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工具 巧学物理

时间:2022-06-18 06:22:56

活用工具 巧学物理

摘 要:高中物理“易学难做”的现象很普遍。试图就活用语文、数学等工具学科,突破物理学习瓶颈,谈一谈体会。从活用语文理解概念,活用数学深化规律,活用工具破解问题三个方面,阐述物理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活用语文、数学;理解概念;深化规律;破解问题

进入高中,物理和数学像两座大山横亘在学子们面前,其中物理学科“易学难做”的现象,在中学生尤其是高一新生中十分普遍。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初中阶段以识记性为主的学习向高中阶段以理解性为主的学习,过渡不畅;二是由初中阶段学科界限明显的学习向高中阶段学科之间全面渗透的学习,过渡不畅。笔者试图结合自己近三十年的教学经历,就活用语文、数学等工具学科,突破物理学习瓶颈,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希望能够为广大高中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上的帮助。

一、活用语文,理解概念

几乎所有解题困难的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都很肤浅,至少不深刻。而那些单靠记忆熟悉公式的学生,更是因为欠缺思维、理解,学得焦头烂额,考得呆若木鸡。时间流逝有多快,知识遗忘几乎就有多快。比如一些典型的概念:质点与点电荷,关键字是“点”,在几何中,“点”是没有形状和体积的,而自然中的客体总是有形状和体积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自然界的客体可以看成“点”呢?学生应该是不难理解的。又如电容器,如果学生知道“电容器”是一个词组,其中,“电”是用来修饰、限制“容器”的,那不难理解,所谓电容器就是用来容纳电荷的容器而已,有此认识,电容的定义难道还需要记忆。至于加速度,新教材中给出了其英文单词,明确了它是一个单词,不是短语,其中的“加”并不代表速度增大,这个单词的物理意义只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而“回旋加速器”,通过阅读教材,可以轻松总结出其工作原理:在电场中加速,在磁场中回旋。“速度选择器”就是一个以速度为标准的“选择器”罢了,而“速度”是矢量,所以该“选择器”能够选择运动的快慢、方向,但不能选择带电粒子的电性。核反应和化学反应本质的区别在于,参与反应的前者是核内的质子或中子(质子或中子转移、重组),后者是核外的电子(最外层电子的转移或重组)。势能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尤其是电势能。其实,只要理解了“势”的含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中文解释中,“势”的意思有两层:(1)权力、威力;(2)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显然,物理中的“势”表达的是第一层意思。联系实际,“势”的高低取决于标准(参考面)的选择,处级干部在老百姓面前是有较高的“势”的,而在厅级干部面前,他的“势”为负值。“势差”则取决于两个对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处”与“厅”的“势差”都是确定的。在物理中,何尝不是如此,无论哪一种“势”,撇开参考平面,单纯论“势”是没有意义的。对于不同的参考平面,同一个“位置”其“势”可正可负。而两个“位置”之间的“势差”却是确定的,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没有关系。“势”属于一个“位置”,而“势能”则属于处在这个位置上客体,社会上如此,自然中也如此。具有同一种“势”的位置,如“处”,甲在这个位置,可能会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具有正能量。乙在这个位置,可能会腐化,具有负能量。物理学中的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莫不如此。

二、活用数学,深化规律

事实上,学懂物理并不“易”,关键是学什么。如果只是停留在记公式、背定义、看定理,确实“易”。如果立足于练思维、熟方法、建结构,那么,物理课堂会因为它的“自然”特征而亲切、有趣,值得玩味。只要善于使用“工具”,就能够游刃有余地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物理“事件”,解物理题其实并不“难”。

作者简介:谭俊贤,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高中物理教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2)、重庆市先进工作者(2009)、重庆市特级教师(2007)、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11)、重庆市优秀教师(2004)、沙区首届骨干教师、沙区首届“名师班”学员、沙区中评委委员、沙区优秀班主任、沙区优秀党员。

上一篇:合作原则视角下《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解析 下一篇:浅谈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