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时间:2022-06-17 11:39:15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0例因胆囊切除术造成的PCS综合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40例胆囊切除综合症患者中,胆道因素32例,占82.5%;胆外因素6例,占15%;其他因素占2.5%。其中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5例,手术方法治疗35例。所有患者临床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病因复杂,胆道结石的残留是造成术后综合症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注意术前的全面检查和术后的回访,是防止PCS发生的关键。大部分PCS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病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胆囊;胆囊切除术;PCS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4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260-02

在临床上,治疗胆囊病变的首先方法仍然是胆囊切除术[1]。近些年随着医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为治疗胆囊病变开启了一条新的道路[2]。使更多的患者得到了康复。但是,在临床上有部分病人出现上腹饱胀、消化不良并伴有发热、黄疽等症状。在医学界被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PCS因其病理复杂,治疗棘手,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现将我院收治的40例胆囊切除术后造成的PCS综合症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395例因胆囊病变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发生PCS综合症患者40例,占10.13%。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为(52.3±11.4)岁;病程1-8a,平均病程为(3.3±0.5)a。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40例PCS患者术前均进行B超检查,其中22例进行过CT检查。术前诊断为胆囊炎8例,胆囊息肉6例,胆囊结石26例。

1.2.2 治疗方法 术后出现PCS症状时间间隔8个月-2a,主要表现为恶心、返酸、呕吐20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腹泻或消化不良12例;黄疽伴发热5例;肠道梗塞2例。出现PCS症状患者二次住院时均进行B超和肝功能检查,其中核磁共振10例;CT12例;腹部x线平片30例;胃镜15例;上消化道钡餐6例;同位素胆肝扫描1例。选择手术治疗35例,其中紧急手术治疗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2例,右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3例,常规方法胆囊切除术3例;手术平均时间45min。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涉及全部数据由SPSS13.0进行统计及分析,均值以均数±标准偏差(χ±s)的形式进行表示。

2 结 果

在40例胆囊切除综合症患者中,胆道因素32例,占82.5%;胆外因素6例,占15%;其他因素占2.5%。胆道因素中的32例与胆外因素6例中有5例肿瘤患者,经内科治疗或再次手术都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无并发症情况发生。

3 讨 论

PCS概念在1950年首次被提出来,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一些医学杂志报道发病率在10%左右。根据本文对PCS的临床研究结果表示,本院胆囊切除术后发生PCS综合症占总体的10.13%。这组数据也充分说明了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并发症。

3.1 胆囊切除术后产生PCS并发症的原因 ①结石在胆道的残留。根据本院临床资料显示,PCS患者胆道残留结石率占65%(26/40),这说明胆道内结石的残留是引发PCS综合症的主要原因。近些年,随着影像、超声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使得很多胆道内的疾病能够在术前得以确证和及时治疗。但很多时候,临床医生往往满足和依赖其中一项或几项的检查结果,而忽视收集患者的病史和全面检查。具不完全统计,忽视有胆总管结石的可能性达到10%以上。据我院未公开资料显示,因胆内结石而二次手术者占57%,其中有62%患者是因为术前检查或术中未发现结石而招致遗留。本组40例PCS综合症患者在术前检查中均进行了B超检查,但在产生PCS并发症后再次进行B超检查时发现,有6例患者胆道结石未检查出。这说明术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同时也是术后胆道结石残留的一个重要原因。术前的准确检查最终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态,加之现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使术中临床医生的检查效果受到很大限制。医者往往满足于迅速对胆囊进行切除,而忽视对胆囊其他部位的检查[3]。这些原因将使术后胆道内遗留结石率大大增加。研究显示,患者经胆囊切除术后经ERCP检查,仍有30%以上的患者胆总管有结石残留。这说明医生在术中很有必要对胆总管进行充分检查。在临床手术过程中,医生的操作技巧也是引起胆道结石残留的重要方面[4]。在临床上,胆囊内一些微小的结石可能因为施术者的挤压而进入胆总管。同理,由于胆囊三角区存在炎症和水肿,以及胆总管的解剖变异,往往造成施术者很难识别。在胆囊管切断位置的选择上往往不科学,经常会造成胆囊管有很长的残株或者造成胆总管的损伤。在此种情况下,如果胆囊管残株内存在结石,就会人为地造成一个“结石囊”,该结石如果进行总胆管则会造成胆总管的结石。②术后胆囊床周围粘连情况的发生。在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术后往往选择残留浆膜内翻包埋的方法。这种方法确实对防止胆囊床与周围脏器的粘连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胆囊炎症和术后胆漏情况的存在,使得术后胆囊床与周围脏器发生粘连的情况时有发生。此种情况发生时往往会造成患者肠梗。本组研究对象中就有2例因胆囊床与十二指肠粘连引起肠道梗塞。

3.2 预防措施 根据笔者对PCS并发症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后预防PCS并发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对患者术前病史的收集和分析,重视对患者身体的全面检查。病史是医护工作者分析患者病情的重要参考依据,对病史的仔细收集可以帮助医生对病情的鉴别,获得一个初步的意向性诊断[5]。对其中与胆囊性有关的病史应仔细分析,给予重要关注。并结合诊断指标进行很好地排除。对于青年患者不能忽视10%左右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能性。对于老年患者注意胆囊病变与肿瘤并存的可能性。产生合理的怀疑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力求在诊断阶段给予确诊。②施术者应有谨慎的心态和精湛的技术。临床医师在手术过程中应调整好心态,注意对患者临近脏器的检查。对于微创手术,应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治疗和检查。不能为了追求微创而忽视对患者潜在病变脏器的进一步检查。同时,施术者应努力学习医学知识,使自身的医术更为精湛。减少因为自身原因造成患者二次手术的伤害。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造成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的病因有很多,其病理复杂,治疗起来也很棘手。在临床上,应根据PCS不同发病原因找到合理的治疗方案,这也是临床上治疗PCS综合症的一个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向平红,姚礼庆,等.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内镜诊断和治疗[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2(6):335-338.

[2] 刘荣.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7):387-389.

[3] 黄志强.手术后肛管残石的过去、现状与对策[J].中圆实用外科杂志,2000,20(9):515-516.

[4] 沙支阁.胆道瘴痛琼鲁征[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8(7):410-411.

[5] 黎开寿,是盂超.普通外科手书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690.

上一篇: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下一篇:浅谈正确认识婴儿期生理特点和及时添加辅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