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杖行走保护心脏控三高

时间:2022-06-15 08:47:32

持杖行走保护心脏控三高

如今,走路已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方式。10月11日,是社会广为呼唤的“健身走步行日”,在当天召开的第2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峰会上,著名心脏专家胡大一、奥运冠军易思玲、张军等向社会发出倡议:让健步走成为我们的生活,一日万步行,健康我一生!峰会上作为国际上发展最快的户外有氧运动之一的越野行走即持杖健走表演,受到与会领导、专家、嘉宾和记者的极大关注和赞赏。为此,记者采访了国际越野行走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肖刚(见图),请他谈谈持杖行走对健康的好处。

持杖行走是“世界心脏联盟”首推的有氧运动

在人们把健康作为人的尊严和财富的今天,心肺与心脑血管的安康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而健身走无时不可,动作柔和,人人可及,立竿见影,已是全球公认的健康法宝。肖刚介绍说:持杖行走又称“北欧越野行走”,最早起源于滑雪运动,运动员冬季滑雪,夏季时为了保存竞技的体力,以手上拿着滑雪杖、脚下走路来训练。1997年,芬兰国家体育总局将这种训练方法发展为持杖行走的户外有氧运动,短短15年的时间,越野行走从风靡北欧到全球推广,现在已发展到70多个国家。发源地芬兰,其全国人口的19%都在练持杖越野走。

今天越野行走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大众户外健身项目,成为“世界心脏联盟”首推的有氧运动。

持杖行走让老年人很轻松

胡大一提出:持杖行走是中老年人最好的锻炼方法。肖刚介绍说:持杖行走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能让人走得很轻松。同样走1个小时,拿手杖比不拿手杖要轻松得多,但身体消耗的能量却在增加。这个特点很多人并不知道,但有明显的感觉,就是真的不累,却真的又在流汗。

调查发现:执杖行走的群体锻炼后身体发生了变化,如: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腰腿不好等 ,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项活动同时还受到了洪昭光、胡大一、向红丁等专家的大力支持和肯定。洪昭光教授说:中老年人有两大疾病,心脑血管病和腰腿病,心脑血管病锻炼起来怕累,腰腿痛的人锻炼起来怕疼,但拿着手杖行走不疼不累,还能锻炼腰背。

持杖行走老少皆宜益处多

持杖行走比球类项目简单,比散步有效,比慢跑安全,是健步走的“升级版”。它还是一种全身运动,解决了步行健身运动上肢运动不足和运动强度低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普通行走和徒手登山的健身作用,对心血管功能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持杖行走时特别是山路行走时,有效地减轻了下肢关节压力,减少了关节磨损,避免了传统登山对膝关节的伤害。对预防骨关节病,延缓骨骼的衰老作用明显。有两支手杖的支撑,大大提高了山地行走的安全性。

通过坚持行走,还能锻炼全身肌肉,提高心肺功能,对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即“三高”很有效;还可减肥,尤其是减掉内脏脂肪效果显著,能保护腰椎,效缓解颈、肩部肌肉紧张,预防和治疗颈椎病和肩周炎。

肖刚高兴地说:持杖行走老少皆宜,四季皆宜,被美国《运动医学》杂志称为“最接近完美的运动”。它带来的益处多种多样,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步态和目标,满足不同身体素质和不同年龄人们的需要。持杖行走有效、简便易学,一副手杖终身可用、四季皆宜。它可在市区、社区、公园、郊外和山地进行,使人们更多地接触自然,减小工作的压力,充满自信和活力。

坚持做到357,持杖行走才有效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走为百练之祖”,仅脚踝以下就有51个穴位,走步可以全面健身,坚持科学走步,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采访中,记者看到表演的队员们在持杖行走时既轻松又舒展,既灵活又协调,但不是拄着两个拐棍儿行走,而是两臂自然地前后摆动,手杖在手臂向后摆动时有一种向前的反作用力,看似简单,其实很有讲究。不仅可以持杖行走,还可以做手杖操,非常优美。

肖刚强调说:要想通过持杖行走达到健身效果,锻炼应该达到一定的时间、频率和强度。执杖走最低要求是行走不低于3000米,时间大约在30分钟以上,因为锻炼在30分钟后是消耗脂肪的黄金时段。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357”,其中“3”即每次至少锻炼30分钟到1个小时;“5”是每周至少锻炼5天;“7”是锻炼强度,一般用心率来测评,即170减去年龄,是你锻炼后的心率。例如一位60岁的老年人,锻炼后的心率应为170-60=110,这个心率比平时快一些,但又不是快得太厉害,身体可以接受。

红岩/文摄

上一篇: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思考 下一篇:教育之道无他,爱与榜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