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代教育技术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要求

时间:2022-06-17 11:23:29

浅议现代教育技术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要求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春风已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学也装备了"班班通"、"校园网"、"校园电视台"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但要使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充分发挥其功能和用途,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农村初中教师的现代化是关键。农村初中生物教师应紧跟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加强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学习,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准确把握教师在现代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角色素养和能力,在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机整合的平台上,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尽快成为现代化教师,助推农村中学教育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农村初中 生物教师 现代化

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科技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迎来改革和发展的的春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势在必行,势不可挡。从教多年的山区农村学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春风中也装备了“班班通”、“校园网”、“校园电视台”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手段,使得多年在“一张嘴,一只粉笔;一本书,一面黑板”的教育模式下工作的教师们有的欣喜若狂,有的茫然不知所措。有人认为有了这些现代先进教育技术设备,教育就现代化了;也有人认为教师的作用就可以淡化,教师的工作变得很轻松,教师可以不用黑板、不用粉笔、不需要备课;还有人认为只需从各种途径引入“名教师的课件”在多媒体上点点按按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就能使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和城市学生一样接受最好的教育,达到最好的发展。从一年多实践来看,效果不尽人意,多数教师反馈的信息是:课堂丰富多彩,完成教的“任务”容易,实现学的“目标”困难,优秀课件很多但不适宜我的学生,装备先进但达不到教和学的“目标”。导致好些教师干脆放弃先进设备,重走“一张嘴,一只粉笔;一本书,一面黑板”的老路。出现这种现状,原因何在?不是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手段有问题,而是我们的农村初中多数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的理念,缺少现代教育的素养,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所致。

其实不管多么“现代”的教育技术也只能是为教和学服务的方法、手段或者工具,不可能代替或淡化教师作用,相反越先进的教育技术对教师要求越高,教师工作越显重要,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在现代化的教师手中才能得心应手,应用自如。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现代化”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认识。

一、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农村初中教师的当务之急

教育理念具有先导作用,理念不更新,观念不改变,抱着“师道尊严”、“满堂灌”、“死记硬背”、“拿分数说话”的理念,再先进的设备,再现代的技术手段,也只是华而不实的装饰品或者将“人灌”变为“机灌”。不但不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还加重学生负担,培养出来的也只能是“考试机器”,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谋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充分的发展。”这段论述阐明了现代教育思想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彻底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大胆改革,不断探索,努力创新,树立“以人为本”、 “以学为本”,“学会学习”、“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

二、准确定位教师角色,不断提升角色素养,是教师现代化的关键

教师的角色定位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教师的角色也会适应时代的需求而发生变化。在古代有:“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定位;韩愈也曾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归纳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更多更好的开放性、自主性、学习型、创新型的人才。传统教师的角色培养出的人才,已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需求。教师角色必须顺应时代要求,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主”、“以创新为主”的理念定位教师角色。教师的职能也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习活动的设计师,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协调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引路人和促进者。

三、将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是现代生物教师的基本技能。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命现象纷繁复杂,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1世纪是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使生物知识和信息层出不穷。面对爆炸性的生物知识和生命现象,教师应如何“导航”,带领学生找到捷径,快速安全的达到目标,这是摆在初中生物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另外,初中生物课标和教材中,也有许多微观、抽象的知识和信息,如何才能让初中学生快速理解和运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二大难题。其三,初中生物按计划每周只有2课时,在这有限的时间如何“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标要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三大难题。仅凭教师的“一张嘴,一只粉笔,一本书,一面黑板” 要解决这三大难题,实现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只能是痴人说梦。现代教育媒体技术不仅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而且能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还具有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呈现方式多,交互性并可及时反馈等特点和优势。若能将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机合理的整合起来,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生物学科的特点,围绕新课标,将各种教育技术设备、手段、方法和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甄别、评估,恰当的选择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各种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效率,不但能解决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三大问题,还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树立课堂开放性理念,解决初中生物教学时间和空间不足的问题。

农村初中学生,每天都在亲近大自然,每天都在与生物打交道,对好些生命现象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农村家庭具有丰富的观察、实践、探究的资源和材料。现代家庭电脑已基本普及,有利于学生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只要教师熟悉当地自然特点和农、畜、牧业的生产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特点,紧扣课标要求,以教材为线索,充分利用好“课前预习”、“资料收集”、“课外实践”、“自主探究”等板块,因时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有计划、有步骤的给以引导帮助,实时参与,共同探讨和研究,给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就会使学习活动没有课内课外之分,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又能培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还能孕育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怀。

2.利用现代教育的媒体手段,将微观、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突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不乏微观、抽象的内容存在,如细胞结构、细胞的分裂分化、病毒、细菌,受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变异、特异性免疫等等内容。受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制约,难以分析和理解,若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技术将这些内容宏观花、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师生共同分析和理解和探究,既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加工和知识构建功能,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课堂容量

初中学生因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有限,自主分析、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不强,很难将学习信息系统化、条理化。我们在课后小结、单元复习、总复习等学习活动中,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的加工和构建功能,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逐步整理加工知识信息,构建知识体系,不但能提高信息的课堂容量,便于学生内化,易于记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加工信息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育中地位和作用,把握好 “度”

现代媒体技术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的方法、手段和载体之一,但不是生物教学的全部方法、手段和载体。不能将生物课变成了现代媒体技术的展示课,应该把握好“度”,该用的地方一定要设计好、管控好。不该用的地方,坚决不用,不能为了好看好听而勉强使用,否则就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浪费时间,不能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在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中是否能发挥最大效益,关键是生物教师的现代化。只有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才能助推农村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

作者简介:

乔富民,生于1962年12月15日,男,于1990年6月毕业于乐山师范学院生物专业。现任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福禄镇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及初中生物教师。

上一篇:谈职业学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 下一篇:高职院校如何做好督导工作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