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加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深化的有效对策

时间:2022-06-17 02:14:30

探讨加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深化的有效对策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随后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更为有效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建议。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企业;国民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5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我国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比较早,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做相关的研究和实验。但是由于政策和大环境的影响,迄今为止我国并未很好的实施这个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企业将渐渐从粗放型的生产经营转变为集约型生产经营,这就必然依赖全面质量管理的继续深入和拓展,企业只有充分重视并有效实施科学化、多元化的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活力,而只有全面质量管理广泛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其才能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全面质量管理及发展历程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 TQM),就是在一个企业内,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在考虑到充分地、最大化地满足客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博士在其作品《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率先提出的。此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许多质量管理专家和学者都对全面质量管理给出了种种定义,虽然从字面的表达方式上千差万别,但基本含义是大体相同的,其内涵都应包括以下三点。

(1)具有先进的科学的系统管理思想和理念。

(2)强调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3)其目的在于规范用户和保障社会收益。

由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全面质量管理不同于传统的质量检验管理,以及统计质量控制管理,其管理的内容不但涉及到产品质量,更延伸到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管理的过程从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直到销售售后无一不包,参与管理的人员是企业的全体人员,同时其管理的方法也更为先进和多样化,除了运用数理统计之外,根据企业不同的情况和影响因素,还采用包括现代数学方法、工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工程心理学、自动控制理论和价值分析等等技术手段和措施。可以说,全面质量管理是应市场对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传统的质量检验管理和统计质量控制管理的基础上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质量管理的更高境界。

作为管理科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全面质量管理自菲根堡姆于 1961 年提出至现在已经过去 50 多年,历经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初,全面质量管理先是自发源地美国传入日本,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优秀经验的日本人从中领悟到全新的质量管理的思维方式,而那时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并不完善,但日本人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实践,使其内容不断丰富,对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到上世纪 70 年代前后,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已渐渐渗透到几乎所有的日本企业中。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已经从全面质量管理中获益的日本企业越发意识到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将全面质量管理当作一门科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对其进行推广和实践,这使得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业已被企业广泛采用的全面质量管理,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国际标准化组织在 1986 年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并于次年正式颁布了 ISO9000 系列标准,全面质量管理与标准化的结合使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时至今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充分认可了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普遍准则。

2 我国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现状

我国是在 1978 年改革开放初期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当时由于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启动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机械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个名为“质量月”的活动,到现在我国注册的 QC 小组已经超过了 1554 万个,这充分显示了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的普及程度。然而,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学者都对全面质量管理给予了最多的关注、研究和宣传,表面上看全面质量管理似乎也完全渗透到我国的企业中成为被普遍接受和采纳的企业管理模式,但真实的现状却远没有那么乐观。

首先,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无疑是执行力度不够。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质量计划、规章制度都制定的很完美,但仅仅作为企业的一种装饰和对外宣传的噱头,实际上并没有被很好的贯彻和执行。上层管理者仅将制定战略和规章制度作为自己的任务,片面的认为其落实和执行是下面的事情;基层管理者则出于维护

所在部门的利益考虑及碍于个人情面,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涉及到的责任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长此以往,全面质量管理必然难以对企业的质量管理起到实质的促进作用而形同虚设。

其次,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应用严重滞后于理论形式、只重形式而不重实效。我国大多数企业虽然宣称已经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但也往往是将其囫囵吞枣地、形式化地在管理上生搬硬套,使得企业徒有全面质量管理的躯壳,有形而无神;而许多积极倡导全面质量管理的学者仍然以教徒般的狂热去追求其理论的发展,却并不重视将理论成果转化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在管理的形式和理论的研究上花费了昂贵的代价,在质量和表现方面的改进以及成本的降低等实质预期上却收效甚微。

再者,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这尤其体现在企业中全面质量管理的监管、奖惩和质量责任体系机制上。由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要求全员参与,全程管理,而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缺乏有效的监管、奖惩制度不明确、职责分工不清等问题。

3 有效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建议

为了使得全面质量管理能够有效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从而切实起到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应当尽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首先,企业应做到自上而下地组织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知识,普及宣贯全面质量管理的精神,使得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植根于每个成员的头脑中。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等方式以及系统性的管理,充分调动企业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只有企业的各个阶层人员都对全面质量管理重视起来,全力合作并积极参与其中,才真正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精髓,才能将全面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第二,健全和完善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特别是积极引入 ISO9000 标准体系。通过建立 ISO9000标准体型,完善企业内部各种活动的相关标准,从而使得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对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进行可靠的衡量,以达到充分满足消费者或客户的要求、使其满意的目的,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同时完善的体系也能够更好地监管管理活动、清晰地明确责任以及有效实施奖惩,从而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保驾护航。

第三,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政府调控。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企业主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企业始终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其发展方向必然会受到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影响,也是社会整体利益的需求。因此,政府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方式,正确规范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行为,特别是加强协调、监督、服务和控制等政府职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质量法规,从而帮助和引导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4 结 论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企业将渐渐从粗放型的生产经营转变为集约型生产经营,这就必然依赖全面质量管理的继续深入和拓展,企业只有充分重视并有效实施科学化、多元化的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活力,而只有全面质量管理广泛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其才能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企业领导者大力提倡和关心支持,也需要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者的创造性工作,使之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只有真正认识到质量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持续不断地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的深入实施,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不断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廖济广.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讲座 [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1

[2] 杨文士等.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 吴德润等.小型企业全面质量管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4] 曾海洋.论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观念再造.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P19-22,2008(3)

[5] 张丽薇等.浅谈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运用.经营管理者[J].P163,2010(22)

[6] 张剑波.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深化的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J],P74-75,2007(27)

[7] 李旋 . 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新动态.企业标准化[J],P36-37,2001(4)

[8] 张兆安. 浅谈企业如何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 工业计量[J],P52-53,2010(3)

上一篇: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下一篇:中\美钢筋的强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