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落的贵族.沂水路

时间:2022-06-17 12:56:32

如果选择一条最能凸显青岛城市韵味的老街,那一定是沂水路。今天的沂水路,虽然不乏车流和喧嚣,但那些独特的欧陆建筑和飘荡在空气里的老青岛气息依然随处可寻。行走在沂水路,除了那些独具特色的建筑,最让人倾心的恐怕就是夹道枝繁叶茂的梧桐,法桐是青岛老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远看近观,都似一幅油画,沂水路上的法桐多有上百年的树龄,斑驳的树皮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棵棵树冠擎天,粗可合抱,配合路边那些充满欧陆风情的建筑,散发着一种高贵典雅的异域风情,置身于此,瞬间让人忘却烦恼和喧嚣。

前生今世

漫步在这条充满西洋风情的青岛老街上,让人忍不住去探寻它的前生今世。沂水路是青岛一条很短的小马路,全长只有300多米,西起总督府广场,东到江苏路,在德国殖民管理时期被叫做迪德里希斯街,也称地利街(Diederichs Weg),这一路名的出处应是1897年11月14日率领舰队占领胶州湾的海军上将奥托・冯・迪德里希斯,后来,日本占领时期改名为赤羽町。沿路都是殖民时代留下的美丽的德国建筑,西端11号正对广场的就是当年德国殖民统治的最高机构――总督府,向东是英国和美国驻青岛的总领事馆以及一批高级别墅。东端正对着位于高地上的江苏路基督教堂。

沂水路虽然很短,但却记录了百年青岛的风风雨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过去的百年里,很多国家在沂水路及周围建造了使馆,沂水路由此成了有名的使馆街,虽然在历史上仅有英国和美国在沂水路上建立了使馆,但德国、俄罗斯、日本、法国的使馆都分布在沂水路附近,沂水路上有名的总督府还是当时满清贵族经常光顾的地方,沂水路由此获得了不同于青岛其它街道的政治身份。有一种说法是,当年的日本人鉴于沂水路的独特政治意味,想在沂水路上占有一席之地,于是采用“迂回战术”,在和沂水路接壤的德县路上要下一块地皮,但直到后来侵华的时候日本人才真正进驻沂水路。

转眼间,历史已过百年,曾经车水马龙的沂水路已经褪去了历史上神秘的面纱,但它的尊贵气息与历史厚重感还是青岛其它地方难以企及的。那些曾经影响着亚洲政治格局的各国领事馆早已归于平静,昔日的领事馆有的化身为私人住宅,有的成为政府部门办公楼,这里已经没有了历史上的庄严肃穆和尊贵优雅,倒多了些融入人间烟火的平民化,曾经在这条路上演绎的政治风云成为永远的历史纪念。沂水路背靠观海山,准确地说应该是在半山腰,凭借独特的地势,可以看到别处看不到的美景,因此这里成为青岛市民和旅游人士青睐的地方,这里的欧式建筑保存良好,是影视拍摄和摄影艺术爱好者的天堂,这里也是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新人们喜欢的地方,穿上洁白的婚纱,配上这古老的街道和欧陆风情的建筑,揉历史的厚重和现代的浪漫于一体,让美好的瞬间永远定格,无数新人在这里留下了幸福甜蜜的微笑,这里还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你可以漫步老街,闲看街道两侧树叶成荫,也可以安坐一隅,静静地欣赏老街周围错落有致的欧式建筑,相信心灵会在这一刻得到抚慰和净化。

欧陆建筑

早期青岛,曾有“小柏林”之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青岛城内众多的欧式建筑。沂水路上的欧陆建筑堪称典范,这里的欧式建筑大部分保存良好,在青岛快速现代化、老城区西洋风味日渐消失的背景下,惟有沂水路保持得原汁原味。在历史上,这些建筑都赫赫有名:美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旧址(沂水路1号);德国盖尔普克亲王别墅旧址(沂水路3号);斯提克夫斯住宅(沂水路5号),迪德瑞希旧宅(沂水路7号),德国海军第二营营部大楼旧址(沂水路9号);总督府旧址(沂水路11号):英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旧址(沂水路14号)

19世纪末德国侵占青岛之后,许多国家在青岛设过领事馆,沂水路的“头”――1号曾是美国领事馆,“尾”――14号曾是英国领事馆,是一座美观的英式建筑。

位于沂水路5号的斯提克弗茨住宅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建筑,它在传统德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现在,建筑的屋顶依然保护得很完好,放眼望去,甚至看不到有毁损的瓦片。这座建筑建造于1904-1905年,最初的主人是约翰・斯提克弗茨。1898年,他受雇于德国海军当局来到青岛,参与现代化大型港口的建造,1905年,其在迪德里希斯街投资建造的这幢住宅完工后,便与家人乔迁新居。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斯提克弗茨有三个儿子,由于筑港工程师的职业,他的儿子们便在德国人的学校里有了:Mole 1(一号码头),Mole 2(二号码头),Mole 3(三号码头)这样的绰号。

提到沂水路,就不得不提位于沂水路11号的德国总督府旧址。德国总督府旧址是沂水路上最有名的建筑,它面对青岛湾,背依观海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国总督府旧址见证了青岛百年的历史风云。这一建筑建成后为德国胶澳总督办公之地,故名“总督府”,1914年,日占青岛后,总督府改作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部。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办公地,据说,在收回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1922年12月10日,这里举行了隆重的青岛回归典礼,这是被帝国主义侵占城市中第一个回归祖国的,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然而在这次典礼上出现了令国人气愤的一幕,按照中日双方的协定,日方士兵撤离、中国士兵进驻大楼岗位时,日方士兵应向中国士兵敬礼后再走下台阶,但是中国士兵到岗接防后,日方士兵骄横地不顾中国士兵,傲然走下台阶,一时间哗然一片。

青岛解放后,总督府一度作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而现在一部分是青岛市人大和政协的办公所在地,一部分供旅游参观。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将其列入部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大楼也成为影视导演们拍摄电影的绝好选择,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电影皇后蝴蝶主演的《劫后桃花》在这里拍外景;《济南战役》影片中,这里当作王耀武的司令部;冯巩主演的《埋伏》中,这里又当了公安局。在冬日的温暖阳光下,站在总督府大楼前的台阶上,望着大楼前面缓缓流淌的车流,仿佛依稀感觉到这座德式建筑百年前的繁华与肃穆,而在今天,它的古朴,成为国际化青岛的独特点缀,从它的身上,我们嗅到了颇具西洋风情的老青岛的味道。

斗转星移,历经百年风雨的侵蚀,沂水路已经苍老了,它似一个没落的贵族,昔日光环褪去,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洗尽铅华的淡定与从容,在日渐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青岛,它虽然没有香港中路的新锐和繁华,但它记录了青岛百年的历史变迁,作为青岛历史的一部分,这条充满历史风情的老街将永远珍藏在人们的记忆里。

上一篇:谦祥益:风雨一百年 下一篇:U谷.2.5:创智产业的青岛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