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携手共同打造“深港创意设计廊”

时间:2022-06-16 12:34:58

双城携手共同打造“深港创意设计廊”

一个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个是对外开放的国际窗口,深圳与香港的联系似乎从来就不是“一衣带水”这样轻描淡写的地缘关系可以一笔带过。自1997年3月,深圳第一只H股在香港上市,两地的你来我往已是由来已久,至今,从旅游合作计划到共建国际大都会构想,默契对接、优势互补的两座城市更俨然亲如兄弟。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深港两地的创意设计领域开始了相互交流和逐步渗透,也便不足为奇。今年7月,深港两地企业和香港设计师团队共同打造“深港创意设计廊”一事,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设计界的特别注意。

对双方而言,这显然是一次新鲜的尝试。项目策划和实施的牵头人是深圳市弘文艺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本地知名的文化用品聚集平台和终端营销平台,一直以实体“书店”的形式,与消费者交流、互动。然而,就在去年年底,“弘文书店”变身“弘文罗湖旗舰店”,开始打造中国首家复合式文化创意用品店。所谓“复合式”,即跨行业引进融合文化体验的新元素,如文具动漫、文化创意用品、教育培训、艺术鉴赏、休闲餐饮等,以充分满足现代人对文化创意产品一站式、体验式的购物需求。基于这一发展思路,“深港创意设计廊”随之衍生。

尽管文化用品创意开发在国内尚属于起步阶段,但在深港两地企业的努力之下,这一项目已顺利步入正轨。香港十大著名设计师、原香港工业设计协会主席叶智荣就是受弘文之邀前来助力的合作伙伴。叶智荣先生曾在美国加州青蛙设计及飞利浦荷兰燕豪芬设计总部工作,在荷兰拥有稳定生活,但为了推动香港工业设计的发展,他选择回到香港重新开始。回国23年期间,他一边以ALANYIP作为品牌推动中国原创,一边为李宁、飞利浦等数十家国际客户提供设计服务,共设计了上千件作品,其中有些作品被著名博物馆收藏,有些产品设计则为客户带去过百万件销量。对话设计师

(以下《现代装饰・家居》简称“现”,叶智荣先生简称“叶”)

现:弘文隶属深圳出版集团,此次策划的深港创意设计廊聚合了深港两地产品设计师的作品。弘文在促成此事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是什么打动了您并促成了你们的合作?

叶:认识弘文已经七、八年,以前他们需要产品,我还没在这边开公司。但他们有到香港买我的作品到内地售卖。今年“弘文”改革,说要把香港的创意和内地的创意整合成一个平台,我非常有兴趣,所以现在每天跑内地,就是希望把我以前在国外为不同国际品牌服务的经验留在这里。我们聊一聊目前召集的情况?每家产品在我们这边展出的数量是怎么样的?有哪些特色和亮点跟我们分享一下?

叶:这次展出的作品包括香港和新加坡,现在已签约超过25家。有些公司很大,需要的展出空间也大,我们考虑先上架十个项目,比如麦兜,有一百多种SKU产品。弘文的面积有近300平米,但我希望优秀的都能引进,然后再根据市场接受情况,慢慢调整。另有一些知名品牌,如手表、汽车,我们已经在接洽,只等平台搭建好,他们也就有信心进驻。

现:您的产品像竹简计算器成为了多家知名国家博物馆的收藏,在本次的创意设计廊中,您会带来哪些ALANYIP的主打产品?听说设计廊中的展示架设计也出自您之手,它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要素?

叶:我私人收藏的竹简计算器约有45件,是全球限量版。为防翻版、抄袭,我把号码写上去,然后签名,打算作为艺术品,在设计廊中售卖。此外,还有已停产、也是限量版的星河收音机,以及新开发、全部由手工制作的眼镜系列。

关于货架,我引用了香港的概念,利用很少的空间,摆放很多件的商品。香港的高楼非常密集,往上空发展,我把货架放在店里,就好像把一座座高楼一样的景观移到店里。我们计算过,通过这样立体的展示,250到300平米的空间,可以放超2000件的产品。货架可以按照场地的需求变化组合,垒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使展架成为一个创意元素,这会是店里的一大特色。货架的颜色也可以自由改变。我引用女娲用五彩神池补天的传说,打算采用五种不同颜色。功能性方面,出于健康的考虑,材料用塑料,可以循环再利用,重新生产。另一个亮点是,我们在考虑,货架也可以卖!

现:从巴黎、米兰到科隆,每一个规格高的全球展会都将“原创设计”视为最基本的设计品格,而在内地,山寨却又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次亮相深圳,您对此是否有所忧虑?又会如何来应对“山寨”难题?

叶:中国和山寨是分不开的,在国际上是很难改变这种印象。所以,我们做这个事情,就要调整。担心是担心不来的,除非你这个产品不卖,不公开,不上互联网,不给人访问,留在家里,那等于没发展。有人说,没人山寨的也都不是好东西。我们能做的就是摆好心态,把好的产品拿出来说这是你的作品。我们希望这个店里,像宜家家私一样,每一个产品都有作者,每一个产品都有公司的LOGO或是设计师的相片,都会挂在货架上,这也都已经设计好了。

现:深圳作为“设计之都”,一直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此次的合作整合了深港两地最前沿的设计产品,算是很好的探索模式。您对这一模式有哪些期待?后期预计会如何调整产品更新的周期?

叶:我做了这么多年,我有的(经验)就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将来其他设计师看到,可能他也走这条路,这样氛围就会出来。我希望通过媒体,可以跟全中国说,这是中国人的创意,不一定靠“老外”。目标更新的周期是三个月。我们希望能借鉴国际服装店ZRAR的模式,存货数量不多,每一个款式都只有几件,卖完就没有了,如果这几件货卖不出去,就用物流换到其它店,这样全世界、全国都是不同的货,顾客每次进去,都会看到不一样的呈现。

上一篇:专注休闲卫浴做好产业发展 下一篇:玻璃幕墙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