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教子:为儿子办一个“童话学校”

时间:2022-06-16 12:31:44

郑渊洁教子:为儿子办一个“童话学校”

郑渊洁,对于出生于70年代、80年代,乃至90年代初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标志性的名字。27年前,郑渊洁创作了一部3万字的童话――《皮皮鲁外传》,从那以后,他就成了中国童话界的“大腕”。虽然他的最高学历只有小学四年级,可他却单枪匹马创办了《童话大王》杂志,从写到印再到发行,他统统拿下。郑渊洁的童话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少年儿童。就是这样一个 “童话大王”,在教子过程中也创造了一个新的教子童话。

和儿子一起诞生的父亲,带儿子走出幼儿园

提起父子关系,郑渊洁有这样一段经典的理论:“没有孩子,哪来的父母?在儿子降生前,我不是父亲。我的父亲身份,是和儿子同时降生的。严格说,我这个爸爸,和儿子同岁。是儿子造就了我这个爸爸,作为父亲,要吃水不忘挖井人,不能过河拆桥。”这话听起来虽然有点不合常理,但仔细琢磨,还真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孩子,父亲如何成为父亲?

不过郑渊洁这个父亲却和别的父亲大相径庭,人家当爹的都要孩子听话,还三令五申要求孩子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郑渊洁却反其道而行之。1983年儿子郑亚旗出生后,郑渊洁就开始和别的父亲竞争做一个“超级父亲”。他不仅从不限制儿子的喜好,而且从不硬性规定儿子必须做什么,所以郑亚旗没有从小就在“钢琴班”、“书法班”、“舞蹈班”等等繁多的学习班之间辗转的经历,父亲给了他充分的自由,任他随心所欲地玩耍。郑渊洁有自己的理论,“我发现人类只有两种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和复制性思维。我认定在这个时代只有创造性思维是能够导致孩子日后出人头地的基础。”所以,郑渊洁纵容儿子自由成长,不过多管束。

当然,郑渊洁也曾尝试让儿子接受传统教育,他把儿子送到北京一所很不错的幼儿园,看到儿子每天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快快乐乐地回家给他讲小伙伴们的故事,他很欣慰。可突然有一天,儿子回来后神情恐慌,半晌无言,郑渊洁颇为不安,拉着他的手问了半天,儿子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原来,小亚旗因为中午睡觉的时候不肯老老实实躺下休息,被老师关进了一间小黑屋,恐惧和害怕折磨了他一下午。郑渊洁一听就恼火了,孩子也有尊严,怎么能对这么小的孩子施以这样的精神惩罚呢?也就是这件事,让郑渊洁决定将孩子领出幼儿园。

其实,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那种小黑屋里的惊恐和紧张,是我们最初的不安体验,也导致了我们后来对黑暗世界的恐慌,所以,小亚旗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父亲再也不会让他经历那样的痛楚和不安了。正因为父亲这样细心的呵护,成年后的亚旗,性格非常开朗阳光,内心没有丝毫压抑不安的阴影。

编童话教材的好爸爸和“童话学校”里不走寻常路的儿子

从1996年起,郑亚旗就踏上了一条与同龄孩子完全不同的成长道路,在父亲布置的“童话学校”里上学。这个“童话学校”一样有黑板、讲台、课桌,墙上也有科学家的画像。为了避免儿子撒娇,丧失自律,郑渊洁特意请了两个退休教师做儿子的家教,而教材除了一些普通的课本外,主要是郑渊洁亲自给儿子编写的童话教材,这些教材后来都在出版社和读者的要求下陆续出版了,如《鲁西西和苏格拉底对话录》、《皮皮鲁和419宗罪》、《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等。为了儿子,郑渊洁编了整整10部教材,在他眼里,为儿子费多少力气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做爸爸的一直坚持“5+2”的学习制度,每周要求儿子上5天课,当然,在这5天中,他每天还会陪儿子做游戏、打球。剩下的两天,他会雷打不动地带儿子开车出去疯玩一天,让他在大自然中自由地呼吸,还有一天,则由儿子自由安排。

