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2-06-18 05:28:41

试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和大学生成才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由于社会竞争形势日趋激烈,诸多社会矛盾的存在,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越来越复杂,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从而使我们的德育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正确地研究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成为高校德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87-01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这必然会波及与影响当代大学生。大学生的心理层面、思想认识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知、情、信、义、行,开导大学生思想的有效方式,勿庸置疑地要承担起调适大学生心理,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思想特点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不停地思考、选择和探索。其心理、思想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成长”意识迅速发展,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较强

现今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在父母的关爱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相对富裕的环境中,没有吃过什么苦,也没有经受过艰苦生活的锻炼,普遍表现为自我评价较高,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较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人,竭力想要摆脱学校、师长的约束,强烈要求独立自主。由于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发展,进而出现疏远异代人,只愿与同龄人交往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认为同龄人是“志同道合”者,另一方面给家长或老师讲了有时不能得到理解,反而易惹出“麻烦”。他们交往的范围超越了班级的界限,波及全校,甚至走向社会,如老乡聚会,同学聚会等。

(二)思想活跃、情绪激昂

思想活跃是当代大学生的一大优点,凡事注重独立思考,不轻信名人,不轻信书本,不轻信宣传。进入大学后,由于生理上的日渐成熟,青年人旺盛的精力及大学生活的相对自由,他们产生了许多新的需要。同时,大学阶段又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伴随着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他们在需要的满足和价值判断时常常摇摆不定,涉世不深和青年人的心理矛盾又使他们的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但在师长面前往往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不愿轻易反映自己的真实心理状况,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

(三)富于理想,渴望成才

现在的青年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富于理想,‘憧憬未来,上中学时就对自己的将来进行了完美的设计,积极追求充实的人生。但是,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不少人往往在处理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失衡,对实现自我价值考虑较多,对社会价值、社会进步方面考虑较少;对个人的前途和发展考虑较多,对社会需要考虑较少。他们追求理想,但动机功利化。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上,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想的实现途径上,更注重个人的奋斗。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讲究实惠的思想相当普遍,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往往选择后者。

(四)自我认识上的定位与社会需要的反差

大学生的意识、心理存在着显著的年龄特征。由于环境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以及心理上的不稳定性和两面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从其社会角色地位看,大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他们比其他社会青年具有更高的理论知识而缺乏社会体验,另一方面社会对他们又提出了比一般社会成员更高的期望值。这种特点容易使他们产生自视过高、不切实际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与社会现实生活产生碰撞是难免的,

二、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健康的心理必须以良好的思想素质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和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优秀的品德、健康的意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发挥塑造大学生高尚的思想素质的作用。

(一)防止逆反情绪蔓延

教师要尽量避免或缓解学生的逆反心理,以保证教育过程的有效性。首先,营造良好的交谈气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时,处于主导地位,要融洽双方的关系,使学生一开始就对你产生好感。其次,做一个听话能手。教育说服的过程,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交流思想信息的双边活动过程。说服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善于听学生讲话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有利引起学生的共鸣。最后,防止不良情绪从个人向群体蔓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同辈群体中“核心人物”说话灵、威信高的特点,做好“核心人物”的思想工作。

(二)巧用心理暗示

暗示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对学生直截了当地批评可能会引起心理对抗,而暗示不付诸任何压力,不要求学生非接受不可,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学生领会教师的意图,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促使他们在思想上自我认识,自我谴责,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一种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教育者的期望作用对于受教育者有突出的影响。若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较高,赞赏的言论较多,学生表现好的愿望就会增强,就会沿着教育者期望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实施思想教育过程中,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四)提高教育者可信度

所谓可信度,就是指教师具有的影响学生改变态度的特性。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的可信度取决于两个主要的特性:即专业性(亦即权威性)与可靠性。据此,大学生思想教育要有好的效果,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可信度,即必须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就是要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思想观点的形成过程和心理过程是同步的,所以,我们既要从思想现象来研究人,又要从心理现象来研究人。以心理过程的规律为依据,深入研究人的思想观点形成的客观规律,把思想科学和心理科学结合起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状况,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深、做得更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 1]葛锁网.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8- 70.

[ 2]葛锁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3- 80.

[3]董广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10- 14.

上一篇:谈中职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法 下一篇:生物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恰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