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探索

时间:2022-06-17 04:01:37

巩义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探索

1 巩义市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是确保沼气池正常使用并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基础,事关沼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和广大建池农户的切身利益,是当前农村沼气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巩义市农村沼气发展经过了“两落三起”的历程。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两落”主要原因之一是技术服务跟不上,农民欠缺建池施工和日常管理技术,不能及时有效解决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大量病池报废,综合效益难以发挥,资金浪费严重,“两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历史教训说明,在沼气快速发展的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目前,巩义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故障维修不及时,配件供应跟不上,脱硫装置较少进行再生和更换,进出料装备缺乏,大多数沼气农户不掌握综合利用技术等,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沼气池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好,效益大打了折扣。广大沼气农户急切盼望得到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因此加强服务促进沼气综合利用,提高沼气建设效益,推进沼气健康发展,解决沼气用户的后顾之忧势在必行。

2 搞好我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和目标任务

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方便农民群众为出发点,将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与沼气发展协调推进。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逐步建立以市、镇服务中心为支撑,村级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体系,为沼气用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不断巩固沼气建设成果,促进农村沼气建设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适宜地区县区的沼气技术服务覆盖率达到100%,乡镇、村沼气技术服务覆盖率要力争超过70%,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专群结合、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沼气池建设、配件更换、进出料、技术指导等管理服务及时有效,初步实现物业化管理。通过强化服务,使沼气池平均使用寿命在15年以上,沼气池使用率在95%以上,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率在80%以上。

3 开展多种网点经营模式,推动沼气服务网点有续发展

为保证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和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工作,严把沼气服务网点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严格对照制度中规定的网点建设应具备的条件,逐一考察提出申请的网点,条件成熟一处,建立一处。目前,我市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3.1 成立了巩义市沼气协会,以沼气协会为依托,认真开展沼气服务

巩义市沼气协会2004年10月在巩义市科学技术协会进行了登记,于2008年7月又在巩义市民政局进行了登记。业务主管部门是巩义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由巩义市农委能源环境保护管理站直管。协会租赁了一套400平方米的门市,招聘了4名工作人员,对网点服务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维修服务,努力做到小问题不过夜,大毛病协会派技术人员实地处理。为了确保服务措施到位,我们利用网点快捷服务的优势将沼气技术知识手册和沼气服务卡及时发放到沼气用户手中。沼气池建成后,服务网点向沼气用户发放《服务卡》和《技术手册》,《服务卡》明确服务内容、服务人员、服务电话、监督电话等,《技术手册》明确了日常管理、进出料要求、管道检查方法等;网点服务人员在维修服务过程中,认真、全面、负责,严格按照服务程序进行。同时要求网点做好服务记录,在农忙季节,给予群众优质服务。

3.2 以商店养网点,保障网点经营持续化

选择网点都是那些自己原来有商店的群众聚集区,网点人员获得了国家颁发的沼气生产合格证书,服务热情高,以商店养网点,不至于使网点服务人员觉得开展服务不合算而不愿开展服务。

3.3 利用大中型沼气建设,开展市场化运作模式

在规模养殖场内,以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为依托,建立一个沼气服务网点,网点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向周边农户集中供气,同时以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为中心开展农村户用沼气综合服务。

4 完善各项制度,保障网点工作规范化

为更好地开展沼气服务,我市通过深入实际,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制定了《巩义市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管理办法》、《巩义市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设立条件》、《巩义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从业人员道德及行为规范》、《巩义市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服务内容及职责》、《巩义市农村沼气优秀服务网点及优秀服务人员评选条件》、《巩义市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承诺书》、《巩义市沼气服务网点设备管理办法》等一整套沼气服务网点管理办法和制度规范。通过制度明确服务网点的职责任务,通过制度监督管理服务网点,从而推动服务网点工作规范化。

上一篇:玉米田二代粘虫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下一篇:内乡县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