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海英雄 第9期

时间:2022-06-17 03:16:12

2008年6月12日18时46分,晋江市某公司锅炉车间导热油突然泄漏起火。凶猛的火焰迅速蔓延,很快燃成熊熊大火,映红了刚入夜的城市。火场周围数万群众的生命和数十亿元的财产危在旦夕。

火情就是命令!晋江市消防大队官兵在第一时间到达火场,在泉州市消防支队的大力支援下,经过8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扑灭了大火。

在这场血与火的生死搏斗中,晋江市消防大队有15名官兵光荣负伤,但没有一个人迟疑,没有一个人退缩。全体参战官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用坚强的血肉之躯,勇往直前,鏖战火魔,再次践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谱写了一曲“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英雄赞歌。

火速出动 紧急增援

当晚一接警,晋江市消防大队大队长邱云生、教导员黄双品、副大队长林端纯迅速带领一中队5辆消防战斗车、30名消防官兵奔赴火场。

一到火灾现场,他们发现,起火建筑是这家公司的导热油锅炉车间。该厂房属单层搭盖,内有4台有机热载体锅炉,其中,1―3号都是600万焦卡的锅炉,允别装有10吨导热油;4号是1200万焦卡的锅炉,内有20吨导热油。

导热油加热后用于布料的定型。事发前,工人启动3号锅炉加热导热油。18点40分左右,3号锅炉内的导热油温度升至240℃,工人准备将其接入主管道输送到生产车间。在开启管道阀门的过程中,不料阀门突然破裂,导热油喷溅而出,随即气化,起火燃烧。2名操作工人当场被烧成重伤。消防官兵到达现场时,导热油正从破裂的管道中喷涌而出,燃起冲天大火,并沿着地面往外漫溢,形成了范围越来越大、火势越来越猛的流淌火。

情况十分严重。先期到达火场的消防官兵立刻排兵布阵,支起6支水枪不停地攻击火点、冷却罐体,利用2支泡沫水枪控制流淌火,架设1支水枪向火场纵深推进。与此同时,大队领导立即命令三、四中队6辆消防车、40名官兵增援,并向泉州支队指挥中心紧急求助。

接到报告后,泉州消防支队调派12个中队、30辆消防车及福建炼油厂专职消防队2部泡沫车、213名消防官兵赶赴火灾现场。

火情牵动了各级领导的心。泉州市委书记徐钢、市长朱明,省公安厅副厅长张东鸣,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晋江市市长李建辉等领导和泉州、晋江两级公安、安监及相关部门领导立即赶赴现场,并成立了以朱明市长为总指挥的现场指挥部,组织灭火和疏散群众。

省消防总队黄松玉副总队长获悉后,带领工作组从福州出发,马不停蹄,连夜赶赴火灾现场……

摸清火情 科学指挥

现场情势严峻,险象环生。被烤得灼热的3个30立方米圆柱形导热油罐架在十几米高的钢架上,地面立着1个40立方米的导热油罐,且罐体间距不足5米。油罐上空,两根50米高的老旧大烟囱,在大火烘烤下随时可能倒塌。主火场西北方向50米处,有两个总容量81吨的双氧水罐。东面约500米处,是面积1500多平方米的恒泰染化料仓库。北面是中石化的一个加油站。更可怕的是,火场周围有平山中学200名住校师生和1万多名居民。火情一旦没控制好,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现场情况,指挥部紧急磋商后决定,必须把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迅速有效地控制火势。支队长陈建华果断命令:全力控制火势蔓延,立即转移周围群众。此时,现场火光冲天,把黑夜照耀得如同白昼,锅炉罐体被始碍通红;导热油燃毙后释放出的浓烟在空中猛烈地翻滚,形成了巨大的蘑菇云;一阵又一阵热浪烘烤着官兵,水枪喷出的水柱在火光中滋滋作响……

官兵们毫不畏惧,冒着浓烟,顶住烈焰,紧握水枪,层层推进,泡沫、水龙源源不断地喷向熊熊的烈火 和灼热的罐体。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地面的流淌火被逐片扑灭。大队长邱云生、教导员黄双品组织官兵在水枪掩护下,迅速将附近的57桶导热油转移到安全地带。

支队长陈建华凭着多年的实战经验,预感到火场可能发生爆炸。他命令官兵迅速后移,将灭火阵地部署在水枪射程边缘相对安全的罐区出口处,以防罐体爆炸造成人身伤害。然而,由于现场建筑间距太小,官兵们后撤后,与燃烧罐体的最大距离也未超过15米,生命安全仍然受到严重威胁。但是,所有的参战官兵没有放弃,他们谁都清楚,罐体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为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必须坚守阵地,尽快扑灭大火,绝不能退缩。

