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室建设下建筑工程论文

时间:2022-06-15 07:33:42

实训室建设下建筑工程论文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基本原则

1.1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实训中心的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紧密相关,其最主要目标就是满足各专业实验实训、技能培养的需要。实训中心的建设要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为基础和依据,在满足正常教学、实验、科研要求的同时达到实训锻炼的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1.2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规划建设的实训中心,在满足当前专业教学和实训需求以及未来其他专业发展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建设用房和财力状况。在实验仪器和实验室建设选择上,在考虑到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同时,还满足高起点、高定位的要求,合理规划、注重内涵、精打细算,避免造成无谓的浪费。

1.3资源共享、高效利用

实训中心建设必须本着“资源共享、利用高效”的原则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实验实训室的利用率,提高投资效益。建设的实验平台要在满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后续建设的基础和研究平台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为学院将来开办的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等其它工程类专业服务。

1.4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实训中心的建设必须遵循和依据专业建设和与之相结合的课程现状、发展方向,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建设。因此,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阶段实施。但是先期一定要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总体规划,根据学校财力物力,分步组织实施;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又要做到以客观实际情况为依据对规划进行适时调整。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意义

2.1对学生的意义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建立,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学习环境和强有力的实习实训保障,学生可以按照建筑工程操作规范,在各岗位上完成轮岗实训,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了解建筑工程现场的各种设备,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实训室侧重于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实训室配备的实验教学设备,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构筑一个基础扎实而又充满活力的实践平台,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良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实训室的建立,使得学生能够在上岗之前尽量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内容,对学生更好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2.2对学校的意义

实训室的建设使得学校的师资面貌和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吸引大批学生入学就读,扩大了生源;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可以接触到企业最新的需求和动态。实训室的建立,可以将理论课教学场所由教室向试验室、实训室、生产现场过渡,有利于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校企无缝连接,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实习实训平台,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满足了地区对于建筑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塑造了学校良好形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2.3对企业的意义

实验室的建立,使得学生在校园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体验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角色,走到工作岗位后,能迅速转入岗位角色。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了良好的工作行为习惯,职业素质较高,进入企业很快就能适应企业的管理,降低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管理和使用

3.1制定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的监督检查和奖励机制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充分规范实验实训课程的正常开展,保证现有实训(实验)设备正常维护以及全面提升现有设备使用效率。在实验室建设中需要从各个不同层面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便实验实训安全、规范、有效地开展。为了将各个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还必须在院系层面建立、建全检查监督机制,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对实训项目的开展和实训设备的管理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学生各项技能的培养、考核落实到位。建立激励机制,对实训效果明显、效益突出人员,予以奖励,并纳入当年年度考核绩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主要来源是高一级院校的毕业生,即从“学校”到“学校”,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但缺乏生产一线的经验,难以胜任实践性、操作性的实训教学。所以,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重点是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选拔部分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和顶岗实习;聘请或引进生产一线经验丰富的高职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承担教学工作任务;通过“一对一”的帮带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加入建筑行业协会组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完善的产学研组织,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进行产学研究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从而全面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3.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特色实训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合建、共用实训室,如建材实训室建设就可以采取企业合建的方式,成立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为共建企业承担检测任务,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实训室进行授课,将实训基地作为企业的转岗培训基地,解决企业的培训要求。开展好项目实训,建立良好的实训保障机制,确保资金、耗材、设备的到位良好,保证实训项目的开展。加强实训教学的管理,每一项实训必须有经审核的实训指导书和实习实训规范,加强实习实训巡查和督导,建立科学的实训考评体系,确保实训效果。开展操作技能大赛,对学生开放部分试验室,广泛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平台。

4结语

实训室建设必须采取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证结合的建设理念。在实训项目建设中做好教学过程与劳动生产过程对接,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规格对接。只有建设合格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训的管理和考评、切产提高实训效果,才能培养合格的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作者:杨恩福单位: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地下室结构设计建筑工程论文 下一篇:造价控制施工建筑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