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米诺钠含量及配伍稳定性

时间:2022-06-18 02:09:58

摘 要:本次研究中主要对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具体的实验来研究这一方法在测定头孢米诺钠含量以及配伍稳定性方面的应用。这种方式在医药研究领域受到了高度关注,并且已经得以推广。医药研究人员只有提升对这种方式的掌握程度,才能够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头孢米诺钠;含量测定;配伍稳定性

从医药研究的角度上看,头孢米诺钠属于一种抗生素药物。从一些医药应用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头孢米诺钠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和注射用水、氯化钠等注射液配伍。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对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测定这一药物含量以及配伍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升药物研究工作的高效性。

一、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在对药物进行测定的过程中,分光光度法主要是以定量测定的形式为主,在应用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双波长法、三波长法以及导数光谱法。其中,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比较常见的测定方法,不仅检测方式相对比较简便,而且应用范围也比较广。这种检测方式的精准度较强。通常情况下,双波长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比较典型的方式有两种,第一是等吸收波长法,第二是系数倍增法。这两种方式都有相应的测定条件,而且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素。在实际的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加强重视。

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米诺钠含量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主要是对不同条件下的头孢米诺钠含量以及配伍情况进行测定。具体来说实验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材料

在实验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选择的是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此设备是UV系列,产地为日本的岛津。实验所用的头孢米诺钠药物主要取材于南昌市立健药业。另外,还包括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以及水注射液等等。这些试剂都是来自于大的生产厂家,其质量可以保证。

2、方法与结果

2.1波长的选择

首先,研究人员要将头孢米诺钠和水溶液进行配置,将其控制在200-400nm的范围内,通过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在273nm左右的范围内吸收率最高。对于果糖以及转化糖的吸收程度进行测定,也同样采用这种方式。但是,后两者试剂经过测量之后可以看出,在284nm的范围内是吸收率最高的。为了彻底地消除相应的测定干扰因素,研究人员需要采用等吸收的方法来进行消除。将273nm波长定为标准,然后选择果糖和转化糖两种不同形式试剂的波长来进行比对,最终确定波长。

2.2线性关系考察

在对头孢米诺钠水溶液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精密配置,在不同的波长范围内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吸收程度。经过计算可以看出,在不同范围内的头孢米诺钠的浓度和紫外吸收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15-50mg・L-1范围内的线性关系最为明显。

2.3精密度、稳定性考察

研究人员需要对25mg・L-1溶液进行测定,分别在4小时内,按照时间的差异性至少进行5次,同时对于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另外,研究人员还必须保证24小时之内的光谱不出现任何的变化。

2.4输液中头孢米诺钠含量测定

模拟临床头孢米诺钠常用浓度取头孢米诺钠1.0g,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和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配伍,取该两种配伍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计算输液中头孢米诺钠的含量。

2.5温度对溶液澄清度与颜色的影响

取头孢米诺钠1.0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和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各配制3份,分别置于4、25、37℃恒温条件下,取上述溶液在自然光下于0、1、2、4、8h分别取样观察溶液澄清度与颜色的变化。结果8h内溶液澄清(浅于黄色5号标准比色液),符合规定。

2.6温度对溶液含量、pH值的影响

在观察溶液澄清度与颜色变化的同时,取样测定不同配伍输液中头孢米诺钠的含量、pH值,以0h配伍液中头孢米诺钠含量为100%,计算其它时间内不同配伍输液中头孢米诺钠溶液含量。温度对不同配伍输液中头孢米诺钠溶液含量、pH值的影响注:含量为相对于0h配伍液中头孢米诺钠质量浓度的百分比值

2.7回收率实验

为了对药品的回收率进行测定,研究人员取出定量的头孢米诺钠药物,用果糖和转化糖等溶液进行溶解。然后,将溶液稀释,然后用水溶液作为比对,对回收率进行测定。见表1:

2.8配伍稳定性试验

以头孢米诺钠与输液比例为1:100进行配伍液的制备,分25℃,37℃两组放置,于0、2、4、6、8、24h观察有无澄明度、颜色的改变,有无气泡产生。测定pH值及含量,结果见表2。物理性质稳定。

三、实验结论

头孢米诺钠为头孢霉素类抗生素,对p一内酰胺类抗生素通常作用点的青霉索结合蛋白显示很强的亲和性,不仅抑制细胞壁合成,并与肽聚糖结合,抑制肽聚糖与脂蛋白结合以促进溶菌。在短时间内显示很强杀菌力,低于最低抑制浓度(MIC)也有杀菌作用,具有广谱、耐酶、抗厌氧菌、杀菌力强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试验结果表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米诺钠含量方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只需确定干扰组分的2个等吸收波长即可消除其对待测成分的干扰,果糖、转化糖(含果糖、葡萄糖)注射液在配制过程中均可产生5一羟甲糠醛,而在284nm处有最大吸收,对头孢米诺钠的最大吸收波长273nm处的定量干扰较大,采用上述方法即可消除。本研究的方法稳定性及回收率均很好,结果可靠。结果还显示头孢米诺钠与果糖、转化糖注射液均可进行配伍。由于头孢米诺钠、果糖及转化糖注射液的pH值均在3.0~6.5之间,在这种弱酸条件下对头孢米诺破坏很小,是否配伍后影响果糖、转化糖自身的稳定性尚需进一步探讨。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对共存组分不分离定量测定时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在普通分光光度计上均可进行测定。目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已在新一代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分光光度计如普析通用公司TU-1800PC,TU-1901等仪器上被设计为一种专用的测定如计算程序,使得采用这一分析方法进行的测定和计算均可自动进行,因此,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解决共存组分不分离定量测定中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利光,牛桂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盐酸金霉素软膏中2主药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1(10)

[2]吴庆欢,陈彩云,伍俊妍,郑海银,马凌燕,申健.注射用头孢米诺钠的含量测定及配伍稳定性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07)

[3]陈文钦,徐璐敏,华俊彦,冯炎林.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头孢吡肟配伍的稳定性[J].海峡药学.2012(11)

[4]汝玲,韩方璇,黄春新.经典恒温加速法和多元线性模型预测头孢米诺钠水溶液的稳定性[J].中国药房.2012(19)

[5]杨继章,刘瑞琴,杨树民.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09)

上一篇:探究高压喷桩技术在市政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怎样适应新课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