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时间:2022-06-15 05:45:06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引导;自主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14-0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呢?

一、宽松和谐,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均已证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的情况下,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这就是说学生学习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学生更愿意自主学习,学生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其自主探究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因而,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学生观,确立服务意识。其次要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有所发展。把微笑带进课堂,及时激励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评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创设生活情境,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一要求指出了小学数学教学要能使学生学会用生活的眼光看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思考生活,从而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面向生活的问题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某教师大胆创新,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市政建设入手,让学生参与政府决策,选择路灯。根据路灯合格率这样的百分数来决定选择路灯公司,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百分数的兴趣。在理解百分数意义时,教者抛开书中所给的枯燥的百分数,让学生汲取生活中的百分数知识,如衣物的成分、酒类酒精含量等。知识的生活化,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数的计算、统计活动的学习素材,可以选取玩具、文具、食品或动物的图片等;与此同时,天真爱幻想也是学生的天性,美丽的童话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小谜语也是他们乐于接受与愿意思考的内容。通过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拓宽了学生研究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交流合作,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还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地、多角度地、全方位地交流与合作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课堂上学生唱“主角”,老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也许有的同学一时想不出,但毕竟他在参与。教师要更多地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提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新鲜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启发学生关注问题重要方面,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如果把圆形的纸四角剪成弧形可能变成一个正方形”。随即又有学生说“在一个长方形里还能剪出一个圆呢,在三角形里也能”。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暴露出不同的思维,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富有个性。

四、要提供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应以接受式为主,而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感知和操作等活动来探索新知识,例如:教学“圆”这一单元时,每一节课,师都可以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教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的各种感官主动参与,使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想一想的活动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从而使学生认知和掌握了新概念,并明白了半径与直径、直径与周长、半径与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等等。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多数老师都会采用演示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但还是老师讲得多、动得多,往往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一位老师在数学这一课时,先是指导学生画出了一个底20厘米、高1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用剪刀剪下。然后提出:能否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换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接着是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引导、合作,没有太多的示范和言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而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完成了对数学知识探索过程,初步掌握了数学知识的探索方法。

五、媒体辅助,增强自主探究效果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运用录音、投影、录像等电化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将教学中难懂的文字表达转化为生动的影像,变静为动,变远为近,使单一的“教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为“教师、学生电教媒体”和“教师电教媒体学生”等多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实践证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变“苦学”为“乐学”。因为它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展示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增强自主探究效果。

上一篇: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分层教学的尝试 下一篇: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字词教学策略