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16 10:13:29

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摘要:在日常煤矿生产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安全工作贯穿在生产的方方面面。矿井的地质工作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矿井地质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具体运用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矿井;地质;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矿井地质工作对于煤矿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来说非常重要,贯穿于煤矿开发、利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矿井地质工作中的研究、勘探、控制和预报工作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够起到重要的影响。我们知道目前大部分的煤矿安全事故如瓦斯爆炸、冒顶、突水等往往都是因为地质条件造成的,与矿井地质工作有很大的关联性。很多煤矿企业都非常重视矿井地质工作,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有效预防或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从而切实的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一、矿井地质工作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能够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在很多时候矿井工作中会出现水灾事故,这些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甚至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带来大范围的伤害,造成毁灭性的灾难。针对这些事故,一般的矿井在工作中也会注意进行排水的配套设施,除对这些硬件上提高认识以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水文地质这个软件上下大功夫。虽然整个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到了水文资料的积累整理等勘探和生产工作,对这些则是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我们对一定区域内的主要年度及降雨量的变化、含水层的含水性随季节而递变的规律等含水岩系及水文特征这些客观事实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再根据“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施工原则,对老塘、旧巷实行超前打钻探放水,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及早预防,减小其危害程度。搞好地质工作可以从宏观上指导我们的设计和生产布局,在大局上掌握控制水患的主动权,降低发生矿井水灾事故的概率。

其次,可以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抑制和消灭瓦斯事故在煤矿安全工作中是最重要的工作,重大的煤矿事故中最常见的就是瓦斯爆炸,这种事故波及范围广、突发性强、危害程度高等。虽然为了防止这种重大恶性事故,一般的安全工作中也会突出“一通三防”,但是在处理和解决这类问题上这些手段并不是非常全面的,这样就会导致安全工作中缺乏有效的预见和超前规划,对瓦斯灾害仅仅限于被动防御。瓦斯地质工作的研究和投入显得更重要。比如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在80年代中期东北某矿的事故,当时此矿在-109.0标高掘送岩石机道,但是由于对煤与瓦斯突出和构造,埋藏深度等因素的关系认识不清楚,导致了巷道接近A18层顶板及F14断层的预定位置的时候发现大量的瓦斯涌出。当时仅仅是用了减少每次放炮火药量和加大风量等措施,意图来控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但是在一次炮后突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所幸当时处于交接班时间,否则将会是重大的事故。从这里可以看出对该区域矿井地质资料研究程度不够带来的危害,而且发现煤层结构紊乱及其它突出征兆时,也没有处理,这个事件突出说明矿井地质工作、特别是瓦斯地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煤矿开采中首先需要注意分清煤层的埋藏深度、构造及其它因素的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瓦斯涌出规律及瓦斯灾害的预防做到最好。

最后,矿井地质工作所获得的资料和成果对于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也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煤矿在开采前往往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设计也不是凭空的,而是需要有依据和条件方可。设计部门要想提出完善、合理的设计,就需要了解一个区域的煤层产状、性质、结构、厚度及其瓦斯情况、岩浆岩侵入、横向变化、火区及水文特征等矿井地质资料了解,在这个基础上设计的施工才能够在快捷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安全才会成为可能,生产过程安全系数的高低也正是基于此。比如在很多设计中若某地方存在火成岩侵入及局部含水层,地质资料已经探明的情况下,可考虑事先制定有效措施防范,使施工远离这些区域,使生产过程具有预见性。如果并没有做好相关的工作,未能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资料,生产便会陷入盲目,非常有可能出现致间接事故的发生,对将来的施工生产带来严重安全隐患,有时候甚至还可能出现透水淹井等直接事故的发生。

此外,煤矿生产中顶板事故的发生也是常见的。目前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先进技术的采用,这类的事故也在逐渐的减少,严重程度有所降低。但是很多非国有煤矿,特别是一些小企业的煤矿,工人素质差,工艺落后,生产工序不符合实际情况,顶板事故依然是制约其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有关的顶板事故占有一定比例。而如果事先能够对施工层位的坚硬程度,间隙发育程度等围岩性质等做详尽的地质资料收集,对褶曲断层及煤层产状掌握准确就可以在管理和和技术层面上保证对顶板事故的积极预防,安排合理地掘进爆破工艺及支护方式,配置设备材料及人员也能有效地减少和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二、矿井地质安全工作的促进策略

矿井地质管理工作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严格控制着矿井生产的各项指标,关系到整个矿井的服务年限和矿井生产接续安排,因此必须加强矿井地质管理工作,加强对资料的收集编录和整理,尽快实地测量矿井所有的工程,绘制矿区综合地质图件,进行综合地质研究,发挥矿井地质在矿井生产中的指导和监督作用。矿井地质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矿井生产的各方面工作。

严格按照《矿井地质规程》的要求进行施工,采矿区的地质说明书必须在开矿的两年前通知地质部门,开采部门必须根据地质报告以及开采的情况提供采矿区的地质预测报告,这些基础的资料都是做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部门必须对采矿区的设计、施工方案、地质测量资料进行负责,一但发现有实际情况有差异的必须从新做矿井评估。并及时的向采矿部门汇报,研究提出理性的处理意见,保证矿井的生产安全。并且还要做好对于采矿区地质的检测工作,对于开采区的新变化要实时监控,为下一个开采季提供借鉴方案。

在巷道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已有的地质资料进行合理的分析,对于回采工作界面的推进以及褶皱形态进行分析,了解采矿区地质的变化规律,实际的采取补救措施。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掘道内的岩层变化厚度等内部结构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控,为后一步的建设提供依据。

采矿最终就是为了获得煤炭,虽说地质工作在煤炭的安全生产实际应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地质测量技术人员来说,由于对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工资较少,升迁的机会很小,这样就形成了地质测量人员的巨大流失。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地质技术人员的待遇问题和地位问题,要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要让地质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总之,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既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也是与水灾事故、瓦斯事故及顶板事故的发生息息相关的,正确认识矿井地质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提高地质资料的准确性,一方面能够对本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减小工程量,缩短工期,还能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减小和杜绝各类事故,才能把工作开展的更好,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倪仲军.地质因素对煤矿采掘的影响及应对[J].河南科技,2011年12 期.

[2]刘永固.浅谈提高地质工作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1期.

上一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应用的分析 下一篇:刍议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