就在消防官兵扑火期间,指挥部启动社会联动保障机制,调集120救护车、公安、交警、自来水公司等相关力量到场,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并下令公安干警、镇政府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通知,将火场周围1万多名居民、工厂内2000多名员工和家属,以及平山中学200多名住校学生紧急疏散,全部撤离。

前仆后继 降服火魔

灭火战斗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正当消防官兵全身心扑火时,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生了――

20时04分左右,一线官兵正准备更换避火服,被大火燃烧了几个小时的高位罐体突然倒下,砸断3号锅炉下方的输油管道,导致爆燃发生。只听“嘭”的一声巨响,厂房顶棚即刻坍塌,一下子,热浪卷起沸腾的导热油,在半空中形成巨大的火球,火球随即又裂变成无数个小火星,向四周散落下来,与被气浪掀起的钢管、铁皮、砖头一道,雨点般地砸向官兵。

“快撤――快撤――”支队长陈建华赶紧下令。说时迟,那时陕,大家赶紧往后撤。但是,由于火场附近的建筑物布局太密,离爆燃点最近的官兵来不及后撤,从空中飞落的高温导热油夹杂着钢管、铁皮、砖头一股脑儿洒落到他们身上,15名官兵的面部、手部不同程度被灼伤、砸伤。

等候在外的救护车迅速将受伤官兵送往医院抢救治疗。

伤情发生后,消防大队领导重新分工部署,邱大队长负责现场灭火救援,黄教导员负责伤员救治。当得知工厂的一名保安被困火场,中队长黄世梁带着战士施三平深入火场搜寻,将其安全转移。

支队长陈建华随即调整警力,利用移动水泡、高喷车等全力控制火势,压制火点,并组织官兵及工厂员工紧急转移布料,防止引发新的火情。

13日凌晨0时15分,省消防总队工作组到达现场,他们肯定了前期的扑救工作,又根据现场新情况,研究调整扑救方案,决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强攻,三面出击:一是继续冷却罐体,二是集中力量覆盖窒息火焰,三是派出三支攻坚小组纵深灭火。

0时40分左右,火势得到有效控制。凌晨2时30分,现场指挥部下达总攻命令,泉州支队司令部参谋长陈君振带领两支突击队,冒着罐体可能再次爆炸的危险,深入罐区,近距离灭火。

3时25分,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这场特大火灾终于彻底扑灭。

英雄壮举 誉满侨乡

这是一群让人敬佩的官兵,他们对人民充满感情,对战友充满关爱。

危难时刻见真情。爆燃发生的一刹那,排长白晓闯顺势将身边的战友陈树健往外一推,战友平安无事,他自己却不幸负伤。

一中队长黄世梁右脚严重烧伤,但他坚决请求医生先给战友治疗。他眼眶泛红,声音沙哑,抓住医生的手,不停地说:“一定要治好我的战士,他们还很年轻。”

副大队长林端纯眼部角膜和右手烧伤,医生要求他留院观察治疗,但他放心不下朝夕相处的战士,只擦了点药水,就返回火场继续战斗……

参与救治伤员的晋江市医院外一科主任医师田平说,消防官兵的勇敢和牺牲奉献精神不止在火场,他们在医院的表现更能说明他们个个都是英雄。

省市领导纷纷作出批示或指示,并在第一时间到医院看望慰问伤员。6月12日当晚,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鲍绍坤,省政法委副书记傅镛口,泉州市委书记徐钢,晋江市市长李建辉分别赶往泉州180医院看望伤员。鲍绍坤书记指示:“要全力以赴施救,用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进行治疗,确保伤员尽早恢复健康。”副省长李川批示:全力抢救伤员,组织好现场施救工作,防止事故扩大。6月13日下午,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牛纪刚,副厅长张东鸣、施志强在消防总队总队长陈积德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冒着大雨前往180医院,看望慰问受伤官兵。

消防官兵救火受伤的消息传出后,在侨乡大地引起强烈反响,侨乡人民也给予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崇高的礼遇。泉州市公安局、晋江市人大、财政局等有关部门、镇(街道),港丰石化集团等数十个单位纷纷赶到医院慰问,捐款50多万元。社会各界人士也自发地前往医院探望,他们中有机关干部,有工人,有农民,有教师,有学生……人人牵挂着受伤的战士,个个关心英雄的伤情,五彩缤纷的鲜花摆满了医院长长的走廊,美好真诚的祝福温暖着官兵无私的心灵。侨乡人民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慰问消防官兵,感谢官兵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保护第二故乡的安宁。

责编:肖 岩

上一篇:围剿“批发商” 下一篇:通向新生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