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不住的追求

时间:2022-06-18 12:34:08

他,是一位日报的老总;

他,挚爱新闻事业,30余年激情不减;

他,连续10年获得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其中六次摘取一等奖;

他,带领他的团队多次实现历史性“零”的突破……

日前,在全国新闻界人物最高奖――长江韬奋奖的获奖名单中,人们又看到了他的名字。

从一名农村通讯员成长为一张中央大报的总编辑,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采访这样一个人,就是对一名资深记者来说,也是备感压力的。与其说是因为他总编辑头衔的居高临下,不如说是他头上荣耀光环的令人却步。但当你真正面对他的时候,臆想中的一切都被你所见所闻彻底颠覆。他的眼神充满定力,他的神态淡定而怡和,他的言语质朴而直率,尽洗铅华之后的他,是一个激情豪放、爱憎鲜明、侃侃而谈的普通人,是一个极富亲和力而又不墨守成规的领军者,更是一个善于创新、勇于突破、甘于幕后的报人。

勤奋――通往成功的阶梯

陈泉涌是河北永清人,干过农活儿,当过团干部。作为上世纪70年代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青年,他始终把走出田埂、奔向更广阔空间的志向埋在心里。于是,他利用一切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曾经历了几个“差点儿”,差点儿当了农村放映员,差点儿当兵入了伍,差点儿进了县文工团,差点儿被挑上省播音员,差点儿被留在当地报社。一个个机会迎面而来,又擦肩而过。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79年,中国青年报的编辑从每天几麻袋的群众来稿中发现了他,从此,中国青年报编辑部就多了一个勤快、热情、好学而又稚嫩的小伙儿,一干就是22年。

当初仅仅只有中专学历的他,要想在名声赫赫、人才济济的中国青年报立足,那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至今,他还深深地记得败走麦城的一件事:那是他到报社不久,一次到山西煤矿采访,稿件很顺利地见报的当天,他正在为完成任务沾沾自喜,不料评报栏那儿却炸开了锅,那里是全报社最受瞩目的地方。原来他文章的副标题中矿务局的“务”被写成了“物”,这个字用红笔大大地圈了出来。总编辑看到他便劈头盖脸:“小陈儿,你太不像话了!”陈泉涌说,当时真是无地自容。这能怨谁呢,只能怪自己底子不厚,基本功不牢。也就是从对那件事的反思中,他深刻地领悟到什么是“业精于勤”。

“像以往一样,靠勤奋好学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陈泉涌深感自身知识的不足,暗下决心“恶补”。1984年至1987年,是他感到最难熬的几年。刚刚担任中国青年报总编室主任的他,开始上夜班。同时,他又报考了中国记协新闻学院。一周中要到学校上两天课,只要学校有课,他就得连轴转。白天上一天课,有时回到单位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得赶紧赶着上夜班。周而复始三年光阴,陈泉涌不但没有因为上学耽误工作,学习成绩还在全班90多人中出类拔萃,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为此,学校特别奖励他到德国考察。没过两年,中央党校函授班招生,陈泉涌又积极报考,接着连轴转了两年,一鼓作气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大学学历。

经过课堂苦读和实践磨练,加之前辈的言传身教,陈泉涌很快成为中国青年报的业务骨干。陈泉涌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勤奋让我改变了命运,勤奋让我一步步迈向成功。”

积累――厚积薄发的前奏

“做新闻,要耐得住寂寞,有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陈泉涌说,“新闻工作实践性很强,一天、两天或许学到些皮毛,要想做深、做透,成为高手名家,就必须经过长期的积淀。”

在报社,陈泉涌积极倡导记者编辑们学习唐诗宋词,学习、鲁迅的诗词,借鉴京剧、评剧等戏曲中的名段唱词,搜集社会上的流行语。“这些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经典,含金量高。掌握的好,平时在编辑稿件、制作标题时就能运用自如,出彩增色,达到简洁、形象、感人、生动,能够供人欣赏,增强阅读欲望。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使记者编辑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一种文化底蕴。”

陈泉涌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积累,并力争把个人的经验变成大家的财富。筹划版面的三个境界,制作标题的思路要领、选择照片的几个标准,整体设计神、魂、韵的有机结合等等,都是他在多年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他非常善于提炼标题,他起的标题都能使文章画龙点睛。他说,往往一个好的标题能让一般文章得到升华。对于图片的运用他更是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一贯坚持以照片带版面的理念,并提出运用照片的筛选原则,他说,照片要有现场感、震撼力、共鸣点,逮住好照片要不惜版面。因此,由他主创或指导的版面1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或全国年赛金奖。

