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淡忘的瑰宝

时间:2022-06-16 08:56:14

雕塑,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我国古代雕塑品种繁多,精品迭出。陶瓷雕塑以其特有的东方艺术而为世人瞩目。从秦代的兵马俑到唐代的三彩人物俑、动物俑,无不表现出我国古代雕塑的精湛技艺和制作水平。或许是高古雕塑瓷出土少,发现少,研究少,久而久之已被人们淡忘,对高古雕塑瓷感到陌生,甚至无知。即便民间偶有发现,也往往遭到质疑,使一些极有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高古雕塑瓷埋没世间,成为历史的遗撼。从事物发展的规律看,我国古代精湛的陶雕塑的技术和成果,必然会延生到瓷器中。发现和探索是还原历史面貌的金钥匙,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只有善于发现,勇于探索,才能让古老的陶瓷文化更加丰富,更加灿烂。本着发现与探索的精神,笔者特撰此文,将笔者收藏的数件高古雕塑瓷介绍如下。

青釉双人跪顶鼓式尊。(图1)高20.9厘米。在一块长方形板上,雕塑了两位梳发,身穿开襟长服的青年侍者,跪立相背,头顶一鼓,双手扶持。鼓横立,两面有鼓钉纹和弦纹,鼓身两侧雕塑兽首,鼓身顶部置一立沿方口。施青釉,釉层薄,厚薄不均,大部分与胎体融合,呈土锈色。底板四侧和底部无釉。胎质较粗,呈铁褐色,胎体厚重。

此青釉雕塑造型独特,人物塑造比例恰当面目清秀,服饰得体,姿态从容,栩栩如生。人物头顶之鼓制作亦十分写实、精细,鼓身上的兽面纹雕刻得十分威严有神。人物与鼓构成一件极期精美的雕塑作品。此鼓与古代战国、秦汉时期的铜鼓相似,古代铜鼓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和宴会、祭祀的乐舞之用。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铜鼓亦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此双人顶鼓亦充分表明鼓的高贵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同时表明拥有此器的主人的地位和权力。如此精美的雕塑瓷十分罕见,斑驳的釉面,如铜器般的土锈胎体,越显出其历经岁月苍桑的历史厚重感。笔者认为此器当为六朝时期的一件青釉雕塑作品,实为难得。

青釉双人背扛龙首鼎式烛台。(图2)高19.3厘米,底长12.7厘米,宽6厘米。在一块长方形底板上,雕塑了两位头载巾帽,身穿长服的仆人,两人相背而立,曲背手扛一个鼎。鼎上部为盘口,口沿两侧雕塑龙首,另两侧雕塑莲花。在盘内中间雕塑莲花柱,莲花中心开一小圆口。鼎身呈圆柱形,上雕刻莲瓣纹。鼎下部为半圆球形,并有四足。上刻兽面纹。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釉层厚薄不匀,有细冰裂纹。釉不到底。底部无釉,胎质粗,呈铁褐色,有一道槽勾,整器具厚重感。

此器造型别具一格,人物造型生动形象,虽扛重鼎却面带微笑,充满了恭敬与自豪的表情。而所扛之鼎造型也十分独特,双龙护鼎,威严顿生,小而大器,非同一般。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重要的用器,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鼎曾被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践”,作为标志统治权力和等级的重器。此鼎模仿青铜器的造型,制作讲究,颇有霸气,显示出鼎的地位和权势。此件青瓷雕塑应是一件古人所用之烛台,制作之精美乃古烛台之珍品。其年代也应为六朝时期。

青釉童子顶立凤鸟象形足烛台。(图3)高25厘米。此青瓷雕塑分为五层,第一层雕塑一只展翅飞翔的凤鸟,第二层为撇口盆,第三层雕塑了三个童子双手高举托住凤盆,第四层为莲花座台,第五层雕塑了三个象首为足。施青釉,釉色青黄,釉层厚薄不匀,足底无釉。胎质粗,呈铁褐色,有沉重感。

此器造型亦与众不同,有人物和动物,人物雕塑了三个活泼的童子,圆脸,五官清秀,身挂围巾,双腿曲立而坐,双手高举过头托住凤鸟盒。童子下面的莲花座采用高浮雕雕出美丽的莲瓣纹,莲花座下三只象首相连,象首塑造得形象生动,长长的鼻卷曲为足,妙不可言。盆外壁有几首弦纹,盆内雕塑的凤鸟生动美丽。在凤鸟的身子中间开有一小孔,应为插m烛之用。繁杂的造型却不失精工细做,表现出独具匠心的创意设计,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凤鸟为吉祥神鸟,童子坐莲,意为莲生贵子,三象鼎足,则为太平有象。将这些美好吉祥的愿望等,一器之上,且雕塑得如此谐调完美,充分表现了古代判瓷工匠高起的技艺。此器亦是六朝时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青釉人形三托烛台。(图4)高26.1厘米。一位头戴巾帽,身穿对襟长服,腰扎巾带,面留胡须的男士一腿曲跪,一腿曲蹲,头顶一件莲花纹盘口盆,盆中有一小圆孔。双手折举,于手掌中托住一莲花纹钵。施青釉,釉色青黄,釉不到底,釉薄,有的部位已呈士锈状。胎质粗糙,呈铁褐色,有厚重感。

此器是一件以人物为主体的烛台,人物形象鲜活,动作灵活有趣,这是一件将古代杂耍的动作移植到烛台,既体现了生活的乐趣,又体现了烛台主人的高贵地位。人形灯具、烛台在汉代十分流行。以青铜灯具为多见。此人形烛台颇有汉风之遗韵,制作精美,亦是六朝时期的一件艺术珍品。

