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中楼板裂缝预防和控制研究

时间:2022-06-17 05:54:50

施工过程中楼板裂缝预防和控制研究

摘要:目前,现浇楼板实行整体施工的过程,也出现了裂缝,预防和控制这些裂缝就成为了关键。本文从归纳和分析造成楼板裂缝可能的原因出发,进而对于造成裂缝的原因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期对这一问题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 键 词:楼板裂缝预防控制 态度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可以预见,中国在当前及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城市建设规模必然在不断扩大。城市当中住宅的建设也必然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很多建筑应用现浇楼板,这样做的有点在于加强了建筑物的整体性的抗震性能,提高了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对于建筑物质量保证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虽然具有上述优势,其出现的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甚至一定程度上说已对房屋的销售和企业信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质量问题,这一问题就是楼板裂缝。据统计,现浇砼楼板的裂缝问题已经成为用户对于房屋质量投诉的热点,也对用户住在房屋内的安全感产生负面影响。

一、 楼板裂缝预防和控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基于上述原因,必须予以承认的是,裂缝问题既然已经出现,各个相关方面就不能视而不见,或者采取回避的态度,必须认真面对,毕竟,对于众多的房地产企业而言,裂缝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需要下大力气去攻克解决。

在过去建筑施工的历史上,曾经出现预制空心板沿板缝开裂的现象,这一问题曾经困扰着大批技术人员和广大用户很长时间,技术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寻求解决措施,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推广和使用现浇楼板,可以很好地避免预制空心板板缝开裂的问题,消除以往使用空心预制板的质量通病,有效地加强了楼板的整体性,裂缝也得到了控制。

由于现浇楼板整体施工的过程,在许多普通用户看来,直接增提浇注的楼板是一个整体,应当是“一块玉”,“不能也不应当出现裂缝”,然而,现实之中的问题却是出现了裂缝,那么,为什么也出现裂缝呢,其原因有哪些?这些裂缝它会不会危及结构安全及建筑物整体的安全,对于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有没有负面影响,如果上述回答都是肯定的话,一个棘手的问题就出现了,应当怎样预防和控制这些裂缝就成为了关键。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归纳和分析造成楼板裂缝可能的原因出发,进而对于造成裂缝的原因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期对这一问题做出有益的探索。

二、施工过程中楼板裂缝原因及分析。

通过对大量楼板裂缝现象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大多数的裂缝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将其中偶然因素的影响剔除之后(比如前期规划设计缺陷,施工事故等),总体上显现出目前在国内外建筑工程结构领域中非常受到关注,而且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建筑物重的楼板裂缝问题,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造成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力作用引起的变形,导致裂缝产生,主要包括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收缩变化变形和地基不均匀引起沉降导致的变形。在温度变化方面,首先是季节性温差对楼板裂缝的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工期主要有两类,一是在一年之内就完成开工竣工;二是在当年入冬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越冬之后,再进行装修竣工。这样一来,其主体工程不是在炎热酷暑的夏天就是在天寒地冻的严冬,在这种情况下,现浇板一年内季节温差可以达到40-60℃,尤其是越冬的建筑物,主体完工后即停止养护。现浇板在这种反复不断的温差作用下,内部产生温差应力,极易引起变形,但其变形却受到圈梁构造柱和墙体的约束,造成现浇楼板在四角折角处和房间中部受到较强的外部拉力而产生裂缝。

2、养护条件不科学合理造成裂缝产生。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干燥的环境对现浇板的抗裂能力有严重影响,有关试验表明,湿润养护的砼其极限拉伸值比干燥养护的要大20%-50%。特别是砼表面,因其早期水分散失,砼强度降低,不能抵消张拉应力,故易产生裂缝。裂缝一旦产生,开始的微裂缝和楔形裂缝的尖端起到毛细管的吸水作用和楔劈作用,收缩应力集中,裂缝向下延伸,此种裂缝一般发生较早,当砼再次经历温差变化及干缩变形时,应力集中于原有裂缝处,产生更大的作用,致使原有的部分裂缝扩大,一直达到裂透的程度。

3、接搓处理不当,导致薄弱环节出现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有多处接缝,在接缝处需要进行接搓处理,如果接搓处理不当或不够细致,就可能致使新旧砼衔接不紧密,这样以来,砼在凝固过程中就会因收缩变形而引发裂缝。

总而言之,现浇楼板裂缝的产生一般不是某一个原因单独形成的,而是在内因外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是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内因外因产生及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同,在各施工单位之间,各栋楼之间,甚至各个单元之间,都可能呈现出裂缝的不平衡状态。

三、施工过程中楼板裂缝预防和控制的可行性路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在目前建筑科技发展水平条件下,完全避免裂缝的产生是很难达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面对裂缝我们无能为力,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一定的裂缝宽度,防止裂缝扩大到损害建筑安全的程度,尽可能地使裂缝逐渐减少,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路径进行探索。

1、提高砼抗拉性能程度,优化砼配合比。优选有利于抗裂性能的砼级配,尽力减小水灰比,减少坍落度,降低砂率,增加骨料粒径,降低含泥量及杂质含量。选用影响收缩和水化热较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对设计要求严格控制裂缝的结构,还应掺加补偿收缩的膨胀剂。

2、改善养护工艺,加强对砼的养护。按施工规范进行养护,能有效地持续地使砼表面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浇筑时间不长的砼,仍然处于凝结、硬化过程,水泥水化速度较快,养护形成的潮湿条件可防止砼表面脱水而产生收缩裂缝。同时由于散热时间延长,砼强度的松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砼的总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小于砼的抗拉强度,防止贯通裂缝的产生。

另外,设定专人坚持按规范规定的养护时间进行养护,用喷雾器不间断地轮流喷洒砼表面,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不影响下道工序的正常开展而且又保证了养护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运用之后,建筑过程中基本上没出现过楼板裂缝,再经过实践检验之后,本文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提倡和推广应用。

3、加强薄弱环节管理。对于极易引发裂缝的对施工缝,后浇带,预埋线管部位,塑性裂缝等部位,严格按规范操作规程施工,在施工之前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要时添加膨胀剂,调节砼的收缩比例,防止裂缝的发生。

四、正确对待裂缝的态度成为关键。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建筑物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倒塌大多数是从裂缝开始的,所以,人们对裂缝往往产生一种天然的恐惧,认为有裂缝的建筑为很有可能遭到破坏,其安全性也必然堪忧,虽然一些建筑物的裂缝经过严格专业的鉴定之后,认为裂缝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没有产生影响,但人们心中的疑虑仍很难消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广大建筑工作者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毕竟,一栋建筑,不但要适用,而且在美观和精神方面对民众有着积极意义。

但是,如果真的遇到裂缝了,我们还是应当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直面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出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分析其危害性,既不能忽视隐患的存在,也不能产生“裂缝恐惧症”。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施工技术》2009年第5期。

(2)焦亚明:《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浅析》,《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第2期。

(3)林建宁:《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混凝土》2007年第5期。

作者简介:

陈立幼,男,1982.11.09,本科,中级工程师,江苏雄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上一篇:滁州市推进女性创业就业的调研与思考 下一篇:浅谈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