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词语词典编纂的“客”族新词研究

时间:2022-06-16 10:08:19

面向新词语词典编纂的“客”族新词研究

[摘要]“客”族新词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黑客、博客、播客、职客等词已具有一定的使用度和成熟度,可以收录入新词新语词典中。同时“客”作为类词缀,较为稳定地表示“从事某种特殊活动的一类人”的语素义,也可以收录入新词新语词典中。在编排体例上,“客”的新语素义“从事某种特殊活动的一类人”应该在“客”这一词条下标出,黑客、博客、播客、职客等词应该单独列出词条。同时黑客应与红客、蓝客、灰客等词相互参照,博客应与播客、维客、职客等词相互参照。

[关键词]客 新词语 词典编纂 收释 体例编排

[中图分类号]H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90-02

一、“客”族新词的产生与发展

“客”族新词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黑客”在报刊上的出现[1],自此,“客”族新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从网络开始向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扩展,并最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开来。“客”族新词按其成词的词源理据可分三大类:一是来源于英文词语的译词,如黑客(Hacker)、博客(Blog/Weblog)、播(podcast)客、闪(flash)客、晒(share)客等;二是“客”作为类词缀与其他语素组成的新词语,如从黑客派生而来的红客、蓝客、白客、灰客等,以及职客、背包客等。

汉语研究界对“客”族新词的产生与发展的研究也比较丰富,但主要还是从“客”族新词这一语言现象的描述以及“客”族新词的成词理据角度进行梳理。“客”族新词引起汉语研究界的重视是在2007年前后,当时“客”族新词刚刚大量的出现,对于其生命力及发展的前景还很难预料,因此还不能对“客”族新词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最近,我们利用网络搜索进行收集整理,发现仅在2012年12月的新闻全文中就出现了白帽客(网络安全工程师)、穿越客(在地铁里进行穿越表演的人)、账客(电子记账的人)、刷客(帮助淘宝卖家刷好评的人)等。由此可见,“客”族新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能产性,应该进一步关注其在新词新语词典中的收释与体例编排。

二、“客”族新词在新词新语词典中的收释

对于新词语词典收词标准的问题,学术界一直以来予以极大关注,但是仍未提出确切、具体、可操作的标准,现在对于这一问题仍处于探讨与摸索的阶段。

于根元在《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中谈到了新词语确定的六个方面:一是时间划界,以1978年为界;二是新颖度,以十年为界;三是旧词新义应该说明;四是以进入普通话语言生活为准;五是是否加括号表示不能作为新词语取舍的标准;六是新义、新用法都应包括在新词语之中。[2]

李建国曾把新词语分为:一般意义上的新词新语、社会通用和进入共同语的新词语、规范化的新词语。[3]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描画出新词语词典收词的基本标准:一是使用度。具体体现在:新词语使用的范围已经突破专业领域而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运用;新词语使用的范围突破地域限制;新词语为大众所广泛接受。二是成熟度。具体体现在:新词语在出现后没有被淘汰,而是留在了普通话词汇系统之中;新词语逐渐明确了自身的语义和语用价值,由不稳定的状态逐渐趋于稳定。三是语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新词语语义明确,表达简练,符合汉语已有的语法结构;新词语反映新概念、新事物、新现象,填补汉语已有词汇空白;新词语所反映的语义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已有近义词,但是本身产生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角度有其存在的价值的应该收录。

基于以上三点标准,我们认为,“客”族新词中,黑客、博客、播客、职客等新词语已具有广泛的使用度和较强的成熟度,利用搜索工具搜索这些新词语出现在2012年1月至11月新闻全文中的篇数分别为:黑客95.2万篇,博客1亿篇,播客4520万篇,职客1170篇。可见这些“客”族新词已有较为固定的意义内涵,且为人们频繁使用。同时,因这些“客”族新词所表达的意义都是新事物、新现象,且在汉语中很难找到更为贴切、简洁、常用的词语来将其替代,因此具有较高的语用价值,理应在新词新语词典中有所收录。

而“客”作为一个类词缀,有着极强的派生性。从2008年已出现的职客、淘客、背包客到2012年左右出现的刷客、账客、穿越客。这些新词语虽表达不同的语义,但“客”作为语素,其意义稳定地表达为“从事某种特殊活动的一类人”。同时“客”作为语素,其成熟度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商务印书馆与国家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7年度汉语盘点中,“客”经过包括网络渠道在内的广泛征集,就已经成为2007年度20个国内流行字之一。而通过网络搜索我们发现,“客”作为类词缀仅在2012年12月份的新闻中就出现了刷客、账客、穿越客等多个新词语。应该说“客”的新的语素义已经形成,且表现出极大的能产性与持续性,在新词语词典中也应有所收录。

三、“客”族新词在新词语词典中的体例编排

新词语词典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编排模式,即释义+例句的形式。有的新词语词典采用按义类来编排的体例。还有的新词语词典注重对词性和新词语出现时间的标注。

2003年出版的《新华新词语词典》在对新词语进行原有释义之外,还大胆开设了“知识窗”的版块,对新词语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拓宽了信息容量,同时也符合新词语本身的特点。同时,《新华新词语词典》还重视词条之间的关联性。比如,黑客、红客、蓝客之间就有相互参照的部分,这对于理解新词语的意义很有帮助。[4]

就“客”族新词本身而言,除了具有新词语的共性特点外,也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从共性而言,可以采取的形式是:(1)继承释义+例句的经典形式。(2)通过语料库确定新词语的出现时间,对于具体时间难以把握的,可给出大体年代,词语不同义项的出现时间也应给以注明。(3)语文义应和百科义分开,借鉴《新华新词语词典》的知识窗模式,给出词条的背景知识。

从个性而言,“客”族新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一下新的体例编排方式:(1)应将类词缀“客”作为新的语素义项单列出来。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客”虽然原来就有“对某些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的称呼”的意思[5],且在《新华词典》中作为义项单列出,但是它当时还并不能被看做是一个词缀或类词缀。且在语义上也与“客”族新词中“客”的意义有所区别。“客”族新词是新出现的语法现象。二是“客”族新词中的“客”作为类词缀,具有极强的能产性,应该给以重视。同时,将“客”作为类词缀进行释义后可避免过多的“客”族新词需单列词条的繁琐和重复,且易于将“客”族新词作为一个语言现象的整体来呈现。(2)应该注意词项之间在词源和构词上的相关性。黑客、红客、蓝客、灰客应该相互参照,博客、播客、维客、职客等基于web2.0技术而产生的“客”族新词应该有所参照。(3)“客”族新词中有许多外来词,应该附上英文原词。(4)对于翻译方式不一致的“客”族新词应该选择一个最常用的翻译方式,并在“知识窗”中对其他翻译予以说明。比如“极客”是英文Geek的译词,其他形式还有奇客、技客。(5)对于同一词的不同译法应该在知识窗中予以说明,词条之间应该有所参照。比如“背包客”和“驴友”都具有一定的语用价值,表达了不同的使用心理,因此二者都可单列词条,二者之间应该有链接。

【参考文献】

[1]张谊生,许歆媛.浅析“X客”词族——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新探[J].语言文字应用,2008(11):77-82.

[2]于根元.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李建国.新词新语研究与辞书编纂[J].辞书研究,1996

(3).

[4]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上一篇: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 下一篇:“看”生态 “救”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