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猴情未了

时间:2022-06-16 05:52:39

地处重庆的小三峡是著名的旅游景区,上世纪80年代,当地林业部门将捕获的不到10只猕猴,放到野外生活。由于当地政府一直保护生态环境,20年下来已经繁衍成为大约5000多只的猴群。现在,猴子成为了景区一宝,可是生活在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安静村的村民们却陷入了一种“猴子来了”的惶恐之中。

安静村地处斗形山谷中,村民们一直靠着村里50多亩梯田的农作物生活,生活十分静谧,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安静,但是随着猴子种群的不断扩大,这“安静村”就再也没有“安静”过。村民们种的庄稼,成了猴子随时来吃的“点心”。它们一般在大清早天刚亮时,就从下面树林中跑来,偷吃田里的庄稼。开始还只是“小偷小摸”而已,随着战斗经验的日益丰富,这两年,猴子们干脆就开始了集团哄抢,来了就吃,吃了就走。最下面的几块农田由于屡遭猴子们的光顾,村民们干脆就放弃了。可猴子们吃完一块又一块,一步步地向上逼近。

村民老何家的田地就紧临着沟谷的树林,因此每年他都是受害最严重的,隔三差五就有百十来只猕猴排着队呼啸而来,迅速向他家庄稼地靠拢。猴群们像收庄稼似的刨起红薯、花生来,饱餐一顿后,便扬长而去。七、八亩田地哪禁得住这么折腾,老何一家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一年的收成,近一半喂了猴子。

面对这些猴子,村民们苦不堪言但又无可奈何。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吗?

村民们知道,猕猴是国家二级野生动物,无论如何不能伤害。可是眼看着他们在田里为非作歹,村民们再也不能忍气吞声了,岂能就这样败给这群毛猴子?安静村开始了全民总动员,一场旷日持久的人猴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第一招:真假难辨

老何在自家田里插上了假人,挂上了红布。别说,这招还真灵,猴子们几天就一直在树上打转没敢下来偷吃,这下村民稍微放下了心。可是几天后猴子们发现了这个秘密,地里的假人根本不会动。于是又开始来这里寻找美食。没一会工夫,地里的花生就被刨走了一大半,这些猴子们不仅吃还要拿,邻家的几块田地里,不管是红薯还是玉米都无一幸免。

第二招:田在我在

这回假人换成了真人,可是人总有打盹的时候。猴子们还是经常跑来连偷带拿,根本不把村民们放在眼里。你来我就走,你走我再来,成了这群猴子对付村民的战术。往往高处还有猴子放哨,只要有人靠近,它们就会一哄而散,躲在树上看着,也不走远,就等着村民离开。人和猴子就这样树上树下的看着,常常僵持几个小时。

第三招:威逼恐吓

前两招均以失败告终,大家决定敲锣打鼓放鞭炮吓唬猴子。一时间,村子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猴子们不知道这是何方妖魔,受到惊吓,掉头奔向树林,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它们能善罢甘休吗?平静下来的村子里依然气氛紧张。果然,猴子们发现这妖魔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于是又壮起了胆子,卷土重来,再次把庄稼地搞得天翻地覆。面对这些目中无人的泼猴,村民们使出了最后一招。

第四招:用狗放哨

看起来猴子是暂时被狗给镇住了,可这是长久之计吗?大伙心里还是不踏实。一到雨天,猴子们还是照来不误,别说是狗,连人都不怕。不光是他们村,双龙镇巴雾、金花和金坪乡的石梁村,也都受到了猴子的骚扰。难道要人和猴和平共处就这么难吗?

其实,为了缓解这里的猴患,旅游公司从十几年前,就组织专人定时撒放猴粮。当地旅游管理部门也从2004年开始,拨款补偿农民损失。一个村子每年一万元的补偿,对于饱受猴害影响的村民来说,恐怕只是杯水车薪。可是受地方财政的限制,有关部门又无法拿出更多的钱来补偿农民,而且补偿只是短期措施,并不能彻底使当地村民与猴子和平相处。随着猴子数量的增加,殃及的农田也会更多。对当地农民来说,这观赏猴子可成了他们的心头病。

村民要的是以往平静的生活,生态旅游又是小三峡打出的金字招牌。一边希望猴子越来越多,一边希望一个没有。一方面要保护生态,一方面要保住收成,这确实给当地政府出了个难题。不仅是安静村,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广西省凤山县的巴腊屯曾经也是人猴大战的上演地,只不过这场人猴之争如今已经有了结果,那么到底是谁赢了呢?

