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泵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6-18 12:57:15

镇痛泵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疼痛是手术后患者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术后疼痛几乎是每一位手术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疼痛治疗成为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口持续的疼痛,紧张、焦虑的心理,既影响休息,又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影响患者的康复。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0月对810例术后患者使用镇痛泵进行疼痛治疗,均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有效地解决了手术后患者的疼痛问题,保证患者的休息和康复,同时也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现将该泵的应用护理及并发症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上述时期使用SHI系列一次性持续注入镇痛泵对810例术后患者应用镇痛泵持续镇痛技术,其中外科各类手术占80%,妇科、产科等占20%。

治疗方法:镇痛泵分自控硬膜外麻醉给药(PCEA)和自控静脉给药(PCIA)。PCIA主要以麻醉性镇痛药为主,常用药为吗啡或芬太尼。PCEA常以局麻药和麻醉性镇痛药复合应用,常用药为低浓度(0.1%~0.25%)布比卡因加少量芬太尼或吗啡。

护 理

术前护理:①多数患者顾虑手术后的疼痛,因此应首先向患者介绍术后止痛的重要性,说明疼痛可以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使机体代谢增加,并影响休息,不利于手术后恢复。②向患者介绍镇痛泵的原理及安全性,消除其紧张心理,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护理[1]。

术后护理:①术后将镇痛泵手柄放在患者手中,说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0分钟后患者疼痛仍未减轻,应及时通知医师调整镇痛泵止痛药的剂量,不可随意肌注止痛药物以避免药物过量导致并发症的发生。②硬膜外导管穿刺部位用贴膜固定,其余部分用胶布固定后从颈下引出,防止脱落;协助患者转换时应防止导管脱落或扭折,并观察置管处有无红肿及分泌物;静脉给药也应注意镇痛泵与输液器连接的好坏,以防脱离。③镇痛泵常用止痛药物(芬太尼或吗啡)对患者的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老年人、低血容量、持续给药患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并发症的护理:

⑴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由于阿片类药物兴奋延髓中枢所致,嘱患者深呼吸,同时肌注胃复安10mg或静注恩丹西酮4mg多可缓解。护理上应注意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分散其注意力,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持口腔清洁,每日予口腔护理2次,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

⑵皮肤瘙痒:皮肤瘙痒是由于阿片类镇痛药物对一些特异性机体有致敏作用,诱发组胺释放而引起的。故应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加强皮肤护理,出汗多者勤擦洗、勤换衣物,防止抓伤皮肤。在30例皮肤瘙痒患者中除了6例给予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外,其余患者未经用药症状自行消退。

⑶尿潴留:因芬太尼等物可抑制膀胱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导致尿潴留,发现后均予留置导尿。镇痛泵拔除24小时后患者感觉能自主排尿时方可拔除导尿管,拔除导尿管后出现尿潴留,经腹部热敷、按摩等诱导排尿措施后一般可缓解[2]。术后为保证患者避免因补液后频繁解尿影响休息,导管拔除均在镇痛泵结束后,拔管前试行夹管1天,以锻炼膀胱肌自主收缩功能,同时重视留置导尿的护理,防止尿路感染。

⑷腹胀、便秘:由于镇痛泵中含阿片类药物,有抑制肠蠕动的不良反应,故应用PCA泵患者比其他患者肠功能恢复要慢24~48小时[3]。本组有45例患者出现此症状。为了尽快恢复肠功能,早日进食,促进术后恢复,除了遵医嘱给予泻叶泡服外,同时协助及鼓励患者多翻身及下床活动,适当增加饮水量。

⑸褥疮:术后镇痛一般需要1~3天,患者长期卧床不起,皮肤长期受压,易发生褥疮,尤其老年和消瘦患者更易发生。应加强术后患者的皮肤护理,定期翻身,活动肢体,避免褥疮的发生。

结 果

810例患者中98%经随访达到满意镇痛效果,2%在使用镇痛泵的基础上加用辅助镇痛也达到满意效果。本组无1例患者发生褥疮。

讨 论

疼痛在术后患者的护理中是很常见也很重要的护理问题,它除了造成患者痛苦、增加焦虑情绪外,还可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由于害怕疼痛,患者常常拒绝早期活动导致肠蠕动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难以及时、有效的排出,从而增加了各种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可能。镇痛泵则可以完全有效地起到镇痛作用,缓解患者的畏惧心理,从而减低机体不必要的分解代谢及体能消耗,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焦虑,促进早期术后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经济损失和痛苦。作为一项广受医患双方欢迎的术后镇痛技术,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可靠发挥尚需护士认真巡视患者,严密观察镇痛泵工作状况,从而保证达到患者术后真正无痛苦康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妍.手术室护士对使用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7):798.

2 阮珍连,方文,诸蕊玉.自控镇痛泵镇痛对术后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及处理[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3,21(6):593-594.

3 施燕娟,徐晓红.腹部手术后使用持续镇痛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7):953.

上一篇:健康教育对40例艾滋病患者血液生化检查依从性... 下一篇:职业性布氏杆菌病患者28例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