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跑到领跑 乐普医疗力做心脏全科医生

时间:2022-06-17 03:50:09

从跟跑到领跑 乐普医疗力做心脏全科医生

乐普医疗(300003.SZ)是2012年《投资者报》TZ50中少有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注:TZ50是每年由本报评选的50家优秀公司,其特征是会赚钱、爱分红、行业地位居前)。

以2005年为基数,到2011年的6年时间里,公司年度净利润从500多万元迅速爬升到4.7亿元,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0%。高毛利率是保障公司利润快速增长的法宝,公司核心产品心脏支架最近3年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90%以上。

其稳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惊人的毛利率、多年的业绩高增长令其成为行业内上市公司的翘楚。

乐普医疗是一家专业从事冠状动脉支架、先心病封堵器、心脏瓣膜、起搏器及血管造影机等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也是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能够与国外产品形成强有力竞争的为数较少的企业之一。

近日来,公司大股东BROOK公司(隶属于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接二连三地套现行动引起了部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成长性的质疑。乐普医疗能否持续高增长?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哪里?公司管理层又是如何看待大规模减持的?

带着这些问题,5月31日《投资者报》记者走进了上市公司乐普医疗位于北京西直门的办公室,在这里,乐普医疗国企股东派驻董事兼董秘李国强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核心产品从“跟跑到领跑”

《投资者报》:从财务报表上我们观察到,公司净利润增速已出现连续几个季度下滑,这是否意味着公司持续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李国强:对于中小公司,尤其是创业板公司,上市后是否能保持持续的高增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乐普医疗于1999年成立,公司前几年的发展可以用“烧钱”来形容。2005年药物支架的研发成功,给公司带来了转机。在这一核心产品引领下,2006年~2011年的6年中,前5年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6年来,公司净利润从500多万爬升到4.7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0%。

公司的可持续增长一直是乐普人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有两个,一是产品未来是否存在不断上升的市场空间,另一个是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及产品在未来能不能引领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乐普的未来还是不错的。

第一,从市场的角度看,去年全世界支架消费市场约600万个,中国大体只有60万个,美国和欧洲各200万个。从数量上看,不论是未来中国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增长空间。

从国内支架市场结构来看,据我们企业之间的粗略统计,去年乐普药物洗脱支架市场占有率紧跟微创医疗之后,在国内排第二,各占市场份额均在25%以上。现在国内拥有制造药物支架能力的公司不多,从2005年的17家左右降到今年的5~6家,当中真正能做好的也只有3~4家。

再看国外进口支架的市场份额从原有的95%以上下降到不足25%,今后还会进一步下降。在产品同质的情况下,进口支架要比国产的贵1/3以上。所以说,未来中国的支架市场一定是国内企业的市场,未来的国际支架市场也将为国内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第二,持续的技术创新将领导市场。

回顾国内支架的历史,2000年乐普是国内第一个获得裸支架注册的企业,2005年是第二个获得药物支架注册的企业,今天乐普医疗研发成功的无载体支架和正在研究的完全可降解支架,可以说在支架技术发展这条线上,公司的世界地位已经从“跟跑到领跑”。从去年无载体支架的入市开始,乐普已经走进了国际支架领域的先进行列。

在创业板、中小板市场中,企业的资产价值经常与公司有没有持续创新能力相关。

在这方面乐普的研发体系拥有科学完整的发展战略和策略。第一是项目要选得好。钱花得再多,如果路子错了,最后结果不行也是白搭。二是研发队伍要广泛,不能光自己人干,企业、研究院、高等学府、医院都要有。三是持续创新的计划安排要清晰,目标明确。目前,公司核心产品心血管支架已形成生产销售一代、注册研制一代和预先研发一代的格局,支撑产品的持续创新。

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属于高值耗材,一旦落后就要出局。在这个细分行业中是不存在分级消费概念的。打个比方,就像喝茶,你钱少可以喝茶叶末,钱多可以喝龙井。但心血管高值耗材不一样,产品一旦落后就只能退出市场。

我认为,真正的新一代产品一定是包罗之前所有产品的优点,解决之前产品存在的欠缺而产生的。目前公司无载体药物支架的优势非常明显,正在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临床认可。乐普是世界上唯一真正拥有无载体药物支架技术的公司。在支架技术领域,未来5~10年乐普是不会输给这个市场的。

“三驾马车”拉动公司业绩

《投资者报》:公司未来业绩的可持续增长点在哪里?