巴腊屯曾是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50多口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可就是这几十亩的山地,却被同样生活在大山里的猴子们糟蹋得够呛。这种状况一持续就是50来年,本来生活就困难的村民们,对猴子是恨之入骨。

别人恨得咬牙切齿,可偏偏有一个人不一样,他叫罗起跃,他每天跑到猴群时常出没的深山里,投放玉米南瓜。时间长了,老罗成了村子里不受欢迎的人。

事实上,老罗有着自己的想法,他想既然村子里有猴子,那何不利用这一特殊资源,发展旅游业呢?老罗的想法是不错,可是这群猴子跟人斗了几十年,对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老罗盯着他们,他们也不敢对老罗掉以轻心。几个月下来,猴子们对天上掉下的馅饼视而不见,老罗撒下的食物,它们几乎是颗粒不动。面对着猴子们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罗起跃没了招。如果不能同猴子和平共处,他那些发展生态旅游的想法,也就等于是“猴子捞月一场空”。就在罗起跃无计可施想打退堂鼓的时候,从山上走下了一位“福星”。

在最初下山的猴群当中,有一个受气包,一只瘦弱的小孤猴,它经常会受到其他猴子的无端攻击,老罗给这只猴子取名叫“蛋”,这在壮语里的意思是挨打。老罗对“蛋”是格外地照顾,好吃好喝的,总是让它先尝为快。久而久之,“蛋”就成了老罗的小跟班。去年初的一天,老罗进山巡视,“蛋”也照例跟在他后面,在爬坡的时候,老罗脚下一滑,扭伤了脚踝,动弹不得,由于疼痛难忍,再加上连日的辛劳,老罗慢慢地昏睡了过去。

当老罗醒来的时候,发现“蛋”已经没了踪影,老罗想,“蛋”可能自己跑到山上什么地方玩去了。可没想到的是,就在老罗被困在山里的时候,“蛋”已经跑到了山下,它来到了另一个饲养员韦仕立的身边,不停地拉他的裤脚。韦仕立并没有过多地注意它的这种举动,只是以为它想吃玉米,可是“蛋”却做出了更反常的举动,它围着韦仕立不停地转,还不住地叫,韦仕立这才意识到可能发生了什么意外。

于是,在“蛋”的带领下,韦仕立很快就找到了老罗,“蛋”知恩图报的举动,让老罗感动不已。从此对“蛋”更是宠爱有加,“蛋”也是投桃报李,在人和猴之间当起了联络员的角色。在与“蛋”的相处中,老罗渐渐摸索出了一套与猴群沟通的技巧。他开始有意识地将食物慢慢地沿山下投放,猴群也逐渐地按老罗指定的地点,集结觅食。老罗就这样一点一点接近猴群,功夫不负有心人,猴子们从一见了他四散而逃,到慢慢不计旧怨、归顺投诚。

老罗成了村里面第一个取得猴群信任的人,人和猴几十年来结下的恩恩怨怨,从老罗和“蛋”这里开始解冻。由于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猴子很少再到地里偷吃粮食,村民们的态度也因此缓和许多。

在老罗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以入股的形式,加入到养猴的行列当中,发展生态旅游。为此,老罗还专门和村民们签订了爱猴宣言,要求村民们积极保护森林植被,看好自己的狗,防止狗和猴之间出现冲突,对车辆进出猴山的时间也进行了严格地限制。不仅如此,村里还专门为这些猴建起了俱乐部,特意腾出空地,给它们设置了游泳池和玩耍休闲的场所。如今,凤山县的人猴大战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游人与猴子的零距离接触。

巫山县安静村的村民们被猴子折腾得筋疲力尽,人猴之间搞得形同水火、势不两立。而广西凤山县的老罗用自己的智慧拉近了人与猴子之间的距离,多年的宿敌成为了今天的朋友。其实,人和猴子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共同发展。只有摸索出一套长期有效的可行方案,才是化敌为友的关键,才能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上一篇:倒蛋大王王焕勤的致富传奇 下一篇:可爱的企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