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

时间:2022-06-18 06:05:11

宜春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发展,高龄老人比重增加,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政府和全社会日益关注的大事。针对宜春市老年人的思想及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为基础,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完善老年服务行业及医疗机构,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共同探索建立专业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老龄化 居家养老 养老机构 养老服务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政府和全社会日益关注的大事。

1 养老模式及分类

1.1 根据经济来源分为:一是社会养老,即养老所需服务由社会提供,社会养老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及相关社会养老补贴。二是家庭养老,养老的经济来源由家庭或子女提供。三是自我养老,养老的经济来源由自己提供。

1.2 根据住所分为:一是居家养老,老年人居住在家生活。二是机构养老,老年人集中居住在养老机构生活。

下面从经济来源、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等三个角度,我们可以将几个养老模式做一简单比较,如表1所示。

2 宜春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现状

为了解宜春市老年人现状及思想,我们以社会服务志愿者的身份,把XX小区作为对象,对该小区的所在的社区服务进行调查,针对家中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100份问卷调查并走访,主要涉及以下问题:①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②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生活质量?③是否为空巢老人?④老年人的娱乐生活怎么样?⑤老年人对现在的生活还有什么需求?⑥老年人对现医疗机构有什么需求?⑦社区是否有服务机构?

2.1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对问卷进行收集和整理:该小区家庭有60-70的岁的老年人占80%,70岁以上的占20%,大部分经济来源是退休工资、社会保险,生活自理,其中20%为独居老年人,只有6%为生活不能自理,需看护。

2.2 老年人对生活的需求,追求高质量和幸福感。老年人的工作繁琐涉及到各个方面:生活的照料,精神上的抚慰,更重要的是老年人身体每况愈下,需要及时的医疗护理。有些居家老人要求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定购生活日用品,打扫卫生、尤其是一些失独和空巢老人还需求精神慰藉等。如表2所示

2.3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公办的养老机构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老年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办的养老机构在不断的完善硬件设施:建立文化长廊、娱乐室、特教中心。但是养老对象除了提供生活照料、陪护看病、娱乐健身、还有精神慰藉、亲情关怀、临终关怀等有更多更高的迫切需求。

2.4 居家养老服务基础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全市居家养老服务正处于初始阶段,以民政、老龄等部门等推动为主,政府、社会、全民的工作合力有待形成,社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特别是建设各种服务平台的场地和资金落实难度大。在走访过程中,在传统家庭观念影响下,老年人重视家人,亲情感重,一般愿意生活在熟悉环境中,家庭在老年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是政府和社会无法取代的。所以大部分选择居家养老。但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高,社区各项设施不到位,就医和康复中心、娱乐服务尤其缺乏。

2.5 原有养老是公益事业和微利行业,对社会资金、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专业老年护理服务人才紧缺。从事老年人服务行业大部分一些下岗人员、无业人员,都未经任何专业培训,且年龄普遍偏大,综合素质和收入待遇偏低,志愿服务队伍处于中年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要补充新鲜血液。养老队伍建设成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3 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3.1 政府加大力度,建立具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急速加快、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规划、政策、资金、市场、环境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增长的加快不断加大扶持和资金投入,切实将政府扶持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落到实处。

3.2 尊重老年人的权益,针对不同需求导向,设定具体服务项目。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行之前和运行中,要对本辖区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进行调查摸底,针对需求设置餐饮休息、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洗衣购物等各种服务项目。

3.3 培养专业人才,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人才保障。开设医学护理、生理、药学、心理等课程,从业人员完成课程学习后,还需在岗实习得到认可,才可取得其相关的资格证进行老年人护理。

3.4 服务是一种商品,应该有其价值。作为从事养老服务设立行业人员,也要保证个人的经济收入并体现其价值,也只有重视专业人才,才能更好满足老年人的各项服务。建立盈利居家养老服务行业,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居家养老服务行业,保证服务质量。逐步建立和完善三支队伍,即专业服务队伍、义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3.5 构建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针对不同年龄老年人不同的需求建立信息数据,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子女也可通过信息平台了解老年人身体,生活和精神等情况,减轻子女的照料负担,从而全力投入工作中,有利社会的发展。

日益发展的老年人群体对生活照料及各种护理的需求,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形成。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扩大老年人消费和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就业的有效途径。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适应养老模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老年群体养老问题、有利社会和谐及稳定的发展。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走政府、社会、家庭相结合的道路。“百善孝为先”,居家养老服务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完善老年服务行业及医疗机构,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共同探索建立专业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

2015年)》的通知.

[2]民政部11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

[3]袁缉辉.养老问题浅析――从理论和实践结合角度进行的思考[J].社会科学,1996(6):49-52.

[4]赵丽宏.城市居家养老生活照料体系研究[J].学术交流,2007(10):123-125.

[5]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J].人口学刊,2012,4.

[6]董红亚.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4.

[7]管静娟.城市高龄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5.

[8]俞贺楠.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1):19-1.

上一篇:浅析低等级公路改建路线设计 下一篇:浅谈目前我国实施的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