李国强:国内市场未来增长点就是将冠心病治疗全面纳入“新农合”范围。

乐普医疗2005年首次实现盈利,从初始500多万利润到2011年的4.7亿元,年增长速度超过100%。这是由于支架的使用在2005、2006年开始逐步进入城市职工医疗保障体系。

中国未来的支架市场增长将来源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或是农民工进城后获得医疗保障。目前,我国真实的城市化率,以人口计算已超过50%。通过扩大医疗报销范围或是将相关医疗列入重大、特殊报销等方式给予农民报销,提升农民的看病消费能力。医疗改革的惠民政策将为我们带来心血管介/植入产品巨大的需求空间。此外,还有国际市场的开拓,那又是另外一个天地。

《投资者报》除了支架以外,公司其他产品做得怎么样?

李国强:乐普在上市之初就开始了产品扩张,以抵御单一产品风险。现在公司产品已从单一支架转型到“心脏全科医生”。对于心脏常有的一些主要疾病,乐普医疗现有产品几乎全部覆盖。例如支架解决冠心病,封堵器用于先心病,心脏瓣膜可以实施瓣膜置换,心脏起搏器用于治疗心衰,电生理导管用于心律不齐等。此外,公司还可提供血管造影机和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这些都是乐普自主创新完成的产品。

现在支架产品对乐普的销售贡献已经从原有的90%以上降到72%,国际心血管医疗市场销售额中支架的比例在40%左右,将来也会向这个目标迈进。

现在封堵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心脏瓣膜在国产产品中位列第一,国内唯一一家心脏起搏器制造公司也被公司参股,只要努力把上述其他产品都做成像支架和封堵器一样,乐普的未来就会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乐普的近期目标就是当好中国的“心脏全科医生”。

《投资者报》:我们看到公告说公司已开始进入国外市场,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李国强:进军海外市场是公司的另一个业绩增长点。其实在2010年就已经着手国外市场开拓了。公司做了三件事:

一是广泛进行产品宣传,通过国际参展,让全世界了解乐普产品。

二是做医疗器械准入。现有近50个产品,已有23个获得CE认证(在欧洲经济区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中,加贴CE标志的商品表示其符合安全、卫生、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等一系列欧洲指令所要表达的要求)。还有20多个国家给予部分产品准入,为产品出口提供了保障。

三是建立全球销售网。到2011年,已在40余个国家建立了销售体制,已有60余个国家在销售乐普医疗产品。

可以说,“新农合”推进国内市场提升、心脏专科医生的布局和拓展海外市场,这三个内容都是乐普医疗能够保持持续增长的要素。

股东减持利于公司发展

《投资者报》:近年来,总经理蒲忠杰和第三大股东华平集团旗下的BROOK公司都对公司进行了大幅减持,从而引发了不少投资人担心,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李国强:我本人认为,发起人股东减持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美国华平作为投资公司,他主要就是靠投资后出售股权获得收益,所以说我们不让人家减持是不大现实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华平集团利用他的人脉资源和投研能力一直为公司发展做出了很大帮助。它现在手里还有百分之十几的公司股份,为了公司业绩的提升它还是会继续作出努力的。

对于减持大家最关注的可能还是蒲忠杰。也有许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但我首先要说的是:“我不是蒲忠杰,的确回答不了他为什么减持这个问题”。但就减持方法蒲忠杰在2011年股东会上曾表示:在减持一次还是减持多次的方式上,他选择一次。

从长远看,华平集团的减持不算是一件坏事,它的累计效应还是好的。现在流通盘中发起人持有的股本就有将近20亿市值,而现在乐普医疗的流通市值约37亿,不论公司业绩如何对于这种潜在抛压一般机构是不敢接盘的。如果说大量股票都流通到广大的机构和股民手中,那乐普的股价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我希望广大投资者还是要以正常心态看待减持。

《投资者报》:今年年底公司也将面临大股东中船重工的大量流通股解禁,你作为曾经的“国企人”,在这方面你觉得国资股有没有减持的意愿?

李国强:国资股减持的意愿将由中船重工集团最后决策。在今年不能说有或是没有,但减持的方法上我们会建议发起人股东要慎重考虑。我个人更倾向于去寻找一些大型医疗器械企业,通过协议转让,让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的公司来接盘,这样对公司未来的技术、销售与管理都有好处。

上一篇:糊涂账,她从来不做 下一篇:中银绒业:再融资5亿难堵27亿贷款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