室局部巷道的实验,彻底改变了围岩的力学性质,维修的巷道取得较好的支护效果,对强构造应力环境岩层的巷道变形及后期维护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注浆加固;巷道修复

1、工程概况

淮北矿业集团袁店二矿位于安徽省濉溪县与涡阳县的交界处,属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煤田,东西长约22Km,南北宽1.2~3.4Km,面积78.82Km2。本区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的单斜断块,褶曲不发育。地层倾角较平缓,一般在5°~15°。断层较发育,各煤层的顶板岩石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砂岩、粉砂岩、细砂岩零星分布,本区构造复杂程度属于中等类偏复杂。

袁店二矿7213配电硐室附近的巷道,采用36U型支护,棚距600mm,网片采用横筋为Φ12mm圆钢、竖筋为Φ8mm圆钢电焊成650mm×400mm的网片,网格边长×边长=70mm×70mm,喷厚1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周围巷道变形严重,具体变现为底鼓、两帮收敛、顶板下沉、喷浆浆片爆皮涨裂严重。巷道尺寸缩小约40%~75%,经常造成轨道出现阴阳道,通车困难,给予巷道使用带来很多安全隐患。通常,每月要进行一次卧底、掉道,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2、强构造应力环境研究的背景

构造应力是煤矿岩石巷道发生特大变形、严重破坏的主要因素,某些强构造应力带,巷道开挖后,短期内即发生完全撮合,如淮南矿区顾桥中央区的南翼轨道巷,开挖不到一年,原21m2的断面平均剩余面积仅0.25m2,部分地段完全撮合,此种情况在我国各大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给生产和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现淮北矿业集团袁店二矿此种情况比较严重,较强的构造应力场不仅给新掘巷道的使用带来较大的影响,也造成已掘巷道频繁的修复。

3、支护方案设计

3.1工程简介

针对以上情况,该矿与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工程力学与支护技术研究院合作,制定了新的支护方案,即在7213配电硐室新掘巷道试验36U、喷浆、锚杆、网、注浆联合支护,遇构造带及地质异常时,采用缩小棚距与锚网间排距等措施应对。

3.2永久支护

3.2.1巷道断面

断面形状:直墙半圆拱,具体形状见附图1

3.2.2永久支护主体方案

主体方案分基本方案与特别加强方案。基本方案为整个巷道必须实施的方案,若基本方案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时,采用基本方案+特别加强方案。

基本方案:U型钢+锚杆组合梁+注浆

永久支护特别加强方案

4、支护参数

4.1U型钢棚参数

支架采用3节36U钢加工,搭接长度500mm,棚距500mm,每处搭接采用两幅限位卡缆和一副普通双面卡缆固定,U型钢之间采用5对卡缆式拉板连接,每压茬处拉板与支架连接卡缆联合使用,其他两幅为独立的卡缆式拉杆,卡缆螺母扭矩不小于300KN.m,采用钢筋网背帮、背顶,网片采用横筋为Φ12mm圆钢、竖筋为Φ8mm圆钢电焊成650mm×400mm的网片,网格边长×边长=70mm×7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喷厚150mm。

4.2锚杆组合梁

托梁采用11#工字钢加工,加工成长700mm托梁,锚杆采用Φ22mm×2800mm高强度螺纹钢锚杆。

4.3注浆参数

4.3.1注浆锚杆

间排距为1500×1800mm,每排布置9根注浆锚杆,从巷道中顶向两帮均匀布置5根注浆锚杆,巷道左、右帮底脚布置2根注浆锚杆与水平方向呈45°角倾斜向下布置,巷道底板垂直向下布置2根注浆锚杆,外露100mm;注浆管采用Φ22mm无缝钢管加工,注浆管长度2.5m,每根注浆锚杆使用1支Z2535型树脂锚固剂,使用1支速凝水泥封口,杆体每300mm钻1个孔。注浆水泥采用PC32.5标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1:1。(详见图3-3)

4.3.2底板锚索注浆

底板锚索采用Φ22mm×6300mm的高强锚索,托盘为29U型钢,长度为3400,底板锚索以巷道轴线为对称轴,按照间排距1600mm×1600mm进行布置,每断面布置3根。底板锚索的锚固分3种情况:(1)底板中含有大量游离水情况,锚索锚固又有两种方法:a、锚索孔成孔后,首先采用水下锚固剂实施锚固,然后通过注浆实施全长锚固;b、将两根3m的注浆锚杆丝扣连接并与锚索捆绑在一块,下放至设计位置后,用马丽散实施锚固与注浆一次性处理,段部用快干水泥封口,快干水泥距上端距离300mm。(2)底板无水情况,直径用药卷锚固,然后插入注浆管(3000mm)实施水泥注浆。

5、强构造应力环境岩层的强构造应力场支护效果分析

自2011年12月强构造应力支护设计方案实施以来,该巷变形、底鼓得到了控制,巷道稳定,至今未出现大面积的变形、底鼓,巷道工程修复强度明显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从源头降低了顶板隐患的发生。

结合该支护方式,又延伸了U型钢+锚索组合梁支护形式,托梁采用回收修复后U型加工,通过在该矿北翼轨道大巷、7216集中机巷、82采区胶带石门等,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从效益方面分析,虽说巷道直接成本增加了,但从巷道修复方面看,大大降低了修复成本和人力,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权衡该方案是切实可行的,设计是合理的,经济效益是明显的,缓解了生产连续紧张的压力。

作者简介

张江伟(1986-),男,河南商丘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开采设计、掘进施工与安全管理工作。

上一篇:浅析西安地铁三号线高架段噪音防治措施 下一篇:轻型井点降水的质量通病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