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

时间:2022-06-16 11:26:32

德江县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

[摘 要] 为了摸清常规施肥下水稻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试验采用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2个大区无重复设计,在2个大区中,设置无氮、无磷和无钾小区并相应设置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小区。结果为:测土配方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增产率达16.56%,肥料利用率提高N为4.05%、P2O5 3.3%、K2O 8.23%。

[关键词] 德江县 水稻 浅脚烂泥田 肥料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 S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146-0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点选择在荆角乡茶寨村杨轩昌的责任田内。土壤为浅脚烂泥田,肥力等级高、均匀,地势平坦,形状整齐。东经108.02520°,北纬28.18017°,海拔819m,年降雨量1200mm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雨热同季,适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土壤养分为:有机质42.5g/kg、全氮2.53g/kg、碱解氮183mg/kg、速效磷23.3mg/kg、缓效钾291mg/kg、速效钾193mg/kg、PH值6.2。

1.2 试验品种 供试品种为川江优2号。

1.3 试验设置 试验设8个处理,包括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无氮、常规施肥无磷、常规施肥无钾、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配方施肥无钾。采用大区无重复设计,具体办法是选择具有代表当地土壤肥力水平的农户地块,先分成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2个大区(每个大区不少于1亩)。在2个大区中,除相应设置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小区外还设置无氮、无磷和无钾小区,小区间用薄膜包埂进行边界分隔,小区面积为4.27m×4.8m=20.5m2。每小区栽16行, 每行24窝,除施肥不同外,各小区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1.4 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普钙(含P2O516%)、氯化钾(含K2O60%)及40%尿素(含N46%)作底肥;20%尿素移栽后5-7d施用,30%尿素移栽后15-20d施用,10%尿素移栽后40-45d施用。施肥量及施肥时期见表1。

表1 施肥量及施肥时期表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果

2.1.1 实收产量 实割测产采取每个小区除去四周2行边行和病虫害窝数后全部收割测产。实际产量见表2。从表2看出,测土配方施肥区产量为683.4kg/667m2,比常规施肥区586.3kg/667m2亩增产97.1kg,增产率达16.56%。

2.1.2 理论测产 理论测产采取5点取样法进行。每个样点测量20穴(行)的平均窝行距和有效穗(结实10粒以上),计算亩有效穗,每点取1穴(共5穴)接近穴平均穗数的稻株测定穗总粒数、实粒数、空秕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按实测出。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构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构成水稻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亩有效穗、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测土配方施肥区均比常规施肥区要高,而空。

表2 实收产量 窝、kg

秕粒数测土配方施肥区却比常规施肥区要低,因此从理论到实际测土配方施肥区的产量都高于常规施肥区的产量。

表3 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构 单位:cm、窝、穗、万穗、粒、%、g、

2.2 肥料利用率

从表4可以看出,常规施肥肥料利用率为N44.60%、P2O5 20.31%、K2O 48.50%;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为N48.65%、P2O5 23.61%、K2O 56.73%。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提高N为4.05%、P2O5 3.3%、K2O 8.23%。

表4 植株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表

3 小结

3.1 测土配方施肥区产量为683.4kg/667m2,比常规施肥区586.3kg/667m2亩增产97.1kg,增产率达16.56%。

3.2 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肥料利用率提高N为4.05%、P2O5 3.3%、K2O 8.23%。

3.3 构成水稻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亩有效穗、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测土配方施肥区均比常规施肥区要高,而空秕粒数测土配方施肥区却比常规施肥区要低,因此从理论到实际测土配方施肥区的产量都高于常规施肥区的产量。

参考文献

[1]杨小刚,邱志龙.配施氮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6):54-55.

[2]高祥照,马常宝,杜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朱明哲.田间试验及统计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2013-9-26

上一篇: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管理探析 下一篇:浅谈南华县龙川镇魔芋栽培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