陈泉涌最得意的经验之谈是:“平面媒体的竞争力在于精心策划。”他说,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拇指媒体等多元竞争,独家的“活鱼”很难抓到,拼的是独家视角、特色表达,这就意味着“平媒”的出路在于精心策划。从担任中青报总编室主任的1984年开始,至今23年,他几乎参与并指挥了每年的“两会”、98抗洪、海湾战争、抗击非典、伊拉克战争、“9・11事件”、小平百年及全国科技大会等重大报道,还策划了众多实施方案。2003年非典肆虐,陈泉涌组织编辑记者特别策划了非典时期的非常科技、非常场景、非常经济、非常日记、非常效率、非常回忆等32个专题;“神五”“神六”飞天,他又两次组织策划了“一步登天越千年,一代天骄飞梦圆,一发千钧系安全,一帆风顺载人还”等21个专集;纪念小平百年,他提出看科技怎样改变生活的思路,在特辟的专栏里,连续刊载了“一个网络能连接世界,一张光盘能装下世界,一张网卡能走遍世界,一个塑料大棚技术解决了北方吃菜问题,一颗超级稻种破解了人类饥饿难题”等等系列报道,在众多的同类题材中,成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精典范例。

每一次成功战役、每一个精彩策划、每一个上乘版面,陈泉涌都会细细回味,他相继撰写了《两会新闻的幕后操作》、《版面策划与编辑素质》等20多篇论文和讲稿,应邀到全国兄弟媒体授课演讲,并登上了清华大学的讲台。凡是听过他讲课的人,都说生动具体,解渴实用,可操作性强。

创新――与时俱进的动力

一个墨守成规的记者编辑,永远是平庸的。而新闻的魅力就在于新鲜性,从事新闻的人更要善于创新,寻求突破。陈泉涌对第一次获中国新闻奖版面一等奖印象颇深。那是京九铁路建成的重大新闻,作为当晚的夜班编辑,他大胆设想,一反常态,把京九铁路的大幅示意图安排在头条位置, 让读者一目了然。接着又制作了一个动感极强的通栏标题《京九铁路拧上最后一颗螺钉》。这样的设计与处理没有一定胆识和积累的人是难以做到的。由于版面主题突出,处理上又极具视觉冲击力,评委们第一轮投票便高票通过。

“获2005年度一等奖的‘神舟六号’飞船的版面,同样是创新的回报。”陈泉涌说,“那天晚上,我们没有走常规路线,决定以大照片取胜,飞船降落后两位航天员出舱后的现场大幅照片表现力极强,并配以多幅穿过大气层的创意图片,弥补了读者在电视转播中看不到的遗憾。”《漂亮!神六凯旋》的简洁醒目标题,全然涵盖了“神舟六号”的完美壮举。庆贺的社论富有科技知识的含量。那天的版面一经展现在评委面前,又是无可争议地高票通过。

2001年,陈泉涌调入科技日报任职,很多朋友为他捏着一把汗,因为他对科技领域的确很陌生,但他义无反顾,勇敢地迎接挑战。一上任他便一口气上了半年夜班,悉心体会科技新闻报道的特点和规律,很快总结出“读者为本,科技为源”的办报理念,“科技创造财富、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引领未来”的报道支柱,“铸造品牌、铸造文化、铸造队伍”的奋斗方向。他亲自带领报道小组南下深圳,北上大连,东赴上海,中去河南,一路了解科技,熟悉科技,学习科技。如今,陈泉涌指挥和驾驭科技重大报道战役已是如鱼得水。科技日报公信力、影响力日益增强。

由于科技本身的神秘,科技报道很容易形成天然的阅读屏障,如何脱下科技新闻的长衫,把术语留给专家,把知识传给读者?在陈泉涌的带领下,科技日报很快调整了办报思路,让科技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来源。近年来相继开辟了《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之谜》、《共享科学》、《我有技术》等专版,探索出一条科技新闻生活化、知识化、实用化的新路子,有效地提高了科技新闻的传播力。

和陈泉涌说起业余生活,他说他没什么特别的爱好,有时倒是和朋友一起打打保龄球,每一个球儿都想获得全中,“出一身臭汗”,图一个开心,这也许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他的性格。 “你都连续十年获中国新闻最高奖了,为什么还对获奖乐此不疲?”他回答:“和打保龄球一样,300分,那是一个高度,你心里老有这样一个高度,就会永不满足。一张报纸,虽是有限的空间,却可容纳无限的追求。”

作为一家中央级大报的总编辑,陈泉涌带领着他的团队,肩负着传播科技新闻的光荣使命。正像他为《科报人之歌》写的歌词那样:“播撒着科技墨香,胸怀着黄河长江。都是为民歌唱,都是为国争光。一样的激情荡漾在创新的海洋。”

(作者单位:中国电视报)

上一篇:危机新闻中的“第一时间”原则 下一篇:电视传播如何把握场与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