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学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

时间:2022-06-18 05:08:11

普通中学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

【摘要】本文探讨了信息素养的内涵,指出只有通过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加强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和促使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明确指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逐步完善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21-02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展了信息传递和应用的范围,使人们在广阔范围内,随时随地地获取和交换信息成为可能,信息量急剧增加。因此,要想通过教育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创造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二、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这个术语最早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992年,美国的Christina Doyle利用循环问卷的方法,集合全美各地136位受访者的意见,将信息素养进一步定义为"有能力自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评估及使用信息",并细分为以下十种能力:

1.能辩识自己的信息需求。

2.能了解完整的信息和智慧决策之间的关系。

3.能有效地陈述信息问题,表达信息需求。

4.知道有哪些可能有用的信息资源。

5.能制订妥善的信息检索策略。

6.能使用印刷方式及高科技方式存储的信息资源。

7.能评估信息的相关及有用程度。

8.组织信息使能有实用性。

9.组合新信息成为自己原有知识的一部分。

10.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

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利用与评价的能力。

三、明确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

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基本信息素养目标

即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才能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

2.多媒体素养目标

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媒体。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掌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过程并尽量学会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和Flash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网络素养目标

网络时代的教师应具有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教师应当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电子公告牌或自己制作的网站(页)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必须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

4.课程整合素养目标

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须具备把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逐步完善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机制

1.学位进修

2.短期培训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短期集中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进修活动。

培训的模式可以借鉴以下两种模式。

⑴"核心培训模式"(又称瀑布效应)

即依靠教师中的骨干分子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尝试,并希望以此来影响更多的教师,最终使所有教师都具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这种模式强调"以点带面",分层次,有重点地培训。把教师当中,对信息技术热情高且肯钻研的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骨干力量。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使他们迅速获得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并不断提高,成为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专家型教师,从而起到对其他教师的示范作用。

⑵"锯齿型模式"。

这种模式反对"分而治之"的培训方式,即把教育理论的培训和信息技术的培训分割开来。它强调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培训应交替进行,教师在接受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培训后,应积极尝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改革教育思想,不断提高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形成一种类似据齿状的模式,从而最终实现教学的全面改革。这种模式是一条提高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能力的捷径,应该积极推广。

3.校本培训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基于学校组织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活动。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空暇时间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观摩等。校本培训是最具活力和效力的师资培训活动。

4.远程教育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容面授、函授和自学 等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有机组合的教育方式。各教育部门可以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

5.自发研修

这种方式是指非组织性的、自发的教师自我提升信息素养的活动组织。主要包括:阅读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相关杂志;参加网络论坛的专题讨论,交流经验,自由发言,展示自我,争取支持;积极参与各种研讨会、发表教学成果等。

6.课程整合

此方式主要指教师通过模块操作、任务驱动式教学,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并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贯通起来,它要求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要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流畅自然,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2]王占铭.《努力造就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3]宫淑红,桑新民.《创新推广理论与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

[3]薛考宏.《对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再思考》

[4]谭虎.《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5]陈琦.《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基石》

[6]朱学标.《关于终身学习的两点思考》

[7]于勇.《在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课程与途径探讨》

上一篇:呵护成长,有效沟通 下一篇:教育心理学在基层电大教师的应用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