青釉飞凤兽面象耳熏炉。(图5)高29.8厘米,底径9.4厘米。此器造型复杂,可分为三层,底部为高足钵式,在两侧各雕塑一只象耳,前后贴塑兽首。中部在象耳钵上置钟形,在钟形两侧贴塑一只飞凤,前后镂空五个小孔,上部在钟形顶部雕塑一只凤鸟。施青釉,釉色青黄,釉层较薄,厚薄不匀,薄处已见胎体呈土锈色。施釉不到底,胎质较粗,呈铁褐色。胎体厚重。

此器造型与常见的古代熏炉别具一格,此熏炉盖于炉身连为一体,不能打开,故不是实用器,应为陪葬品。虽为陪葬品,但制作工艺复杂,采用了雕塑,贴塑的方法,精心制作。两只象耳以写实的方法雕塑得极为生动形象,突出表现了象鼻,粗状弯曲有力。贴塑的兽面如狮形,形象鲜活威猛。两只飞凤,凤身、尾、翅紧贴器身,凤首引颈向前,作展翅飞翔状,造型生动美丽,充满了灵性和动感。器顶部的凤鸟则塑造得肥状,象一只学飞的凤鸟,蹲立展望前方。熏炉,是古代贵族习用的器物,熏以香气,驱害避邪,护佑平安,将熏炉制作成陪葬器足见古人对它的重视。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工艺,实为罕见。此器亦是六朝雕塑青瓷的一件珍品。

青釉兽驮人形烛台。(图6)高23.9厘米。此器雕塑了一只形体肥状的瑞兽,两位头载盔帽、身穿对襟长服的士兵背靠坐于瑞兽之上,双手合握竹简,头顶莲花烛盏。施青釉,釉色青黄,厚薄不匀,局部见土锈斑。瑞兽四足无釉。胎质粗,呈铁褐色,胎体厚重。

此器造型于一器,以写实的方法雕塑颇为罕见。瑞兽仰首朝前,鼓目,张嘴,毛发浓密,体形强壮,四肢有力,兽尾弯曲向上,既生动,又可作柄。两个人物背对侧坐,头和上身连为一体,巧妙的利用有限的空间雕塑了两位人形,令人折服。头顶上的莲花烛盏,莲花雕塑的花瓣呈盛开之态,中间开一小孔。盏的外壁刻有六道弦纹。整件器物浑然一体,妙不可言,表现出极高的雕塑枝艺,亦是六朝青瓷烛台之珍品。

青釉鸾凤兽首莲花烛台。(图7)高22.8厘米,底径8.7厘米。烛台分为四层,从上至下为莲花纹盆,盆下有一弦纹柱,上小下大,弦柱下为宽沿圆形腹体,腹体下为喇叭形弦纹底座。在烛台弦纹柱的四面堆塑四只鸾凤,在腹体四面与鸾凤对应贴塑四只兽首。施青釉,釉色青中显黄,施釉不匀,有积釉痕,釉面有细牛毛纹和土绣斑,釉不到底。

此器造型复杂,古韵尤浓。装饰上采用了雕塑贴置的方法,台柱上的鸾凤造型优美生动,兽首则显得十分威严,顶上的莲花亦简洁生动。鸾凤在古时亦称朱雀,是古人心目中高贵的吉祥鸟,是古人们幻化出来的神鸟,自汉代以后十分流行的装饰物像,尤其在汉代铜镜中常见。此器的兽首则有六朝辟邪的时代特征,辟邪亦是古人幻化出来的神兽,在南北朝时十分流行,是帝王贵族尊宗的除邪镇恶,护佑平安的神灵,此器不论造型还是雕塑都具有相当高的工艺和艺术水平,如此精美的六朝青瓷烛台十分罕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青釉雕塑瑞兽,(图8)高28.3厘米,底长26厘米,宽9.9厘米。在一块斜边长方形底板上,雕塑了一只头长双角,面如虎形,身长两翅,尾似凤鸟形的瑞兽,前后肢为一前一后,有跃跃欲飞之势。施青釉,釉色青黄,釉层厚薄不匀,浓厚处釉色肥润,显青黑色,薄处已成土锈色。底部无釉,胎质粗黑,胎体厚重。

此尊雕塑瑞兽造型奇特,似虎、似麒麟,将古人心目的瑞兽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自古以来,人们对瑞兽充满了一种崇敬的心理,许多瑞兽是从自然界的动物中想像生成的。瑞兽成为古人心目驱邪避灾,保佑平安的神灵,在古人精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商周的青铜器纹饰,到汉代至隋代的青铜镜上,各种形象不同的瑞兽成为装饰的主题。青瓷雕塑的瑞兽传世品极少,此尊青釉雕塑瑞兽虽奇特,但具有古风古韵,与传统的瑞兽有着血脉之源,形象威猛,气势磅礴,可飞腾于天宇,可奔腾于大地,仍保佑平安之神灵。从此器的制作工艺,造型釉色看,此器应为唐代的作品,是当时作为镇墓兽与主人随葬之器。唐代以陶塑为多见,瓷塑罕见,尤显珍贵。

以上介绍的数件高古青瓷雕塑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雕塑技法极为熟练高超,制作精美,古香古色,是历史留给我们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珍视和研究。

上一篇: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纠错 下一篇:对“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