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学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时间:2022-06-17 08:23:09

浅议教学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摘 要:心理学证明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帮助幼儿运用、理解和表达语言是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呢?本文主要从联系生活激发兴趣、以讨论形式进行语言教学、在参与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教学;幼儿;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18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123

幼儿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包括:培养与纠正幼儿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学会说普通话,发展幼儿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的兴趣。由此可见,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对于语言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幼儿园阶段幼儿语言学习的目标主要有乐与人谈、讲话有礼、学会倾听,能够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等等。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具体谈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无论是学习什么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中去亲身体会和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运用最科学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幼儿对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自制力比较差。而生活是学生思想和语言学习的重要源泉之地,幼儿在生活中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各种各样的事物,为语言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活生生的原材料。因此,教师一定要遵循规律,顺应这一规律,多为幼儿设置与其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材料,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引导幼儿敢于说,有东西可说,学习也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和幼儿的生活关系密切,教师要适当引导和介绍。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摄食和分工、季节的变化等,而且教师还要进行适当的讲解,并指导幼儿进行科学的观察和思考,将会非常有助于幼儿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惑。问题解决了,幼儿就会感到有很大的收获和成就感,可以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用讨论的方法开展语言教学

现代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讲求的是和谐自然,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引导幼儿发挥潜能,也就是说,教师要把教学是重点放在帮助幼儿设置学习情景,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幼儿做演员,亲自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明白其中的知识,而非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让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提高学习效率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幼儿语言学习的方法中讨论法和问答法都不错,可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还可以促进幼儿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但是,教师要注意设置那些难度适中,并且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问题。在看到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想表达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机会。比如,大班的幼儿已经开始比较关注社会新闻,在召开奥运会的时候,幼儿都在积极讨论这个话题,教师可以组织有关奥运的活动,让幼儿畅所欲言,尽情讨论。当然,教师平时还是要注意选择一些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进行讨论。也可采用问答方式,如:说话接龙。但教师千万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而应当进行一步步的启发,让幼儿自己发现答案,对幼儿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大的。

三、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研究发现,直接参与活动,会最有助于幼儿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笔者就经常采用动画片和编演童话故事等方式来进行言语教学。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幼儿自己练习说话,又培养和提高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每个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比如,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准备道具并自编自演《黑奴》的故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汇报演出,让家长或者其他教师当观众,幼儿会产生很强烈的成就感,学习兴趣将会进一步激发,进而会更加乐于表达。其次,动画片也可以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幼儿一般都对动画片无法抗拒,其中的声音,画面、人物都是非常吸引幼儿的眼球和心灵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只是,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选择动画片,确保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幼儿边看动画片,教师可以采用连续、重复、定格、消声等多种观看形式,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和提问。比如,在《猫和老鼠》中,有一段猫和老鼠追逐的电视镜头,采用反复观看之法,幼儿很快能够理解“追”“逃”“恐惧”“气喘吁吁”等词语的含义了。有一次,笔者和幼儿在做“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时,当听到“天黑”了,大家拼命往“家”跑,有个跑得慢的被我逮到了,他说:“老师,你怎么又追上我了?我每次都跑得气喘吁吁的。”这句话中,他已经运用了两个刚学会的词“追”和“气喘吁吁”。实践证明,参与和体验的办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教师可以适当多加运用。值得说明的是,无论哪种活动都是为了教学目标而设置的,而非为了活动而活动。这就要求教师确实起到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体验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会观察,学会做人,而不是任由幼儿随意玩,任意闹。

总之,关于幼儿语言的教育和研究有很多,在此,笔者只是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进行论述。实际上,只有在运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锻炼和发展,只有这样,幼儿学习和掌握的语言才是“活的”语言,才是可以内化幼儿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活的”知识,而并非“死”的语言和“死”的知识。当然,幼儿的语言教育也绝不是仅限于学校,不限于语言课。只是教师需要明白并高度重视语言教学对幼儿的重要性,总结自己的语言教育实践,不断探索并寻求改进。

上一篇:翻转课堂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下一篇: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