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之本 第24期

时间:2022-06-17 08:35:05

我们中国文化重在得乐,而快乐实际上是所有人的自然需求,是生命的本质追求。快乐就是佛性,就是人的本性。不仅人如此,动物也是如此。哪个生命喜欢痛苦呢?没有!但是在我们的一生中,由于我们不合道德、不合自然的思想与作为,我们就要承受生命之苦。如何把这种苦去掉?你去信宗教也好,信科学也好,它可以在一定层面上解决我们的问题,但是不管科学还是宗教,如果它不能让你把握到自己平常做人做事的合情合理之度,那我们还是不能得到真正的安乐。科学与宗教实际上不是相互矛盾的。科学要研究物理,物有物性,事有事理。所以我们要在处事中找到自由,就必须明白事理物性。种花的了解花性,才能把花种好;搞航天的,能明航天之理,才能把航天器送到外太空去。因此,不明物理便不能用物。那宗教呢?它更多的力气是放在明情理上。我们心灵的痛苦怎么去解决?只有明白人的情理、心理,我们才能设法加以对治。所以,情理与物理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大道。本来科学和宗教是不矛盾的,只不过整个大道衰退了以后,它们分别承担了某一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但从完整的大道来看,它们都在道之中。我们人类既然生活在天地之间,要接触那么多的事物,又生活在人群之间,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想得到快乐该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明物理、懂情理,并使自己的为人处事合乎人情物理。在这件事情上帝不能代替你,圣人、佛祖、菩萨也不能代替你,他们只能指点我们,把道理告诉我们,听与不听在我们,行与不行在我们,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最后还得看我们自己。我们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实际上就早一点进入自由的境界,所以孝是至德,孝是德之本。这个“本”是我们心灵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我们真正快乐的源头。而这个地方怎么到达?就从“孝”字做起。

孝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有句话叫“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这个是很自然的,就是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所以我们对父母的这种敬爱之情很容易产生的。从自己的亲人开始做,一步一步扩大开来,最后要落到治国的层面。这个治国,我们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国家变得富强了,就是国治得好了。国家变富强了,这是教化的基础,而不是终结,真正的治国必须落在德教上。秦始皇的秦国很富强,能统一六国,但他很快就灭亡了;西方国家从物质角度看很富强,但危机四伏,不能说已经达到治世了。因而,德教才是治国之根本。

余觉中,浙江天台人,1960年生。1989年获北京外国语学院英汉翻译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多年来曾拜师学习太极、八卦、形意等拳术,亦修学过藏传、北传及南传佛教,也曾接触过道家某些派别的丹法。近年得到清代大儒刘沅的学问传承后,遂归心圣学,志传圣道。2006年创办广慧书院,2010年改为中和书塾。除假期外,每周末在社会上义务讲授中国传统文化。

上一篇:千里觅茶 谱写国饮传奇 下一篇:聚焦《中式生活》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