当然,“童话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少,因此亚旗拥有新朋友的机会就很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郑渊洁大力鼓励儿子多交朋友,尽可能地带他参加各种聚会。

“童话学校”里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郑亚旗不可避免地迷上了电脑游戏,后来又迷上了网页设计,做爸爸的自然也会担心儿子在网上交友不慎,也怕他沉迷其中误入歧途。不过郑渊洁的教育方式很独特,他不说教,也不阻挠,只是简单地告诉亚旗:“当你刚接触一个人时,要先有防范之心。如果后来发现这个人很坏时,你就不会沮丧,反而会觉得自己的判断力不错;如果这个人不错,那你就有了一种意外的喜悦。”亚旗也和网友聚会、见面,郑渊洁也不可避免地担心紧张,不过儿子终究还是没有辜负他,找了一群做网站的网友,16岁就自个做网页,头一个月就赚了1万多。后来,亚旗跟网友学炒股,当爹的也没含糊,借给他10万做本钱。亚旗也有志气,亲父子,明算账,给父亲写了借条,保证半年还清。结果人小本领大,两个月之后,亚旗就用炒股挣来的10万块钱赎回了欠条。

我只养你到18岁。扛鸡蛋的儿子如今做了父亲的老板

郑亚旗18岁那年,正式从 “童话学校”毕业。生日那天,郑渊洁将一辆奥迪车的钥匙交给了他,并且斩钉截铁地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从今天起,你就成人了,以后单飞了。我们也要遵守过去的约定,你可以住在家里,但必须要承担自己那部分水电费和伙食费。” 郑渊洁的原则是:我只养你到18岁。

做过网页炒过股票的亚旗对父亲的话没放在心上,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横冲直撞地闯上了社会的大舞台。别以为名人的儿子就好找工作,郑亚旗一样四处发简历,开着车到处找工作。这次“童话学校”惹出麻烦来了――郑亚旗的简历只能写上“小学学历”,所以,没有一个单位通知他去面试。看着儿子四处碰壁,郑渊洁心里也很着急,不过他明白,做父亲的不能替儿子走属于他的路。于是直到亚旗花光了所有的钱,工作还没有着落后,郑渊洁才托朋友给他找了个在超市扛鸡蛋的活儿。

提起儿子扛鸡蛋,郑渊洁一脸的骄傲,他说这是他觉得儿子干的最棒的一件事情。扛一箱鸡蛋5角钱,还要被很多人看不起,可郑亚旗就是扛过来了,郑渊洁为此对儿子的生存能力大为赞赏。亚旗扛了一个月鸡蛋后,看到了一家报社招聘网络技术人员的启事,就送了简历去应聘,可人家又因为他的学历把他拒诸门外。最后父亲给他出了个主意:“你不要寄简历,亲自去,当面展示你的才华。而且,不要要求高薪,哪怕只给300块你也干。” 于是,郑亚旗要求先干活,再说待遇。他花了很短的时间建起了报社的网站,报社决定聘用他,并开出了不菲的薪水。当然,亚旗也很努力,不到一年就被提升为网络技术部的主任。他的职业生涯从此开始走入正途。

郑亚旗2000年办起了郑氏网,然后花了好几年的功夫说服父亲把童话改成漫画。2005年,由郑亚旗做主编、郑渊洁创作的《皮皮鲁画册》出版后,印数创造了童话类图书的奇迹。现在,亚旗是老板,郑渊洁是打工的,父亲写童话,儿子出版,父子俩共同的事业正一步步走向辉煌的明天。

上一篇:爱上一个和旧爱纠缠不休的“梁朝伟” 下一篇:虚荣引发疯狂购物,法律研究生诈骗300万挥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